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朝鲜最“白眼狼”的一次。
在朝鲜最危难之际,我国果断抗美援朝。
然而60年代末我国身处艰难时刻,朝鲜却忘恩负义。
在苏联怂恿下日益“膨胀”,甚至派兵压入鸭绿江,企图向我国开战!
前有美苏针锋相对,后有朝鲜虎视眈眈。
毛主席却丝毫不惧,只用了一个举动就教他做人,让金日成顿感自己站错了队。
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毛主席是如何化解这场危机的呢?
朝鲜地理位置微妙,成为大国之间的必争之地
朝鲜的地理位置颇为微妙,不仅在中俄两个大国之间,对面还有韩国虎视眈眈。
这样的地理位置,难免会成为大国之间的必争之地。
上世纪50年代,朝鲜一度成为美苏两国的角逐地,朝鲜背靠苏联,韩国背靠美国。
为了实现半岛的统一,1950年,在苏联的默许下,金日成对南方发动了战争。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坐不住了,南北两方实力差距明显。
若没有外力介入,北方统一朝鲜半岛只是时间问题。
为了防止朝鲜彻底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当即组成联合国军出兵朝鲜,干涉这场战争。
美国的介入对朝鲜形成了压倒性的攻击,眼看着朝鲜将要消失,毛主席慎重考虑后,决定伸出援助之手。
在新中国刚刚诞生,经济落后军事薄弱的情况下,毅然抗美援朝,并帮助朝鲜取得了胜利。
当时的朝鲜对我国感恩戴德,中朝两国也是亲如兄弟,原本一切都应该向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仅仅过去十几年,中朝关系就产生了想不到的裂痕。
中苏关系恶化,朝鲜顺势抱上了苏联的大腿
六十年代中苏关系逐渐恶化,朝鲜却顺势抱上了苏联的大腿。
1965年金日成主动会见苏联勃列日涅夫,中朝两国的关系也日渐疏远。
苏联为了拉拢朝鲜来牵制我国,加大了对朝鲜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力度。
面对这样的“诱惑”,金日成不得不做出慎重的抉择,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地位超然。
他们已经得罪了美国,若是再得罪苏联,那么朝鲜在国际上难以立足。
权衡利弊后,他最终选择和苏联站在同一边。
并且为了讨好苏联,朝鲜甚至愿意成为苏联的一枚棋子。
1969年苏联入侵我国珍宝岛,其他国家还没有反应,朝鲜却先人一步,不仅跳出来指责我们,还直接将军队开到鸭绿江。
朝鲜的举动震惊了全世界,而我国毫不退缩。
毛主席下令全体军民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用最强硬的态度来应对苏朝两国的威胁。
与此同时,毛主席还下达一项重要决定。
如果苏联动用核武器,我们就举国北上在苏联安家,剩下的核武器则发射到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基地上。
伟人的“换家战术”让美苏全都坐不住了,最终不费一兵一卒巧妙化解了危机。
大哥不战而退,朝鲜也只能偃旗息鼓了。
而在这之后,毛主席的一个举动,彻底让朝鲜心服口服,深刻意识到自己抱错了大腿。毛主席又做了什么呢?
苏联背刺,朝鲜重新审视,意欲与我国重归于好
这是金日成对我国的“翻脸不认人”。
就在朝鲜帮着苏联和我国“撕破脸”时,1969年4月,美国的一架侦察机堂而皇之地盘旋在朝鲜上空。
虽然在朝鲜东海岸就被击落,但美国的行为,却让美朝关系瞬间处在风口浪尖。
为了站队苏联,朝鲜不惜同时得罪我国和美国。
然而被其视作靠山的苏联,却并没有履行自己当初的承诺,对朝鲜所受的攻击视而不见,丝毫没有给出任何切实的军事援助。
而与此同时,美国的入局,也让苏联重新审视起与我国的关系。
若是毛主席真的打算使用“换家战术”。
那么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次大地震,这样的后果谁都承担不起。
因此权衡利弊过后,苏联最终放弃继续对我国进攻,苏联的态度让朝鲜彻底难做,很显然这个举动是把朝鲜当成了“弃子”。
况且,如果苏联不再提供军事援助,朝鲜也难以抵挡美国的包围。
而在金日成思索朝鲜存亡的同时,毛主席也意识到,这是一个缓和中朝关系的好机会。
于是两国协商过后,我国政府公开发表声明,谴责美国对朝鲜的威胁。
这场风波就在毛主席的运筹帷幄下,消弭于无形当中。
朝鲜终于意识到,自己不应该轻信苏联而敌视中国。
毕竟我国与朝鲜仅一江之隔,若真要追究责任,朝鲜恐怕要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在想清楚其中利害后,金日成果断调整外交策略,主动向中国示好,希望我国能够既往不咎,重归于好。
而我国也没有计较,而是与朝鲜握手言和。
在新中国建国20周年之际,毛主席不计前嫌,主动邀请朝鲜前来观礼。
主席宽容大气的风度,让金日成敬佩不已,中朝的友谊终于回到了正轨上。
故事就到这里,您对此有何看法?
素材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