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潇同志,你够朋友,国民党一级上将,只有你没和我们红军、解放军打过仗。”
此处的孟潇同志,就是号称国民党一级上将的唐生智。
说这句话的人,正是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元帅;彼时,恰是1961年,唐生智因患直肠癌住院,陈老元帅亲自来探望这位“前国民党一级上级”,特意夸他“非常够朋友”,并嘱咐他安心养病。
站在如今的角度,陈老的这份夸奖,怎么听,都有些刺耳!
为啥这么说呢?
唐生智生于1890年,他的前半生,几乎是中国思想跃迁最激烈、战乱最频繁的年代。唐生智作为国民党元老及一级上将,不可能不直面十年内战、解放战争等,如此,就必然与红军有交锋。
偏偏,唐生智真的就没有与红军有过交锋。
从这点来看,陈老总夸他“够朋友”,实在是一种赤果果的讽刺——古人云,食君之禄,忠君之士,唐生智这家伙,分明是光吃饭不干活嘛!
要说,国军里头吃白饭不干活的将领大有人在,陈老总为何“针对”唐生智呢?
原因嘛,很简单,唐生智这货非常爱装逼,而且不止一次“被雷劈”。
1937年7月7日,日军大举侵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仅仅用了几个月时间,日军就打下上海,即将攻入南京。彼时,南京作为首都,是国民政府所在地,日军妄图通过攻下南京逼迫国民党投降,更是打出“三个月灭亡中国”这种狂妄口号。
11月12日,当时的国民政府总统老蒋,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决定死守南京。
可惜,稍微认清时局的人都知道,南京,守不住了。因此,不论是老蒋的文臣、还是武将,都劝他放弃南京,到已经选好的远在千里之外的“陪都”重庆。可惜,他们不懂老蒋的心思,老蒋怎不想走?可是,就算走,也要有个台阶不是?
就在此时,唐生智却毅然站出来,非常装逼地喊道:
“现如今,日军已经迫近首都;而首都,是国父安身之所,岂能无人看守?值此大敌当前,不如牺牲一两名大将死守南京,如此,方可对得起国父在天之灵,亦对得起蒋大总统之厚望!”
说完这些,唐生智还煞有模样地伸出右臂,振臂高呼:
“本人主张死守南京,与日本鬼子拼到底!”
要不怎么说唐生智是蒋百里的得意门生呢!唐生智的这番话,可谓是“一箭双雕”,一方面,向在场所有人表明了自己的抗日立场;另一方面,将自己对老蒋的忠心,拍的倍儿响。
当然了,按照唐生智的最初想法,他肯定不在留守之列。
老蒋当时就被唐生智的“忠义”震惊,当即宣布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命令他死守南京、抵御日军进攻。唐生智也不含糊,当即谢过老蒋:
“有统帅命令决不撤退,誓与南京共存亡。”
第二天一大早,老蒋率领一干人离开南京,给唐生智留下11万人守卫军,守卫南京。
毫无疑问,接过老蒋任命状的唐生智,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一时间,唐生智卫戍的南京城,牵动了所有国人的心,聚光灯下的卫戍司令唐生智,他的一举一动都让人格外瞩目。
如此“高光”的唐生智,他守得如何呢?
古代有个成语,叫大起大落,来形容一个人的人生的跌宕起伏。唐生智被任命卫戍司令,无疑是大起;大起之后,唐生智马上就迎来了他的“大落”。
1937年11月25日,日军分三路进攻南京;12月7日,日军突破南京城第一道防线;12月10日,日军开始对南京城发动总攻;次日深夜,唐生智偷偷逃跑了…
换言之,唐生智“誓死守卫”的南京城,从他上任到逃跑,一共还没守一个月时间。
唐生智逃跑之后,南京城群龙无首,很快失陷。日军攻入南京之后,发动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而唐生智作为卫戍司令,必然有他的责任。
原本,唐生智想要通过守卫南京,为自己的履历添上“浓重”一笔,谁曾想,却被画上了巨大的句号。南京失陷之后,唐生智也只能回到老家潜心佛学,再不问世事。
后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