原创 借力打力、巧用舆论,谈李唐为何能获得隋朝的“合法继承权”
创始人
2025-09-05 18:34:34
0

公元566年,华夏大地正处于南北朝动荡不安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周唐国公李昞迎来了他的第四个儿子——李渊。彼时,李昞未曾料到,这个刚出生的孩子,日后将会横扫天下,成为唐朝的开创者——唐高祖。

回顾古代的封建王朝,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权力的更替始终是由法律和法理来决定的。按照当时的法律,只有具备继承权的人,才能够继承王位。若是没有合法的继承权,即便是通过手段得到了权力,也会引起天下人对其合法性的质疑,成为众矢之的,甚至被史书冠上“乱臣贼子”的称号。

为了避免这种局面,无论是农民起义还是地方官员反叛,起初都需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举例来说,陈胜吴广起义时,他们通过宣扬神秘的宗教仪式,并高举复兴楚国的大旗来号召民众;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也提出清除朝中奸臣的口号。即使是民间起义,首先要做的也是号召光复前朝,比如元末的红巾军便以恢复大宋的名义来争取支持。

同样,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时,除了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外,还通过民间舆论的支持为自己铺路。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1. 杨氏代周

唐国公李昞是北周八柱国之一,权势显赫。而李昞的家族背景也非凡,他的祖先李暠是十六国时期西凉的开国君主,李渊的曾祖父李广更是汉朝的名将,李渊的祖父李虎也曾是柱国将军。凭借这样的显赫背景,唐国公家族在关陇贵族集团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加上李渊是李昞唯一的儿子,从小便享受着众人捧场的优越生活。

然而,命运的转折来得如此迅速。公元572年,唐国公李昞在年仅三十六岁时去世,留下年仅七岁的李渊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与此同时,北周的皇帝宇文赟也英年早逝,仅21岁,留下了年幼的儿子北周静帝与母亲杨丽华相依为命。

李渊继位不久,北周静帝年仅八岁,显然无法独立掌控政权。于是,杨丽华的父亲,杨坚通过权谋手段,借伪诏成为北周丞相。成为丞相后的杨坚,手段高超、心狠手辣,一方面拉拢亲信,一方面清除政敌,使得他在短短时间内便掌握了朝政实权。通过一系列政治操作,杨坚最终胁迫静帝禅位,自立为帝,建立了隋朝。

隋朝的建立过程并不光彩,杨坚不仅以权谋的手段获得了权力,而且在合法性上也难以站得住脚。杨坚建立的隋朝无论是在法理上,还是在血统上,都没有任何正当性。而这一点,恰恰为李渊日后推翻隋朝打下了基础。

2. “天生反骨”

李渊的成长过程中,他亲眼见证了隋朝的崛起以及杨坚的政治手段。尤其是当北周静帝被迫禅位并最终死于杨坚手中时,李渊对杨坚的权力之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段时光让李渊学到了许多权谋手段,也因此获得了杨坚的宠爱。

不久后,李渊被任命为近身侍卫,得以接触到隋朝的核心政治。在为隋文帝效力的过程中,李渊在东征时负责粮草调度,锻炼了自己的管理和军事能力。虽然李渊此时并未意识到自己会有大作为,但他的积累和观察为后来的起义奠定了基础。

然而,命运的转折很快降临。公元604年,杨坚去世,隋炀帝杨广继位。杨广即位后,实施一系列耗费国力的大工程,不仅在国内进行大规模的修建,还发动了多次对外战争,这一切都导致了民间怨声载道。李渊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察觉到,隋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

隋炀帝的大业七年,山东章丘的王薄率先举起反旗,起义军迅速壮大至数万人。民间的动乱愈演愈烈,李渊也开始意识到,天下局势正在发生剧变。这时,李渊的野心逐渐膨胀,他开始酝酿推翻隋朝的计划。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有一位名叫李弘的人曾以道教势力起义,试图反抗东晋政权,并自称为十六国中成汉的皇族后裔。尽管李弘最终被消灭,但他在民间的名声一直流传,成为“造反”的代名词。李渊正是利用了这一历史背景,成为了“李家复兴”的代表。

3. 下定决心

隋炀帝的猜忌和对李家势力的打压,使得李渊深感不安。随着隋炀帝加大对李家成员的压制,李渊越来越感到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李穆家族的遭遇,尤其是在隋炀帝直接采取行动剿灭李穆家族后,令李渊深感危机。

与此同时,隋炀帝远征高句丽的过程中,关陇贵族中的杨玄感起义,代表了隋朝统治的裂痕已显。李渊意识到,隋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内部的分裂使得隋炀帝的权力根基动摇。李渊决定抓住这个机会,趁机发动起义。

4. 掷下骰子

李渊决定起兵之后,开始为自己的事业做好准备。在隋炀帝命令他留守太原时,李渊面对的局势十分复杂。西面是起义的杨玄感,南面则是刚刚统一中原的瓦岗军。李渊开始招募军队,同时加大舆论造势,争取民众支持。

李渊深知,隋炀帝可能通过散布“李家造反”的谣言来打压李家势力。于是,李渊巧妙地利用这一点,将谣言转化为自己的有利工具。他通过派遣姜謩等人散布起义的有利言论,并巧妙地利用民间传说中的“白旗天子”预言来为自己塑造合法性,迅速扩大自己的军队力量。

最终,李渊凭借敏锐的政治手段,成功地激发了民众的支持,积累了足够的力量,最终推翻了隋朝,建立了唐朝。

李渊建立唐朝后,他继续利用舆论为自己的统治基础奠定根基。他不仅通过五行学说来证明唐朝的正统性,还通过改革恢复民生,赢得了百姓的支持,为盛唐的繁荣打下了基础。尽管李渊成功了,但他最终未能善治家庭,酿成了三个儿子互相残杀的悲剧,仿佛命运早已注定,所有的荣耀都要付出代价。

相关内容

原创 ...
当提到北洋政府,许多读者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诸如军阀混战、缺乏民族...
2025-09-07 23:04:07
耶律楚材:元朝文化与政治的...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许多历史人物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贡献闪耀...
2025-09-07 23:04:05
原创 ...
衣赐履按: 上回我们提到,前燕太宰慕容恪准备正式发起对洛阳的进攻。...
2025-09-07 23:03:57
曾经,很多人对西方有着极大...
很多人对美国、对整个西方一直以来都有极大的误解。 总觉得他们曾经强...
2025-09-07 23:03:39
清朝六部尚书和八大总督相比...
清朝时候,六部的老大分别是吏部的头儿、户部的头儿、礼部的头儿、兵部...
2025-09-07 23:03:36
原创 ...
一、是狡虏,还是刘皇叔? 刘备夺取西川的过程,可以说是历经艰辛,几...
2025-09-07 23:03:01
杭温高铁开通一周年 串联“...
2024年9月6日,杭温高铁正式建成通车。一年来,这条铁路线不仅为...
2025-09-07 22:51:36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生存环境的选择一直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无论何时,生存总是人类优先要考虑的课题。若...
原创 为... 为何袁绍最终决定除掉麹义这一得力干将? 袁绍在河北政权的争夺中,曾多次依赖麹义的勇猛与智慧。两人携手...
探访北京焦化厂遗址:工业遗产中... 北京焦化厂遗址,是北京乃至中国北方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见证。位于北京市西北部的焦化厂遗址,最早建于...
原创 他... 1948年,随着辽沈战役的结束,东北野战军的12个纵队接连进入关内展开激烈战斗。其中,担任第8纵队司...
原创 除... 美国在我的心中是一个充满矛盾感的国家,既熟悉又陌生,既理解又迷惑。有些人称它为天堂,而另一些人则把它...
原创 唐... 唐太宗:大唐何时灭亡?袁天罡的预言:猪能上树!然而李世民始终无法破解 唐朝的兴盛与衰落,至今依旧牵动...
原创 阿... 在今天的阿拉伯世界,分裂局面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严重。从穆罕默德带领阿拉伯人走出沙漠开始,阿拉伯世...
原创 周... 咱今天唠唠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瑜的死因。在《三国演义》里,周瑜给人的印象,就是个心胸狭窄、嫉妒心爆棚的...
原创 东... 1946年2月的沙岭战斗,蒋军的一个团仅有3000余人,却成功地抵抗了东北民主联军的16000人的围...
原创 为... 在1448年,蒙古的汪古部诞生了一位女婴,她将来会成为改变整个蒙古历史的关键人物。这个女孩就是后世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