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蒋介石败退台湾时,因飞机超载无奈丢下十面石鼓,如今成镇国之宝
创始人
2025-09-04 18:33:15
0

1948年年底,国民党面临败局,蒋介石已经预感到大势已去,开始为自己的逃亡做准备。为了确保重要财物的安全,他命令将大量黄金、白银以及珍贵的文物迅速转移至台湾。为此,他甚至动用了当时稀缺的飞机资源。

然而,就在飞机准备起飞的前一刻,人们才惊讶地得知,一架飞机竟然严重超载,必须减轻负担才能安全起飞。于是,飞机上的一些物品被迫丢弃,其中包括十块看似普通的大石头。

蒋介石和随行人员未曾察觉,这十块“大石头”竟然是极为珍贵的国宝——“陈仓石鼓”,有着“中国第一古物”的美誉。那么,陈仓石鼓到底是什么?它的历史和命运又如何呢?

很多人听到这个故事时,首先会问,陈仓石鼓究竟是什么?

其实,陈仓石鼓的本体是十面造型独特的花岗岩石块。每一块石鼓的形状都不规则,像是一个扁平的圆柱体,上窄下宽,高约三尺,中央微凸,因此被称作“石鼓”。

这些石鼓的价值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它的历史年代,二是其上所刻的文字。关于这些石鼓的年代,历史上存在不同的看法。有学者如韦应物和韩愈曾认为它们是周宣王时期的遗物,韩愈更是为此写下了《石鼓歌》。但也有如罗振玉、郭沫若等人认为,这些石鼓的刻凿时间应早于周宣王时期,是先秦时代的产物。总的来说,它们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

这些石鼓上刻有古老的文字,几乎无一人能够识别,这使得陈仓石鼓更加神秘。如今看来,陈仓石鼓的篆刻时间大约是在战国晚期,秦惠文王之后。石鼓上刻有十首诗歌,内容描绘了“秦王出猎”的故事。文字风格近似小篆,但又没有小篆的拘谨,整体布局独特而富有气韵,笔法刚劲有力,显示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陈仓石鼓的首次发现可以追溯到公元627年,当时一位牧羊老人偶然发现了这十块石鼓,并将此事传回村中,寻求乡人解读石鼓上的文字。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地人都无法识别这些文字。于是,石鼓的名声开始远扬,许多文人纷纷前来,想要解读这些古老的文字并进行拓印研究。

然而,直到百余年后,仍然没有人能够识别出石鼓上的文字。这些石鼓逐渐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唐肃宗在逃难途中,命人将这些石鼓带到庸城,打算“把玩”一番。可惜,叛军紧追不舍,唐肃宗和群臣只能弃石鼓于荒郊野外,并宣称石鼓已经损毁。最终,这些石鼓得以保存。

尽管安史之乱最终平息,但石鼓依然处于动荡之中。公元806年,石鼓被重新挖掘,并于814年送至孔庙。不过,由于长期暴露于荒野,这些石鼓已经出现了损坏。甚至其中的一面石鼓神秘失踪了。

随着唐朝的衰落,凤翔孔庙所在地区也陷入了战乱,最终这九块石鼓也不知何时被盗走。从此,陈仓石鼓再度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直到北宋时期。

宋仁宗在查阅前朝资料时偶然发现了陈仓石鼓的记载,立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下令寻找这些石鼓。在一番波折后,陈仓石鼓终于被找回,然而,它并未完好无损。为了将石鼓送进宫中,司马池(也就是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的父亲)在找到的九面石鼓中伪造了一面。这一举动最终暴露,宋仁宗对他大为震怒,并下令对其惩处。

然而,真正令陈仓石鼓进入历史的新篇章的,是丢失的第十面石鼓。公元1052年,一位收藏家向传师通过拓本的比对找到了这面石鼓的线索。经过一番调查,最终他发现这面丢失了两百多年的石鼓。

向传师并没有选择私自收藏,而是将其归还给了凤翔知府,最终实现了十面石鼓的“团聚”。然而,宋徽宗却因一时好奇,下令在石鼓的文字缝隙中填注黄金,导致靖康之变发生时,金兵顺带掠走了这些石鼓。尽管金人最后“买椟还珠”,仅仅带走了黄金,石鼓依旧遗落在荒野,但这一事件让陈仓石鼓再次遭到破坏。

南宋时期,石鼓被重新发现并送至孔庙进行保管。在随后的元、明、清三代,陈仓石鼓虽然经历了一些波动,但依然得以幸存,且一直保存在北京地区。直到抗日战争爆发,石鼓被迁往南京,再转送至重庆,最终在抗战胜利后又被送回南京。

随着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的失败,蒋介石企图将大量文物送往台湾以保全国宝,包括陈仓石鼓。但由于飞机超载,工作人员无意中将这十块宝贵的石鼓丢弃在了大陆。

如今,尽管陈仓石鼓最终未被送往台湾,却仍然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它不仅是九大镇国之宝之一,更被誉为大秦帝国的“东方红”。然而,令人痛心的是,许多文物仍然流失海外,甚至永久消失。例如,商朝时期的“双羊尊”在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遗失,现藏于英国博物馆;宋徽宗的《五色鹦鹉图》在民国时期流入日本,现被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珍藏;圆明园的十二生肖铜像中的五尊至今下落不明。

这些文物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历史与荣耀,它们的失落提醒着我们,历史的伤痛并未完全愈合。我们应当努力发展,争取将属于我们的文化遗产带回,传承给未来的世代。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在古代有一种专门用于形容退休官员返回故乡的说法,称为“告...
2025-09-06 13:03:53
原创 ...
在那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众多的汉奸们为了一己私利,甘愿...
2025-09-06 13:03:38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形象广为人知,这一场景也成为了许...
2025-09-06 13:03:20
原创 ...
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重要性的朝代,却在很多历史文献中未能得...
2025-09-06 13:03:08
原创 ...
东汉末年,汉献帝在朝廷中并无实权,他的权力被董卓、李傕、曹操等一系...
2025-09-06 13:02:48
原创 ...
中国有一个古老而深厚的名称,称为“华夏”。这个词汇不仅是对一个地理...
2025-09-06 13:02:40
原创 ...
前言: 在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九月的某个午后,岷王朱楩正在...
2025-09-06 13:02:38
原创 ...
瓦岗军的五虎将中,单雄信这一人物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奇怪的是,《旧...
2025-09-06 13:02:30
2025 湖北旅游及襄阳旅...
一、行业发展现状 1.1 湖北旅游市场全景扫描 近年来,湖北旅游业...
2025-09-06 12:51:13

热门资讯

原创 薛... 《薛家将》中,庐陵王中宗复位后,如何分封与再造大唐的功臣们? 16位王爵 徐美祖:被誉为英武王,身兼...
原创 朱... 在封建历史时期一直都在实行一夫多妻制,一夫多妻制一方面体现出了男权社会男性的尊贵,而另一方面也表现出...
“晋高句骊归义侯”金印“回家” 5月18日,在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吉林省主会场上,一方西晋时期的“晋高句骊归义侯”马钮金印由爱心人...
炫!千年“故宫纹样”活了 当数字科技遇上“故宫纹样”,会产生怎样的神奇“化学反应”?近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举...
原创 魏... 对于诸葛亮来说,北伐是理想;对于刘禅来说,北伐是口号;对于蜀汉的其他大臣们来说,北伐可能是工作。 ...
顺治帝一共有八子,康熙只是庶三... 1661年正月,顺治帝驾崩,终年24岁,临终之前在《顺治遗诏》中传位庶三子玄烨(康熙帝)。同年2月,...
原创 蒙... 提到成吉思汗,许多人都对他耳熟能详。他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领导者,还是世界历史上享誉盛名的英雄...
原创 听...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恳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便于您随时阅读更多优质的文章,并与我们共同讨论与分享...
原创 美... 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原住民,欧洲殖民者在抵达这个新大陆后,将他们称为“印第安人”。这一称谓反映了殖民者对...
原创 苏...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领下,列宁成功成立了全球首个社会主义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此事引起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