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赓58岁因病早逝,正在广州开会的周恩来:等我回来再开追悼会
创始人
2025-08-17 14:34:02
0

想必很多人都对《亮剑》中李云龙的那位戴着黑色圆框眼镜的旅长很有印象,特别是在李云龙未经上级请示擅自攻打平安县城后被他训斥的画面,那更是电视剧中最经典的戏份之一。

“你乐什么乐啊,吃了蜜蜂屎啦,把你乐成这样,你小子没病吧。”

“以后多给我惹点事啊!”

旅长几句话下来就把李云龙这个倔脾气训得服服帖帖,而此人就是后来的开国元勋之一,大将陈赓。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书生气的将军陈赓的传奇人生。

新来的朋友可以先点个关注,既方便回顾往期视频又不错过之后的精彩内容。

弃笔从戎

1903年2月27日,正月刚过去的第一天,湖南湘乡市龙洞乡吉安村的陈家就迎来了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婴,他就是未来的开国元勋之一陈赓。

因为陈家的长子早夭,所以家里人对二子陈赓理所当然得格外疼爱,看他生的一脸福相,便取乳名福哥。6岁后,陈赓在自家的村子私塾读书,因此祖父陈翼琼给他起了个学名,唤作陈庶康,字传瑾。

1912年陈赓在谭家祠堂私塾就读,1915年后他又前去离家20多里路的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读书,这所学堂原本是富有盛名东山书院,清廷废除科举制后更名,曾经的少年毛主席、肖三,还有后来的开国大将谭政都在此就读过。

东山高等小学堂曾经在戊戌变法前办过新式学堂,强调“崇实”,虽然后来清政复古,东山精舍自行解体,但它开了湖南新式教育之先河,因此老师中不乏有新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当时校长在每天早上集合点名时,经常会说中国现在贫穷落后屡遭外敌侵略,这对童年时期的陈赓有很大影响。

后来祖父去世,再加上陈赓的父亲强迫他和一个比自己大两岁的富家女子结婚,两次接连的打击让年轻的陈赓想要迫切地逃离这个家庭。

1916年底,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不满14岁的陈赓毅然离家出走,接着跑到湘军招募处报名从军,为了不被家里人找到,他特意将自己的名字陈庶康改为陈赓,“赓”字在汉语中有继续的意思,或许他是想延续祖父的荣光。

陈赓的祖父陈翼琼出身贫寒,只能靠出卖力气生活,因为饭量大还被地主家百般折辱,因此愤而投军,行伍中他随曾国藩南征北战,屡立战功,被上司赏识,后官拜花翎副将,御封为“武显将军”,后因不满朝廷黑暗,才解甲归田。

祖父从默默无闻的农夫再到赫赫有名的将军,这样的传奇经历给少年陈赓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他自然想要效仿祖父,成就一番事业。

陈赓在被编进湘军鲁涤平部第6团2营后,14岁的他拖着一把和他身高一样的步枪,开始闯荡江湖,在1916-1920年,他参加了讨伐吴佩孚,驱逐张敬尧、赵恒惕,“护法”之役,湘鄂之役等战役,一路从由2等兵升至上士。

经历四年的战争洗礼陈赓看清了军阀们的丑恶嘴脸,他们只会欺压底层士兵和百姓,于国家于人民没有丝毫意思,于是决定脱军。

1921年他从岳阳脱离军队一路辗转到了长沙,接着在曾经的上级曾君聘的帮助下在铁路局谋了个办事员的差事,它的月薪是在做湘军士兵时候的10倍。有了钱财,使陈赓有能力在工作之余去补充自己的知识,这期间年轻的陈赓如饥似渴,努力刻苦,下班后在各种补习学校之间来回穿梭,他不仅学习到英文和其他课程,更重要的是他接触到了一个崭新的理论,并由此决定了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

立志救国

就在陈赓来到长沙这一年中,中国共产党诞生,当时有一批以毛主席为代表的先进知识青年,他们接受并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建立起自己的组织湖南自修大学。当时陈赓经常在何叔衡的书店中阅读进步书籍,后来就被何叔衡介绍给了毛主席领导下的革命团体。

1922年陈赓进入湖南自修大学学习,在那里他受到很深刻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并且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党员,同时在这里他也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青年朋友。

在那段群众运动风起云涌的日子里,年轻的陈赓与其他先进青年裹挟着青春的激情共同掀起了惊涛骇浪,一起组织和参加了很多革命运动,并且他逐步从一个参与者成长为一个领导者,而这时的陈赓不仅仅是以祖父为人生目标,想成为赫赫有名的军官,他已经开始为政治理想而斗争了。

1923年11月,广州陆军讲武军校招生人员来到长沙,陈赓报名参加了考试,因为当时统治湖南的北洋军阀,所以考试不得不秘密进行。

根据陈赓的老乡,前国民党高级将领宋希濂50年后在文章中的回忆,1923年12月下旬的一天,我们这批穿着湖南青布学生装,每人带着一个行李包的青年离别了可爱的故乡,大家豪情满怀,陈赓坦然而言,我们年轻人必须努力革命起来,打倒列强和国内的军阀。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当时学校很多教官来自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开办军官学校,建立自己的革命军队,闻名于世的广州黄埔军校就此诞生,而日后大家熟知的“黄埔三杰”之一就有陈赓。

1924年5月陈赓从广州陆军讲武军校退学,然后转入黄埔军校一期,在此期间不但他的军事技能得到了系统的培训,而且还结识了未来对他影响极其深远的周恩来总理,以及叶剑英、聂荣臻等其他几位未来知名的将领。

开心果与快腿

黄埔军校的训练格外严格,一天是三操四讲,吃饭时间只有5分钟,动作慢了就得挨饿,晚上还有自习,同学之间气氛很是压抑,但天性跳脱的陈赓,却是苦中作乐,经常与同学开玩笑。

一次陈赓在给宿舍里的同学表演小品《饥不择食的矮子吃长面》,惟妙惟肖的动作与神情将同学逗得个个捧腹大笑,当时恰好周恩来总理正在学生宿舍,看到了陈赓精湛的表演,不由也乐了起来,夸奖陈赓演技高超,后来周恩来总理还让陈赓挑头成立了“血花剧社”,并且还给他找了几个会乐器的队员,经过几次业余演出,陈赓在黄埔军校名声大振。

除了给同学表演正规的小品外,陈赓还经常恶作剧,不少人都中过招,其中就有过蒋先云,他在宿舍抽烟时,被陈赓扮演前来查铺的总队长邓演达一口广东话吓得躲进了被窝。

在黄埔军校的这段时间里,陈赓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他开始有意识地参加毛泽东在广州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和一些湖南籍同学到那里听课。

黄埔军校从成立之日起就不是闭门读书,除了学生在课堂听讲的时间,他们还有在战场上真枪实弹打仗的经历。

1924年10月,陈赓参加了由孙中山领导的平定商团叛乱,同年11月陈赓与同期645人完成毕业考试后成功在黄埔军官学校毕业,后来他作为入伍生连长留校,先后参加了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的战役、抗击英法战争、第二次东征。

而就在第二次东征时,陈赓“快腿”之名传遍大江南北。

第一次东征胜利后不久,先前被打败的陈炯明又再次卷土重来。国民革命军在1925年10月1日举行第二次东征,蒋介石任总指挥兼第一军军长,周恩来总理任总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师党代表。

陈赓在进攻惠州城池的血战中成功脚跟被弹片击中,但他自己拔出弹片继续冲锋,直至战斗结束,蒋介石看中陈赓作战勇敢,便下令调他的连队到总指挥部担任警卫任务,此时的蒋介石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这个选择竟然如此关键,可以说是性命攸关。

惠州攻克后,国民革命军分头前进,当时负责蒋介石总指挥部安全的是左路军的第三师,不料12月27日在华阳地区,第三师与叛军部队主力遭遇。一个侧击就将第三师击溃,眼看大难临头,最后连总指挥部的人都悄悄溜掉了,被敌人4面包围,蒋介石走不了了,这时候他想自杀,因为开始打了胜仗,他便吹嘘说前途无量,这么回去,就是无颜见江东父老,便准备自杀。

在这子弹炮弹头上乱飞的危急时刻,陈赓却拉着一边蒋介石苦口相劝,一边果断地背起已经不知所措的蒋介石撒腿就跑,此时他在打惠州时负伤的脚还没有痊愈,来到小河边,陈赓指挥自己的连队迅速展开占领阵地,掩护蒋介石平安地上了船到达安全地带。

蒋介石得救后想要和第一师取得联系,最后还是陈赓挺身而出,连夜翻越大山走了160里路,终于在第二天下午1:00找来了接应的部队,这件事轰动了东征军和黄埔军校,并由毕业的学生带到了全国各地,让陈赓在军中名声大振。

并由此有了蒋先云的笔,贺忠寒的嘴比不过陈赓的腿的黄埔三杰说法。陈赓冒死救蒋介石后,蒋介石立即调陈赓任侍从参谋,陈赓可以随便出入蒋介石住所,很多人都悄悄说,看样子,陈赓要走好运喽,但此次“救驾”和蒋介石的器重并没有改变陈赓的共产主义信仰,在大革命关键时刻他们还是分道扬镳。

1926年3月18日广州发生了中山舰事件,蒋介石借此大肆打击了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陈赓此时公开了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并宣布退出国民党,不久之后,陈赓辞职前往广州,后被党中央秘密派遣去苏联学习保卫工作,1927年陈赓回国后,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5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公开向王根英表白,几日间连写3封情书倾诉自己的爱慕,后来在周恩来夫妇的撮合下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同年5月两人在汉口结婚。

1927年,陈赓与王根英新婚还未满三个月便分离,王根英回上海做地下工作,陈赓接受了组织上的安排,于7月27日秘密抵达南昌,利用在苏联学习的专业保卫中央军委周恩来等领导人的安全,之后起义军撤离南昌时,他又去第二十军第三十第6团任一营营长。

8月下旬在掩护大部队撤退时,陈赓左腿上连中三枪,断处血肉模糊,当即就失去了行动力,而敌人就在眼前,他急中生智把血抹满全身准备装死,在挨了敌人一脚后,他幸运地躲了过去,经过一段九死一生的经历后辗转回到上海,在上海他的伤势得到了最好的治疗,保住了断腿,但此时只有24岁的陈赓以后只能一瘸一拐走路了。

1928年,陈赓化名王庸,遵照中央指示留在上海做情报工作,在此期间他和警察、特务、巡捕、包探等交上了朋友,与上层人物也和三教九流的人拉上了关系,见面都称呼他王先生,陈赓后来发展到与上海国民党特务头子拉上关系,当时党中央领导人任弼时、关向应等被捕时,就是被陈赓通过关系营救出来的。

后来陈赓还通过精心安排,成功将李克农、钱壮飞等几位同志打入了敌人内部,组成了一个严密的情报网,掌握了国民党全国特务机关的全盘活动,甚至使这个国民党在上海的反共特务机关在共产党特科的指挥下工作,破获了很多敌人的重大情报。

1931年9月陈赓离开上海前往鄂豫皖苏区开始了红军的战斗生涯,在此期间他右腿负伤,陈庚一生中曾6次负伤,解放后他是西南军区第一号残废军人证的持有者。1932年10月前往上海再次治伤,但伤好后不久,却在给老友女儿带信时在剧场被叛徒指认,当场被抓。

1934年4月1日,陈赓被押解到南京关押,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在监狱中的他始终没有背叛自己的信仰,甚至在法庭上高唱国际歌,宣传共产党和红军主张。

后来与陈赓相识的宋庆龄找上门去,要求蒋介石顾念旧情放人,军中黄埔学生胡宗南、宋希濂、黄维等多人联名上书,要求赦免陈赓。这时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4次围剿还在进行当中,正在南昌指挥作战的蒋介石下令将陈赓押解到他那里,他希望以校长的威望拉陈庚回到自己身边,这是陈庚第三次来到南昌,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他是作为犯人被押解而来的。

然而在两人6年后的第一次见面中,作为学生陈赓的并没有给校长蒋介石台阶下,拒绝了蒋介石的招揽,失望的蒋介石则以长辈的口气教育了陈赓,便交代部下给陈赓找个地方去读书,人各有志,蒋介石也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久陈赓便逃离住处前往上海找党组织去了。

至于蒋介石为何放走陈赓,后人众说纷纭,但他肯定是念及了当初枪林弹雨下陈赓将他背出包围的救命之恩,有点性情中人的意思。

1934年10月第5次反围剿失败后,陈赓作为干部团团长随中央红军长征,也就是在这段艰苦的日子中他和周恩来总理有了过命的交情。

一次周恩来总理病倒在毛儿盖,烧得昏迷不醒,经过军医检查是肝脓肿和阿米巴痢疾,当时药品已经用完,医生也是束手无策,只能建议冰敷,减缓炎症,陈赓当即带着战士们到山阴处寻找冰块、积雪,没想到几个小时后,周恩来奇迹般地醒了过来,接着彭德怀组织担架队,准备抬着周恩来前进,陈庚自告奋勇担任担架队长,大家齐心协力抬着周恩来走出了草地。这就是日后周恩来对外国记者所说的,陈赓曾救过他一条命的由来。

战功赫赫

1936年10月8日红二、四方面军进抵甘肃的静宁、会宁地区,结束长征;并在会宁城关与红一方面军会合,实现了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西安事变后,国共达成第二次合作,开始集全民族之力开始全面抗击日本侵略者。陈赓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旅长,下辖三个团共有5000余人,这一年他34岁。

1937年9月6日,在陕西三原县石桥镇上第129师召开抗日誓师大会,陈庚担任大会总指挥,部队集合后下起了大雨,陈赓向刘伯承师长请示典礼是否照常进行,刘师长回答民族危机时不我待,就在这狂风暴雨中,陈赓指挥着几十名小4号员吹起了嘹亮的军号,八路军129师13000名指战员昂首宣誓,誓死奔赴抗日战场,就在陈庚即将率部开赴战场,而王根英则赴延安进党校学习。

抗战初期,386旅转战晋南,一个月的时间里接连打了三次有名的战斗神头岭、响堂铺、长乐村、他在战争初期敌方士气最盛的时候支撑起国民的信念。后来陈赓先后任太岳军区司令员、太岳纵队司令员,挫败了日军多次进攻,有效打击日军的有生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43年9月,陈庚奉中央指示离开了战斗了数年的泰岳根据地前往延安,入中央党校参加整风学习,两年后他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了七大,并当选为中共第7届中央委员会的候补委员,当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全国人民无不欢欣鼓舞,但对于陈赓来说,高兴的时间是短暂的,接下来他要面对的对手绝大部分都是他的同窗。

解放战争中,他面对拥有天下第一旅的同窗胡宗南,利用阎锡山想要保存实力的想法,大胆用兵,将整编第1旅全歼,得知此消息的毛主席兴奋地在电报上写下了一行字:陈庚是个大将之才,今后可以独当一面。

新中国成立后,陈赓又帮助越南人民进行抗法战争,并且成功指挥越军全歼法军三个主力兵团。朝鲜战争中,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员的陈庚,先后于1950年12月、1951年8月和1952年3月三次入朝,1952年6月奉调回国的陈赓被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授予朝鲜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并盛宴欢送。

1952年毛主席亲自点将陈赓,创办新中国的第一座高等军事工程学院,陈赓为了保障学院的施工质量,事事亲力亲为,常常在工地上转悠,不知道的都差点把他当做了质量监督员,而不是校长将军,后边他又为学院的师资力量头疼起来,经过多方面的讨论,才拟定了一个名单,而将名单里这些优秀的老师教授调过来,需要国务院总理来批准,眼看开学的日子一天天到来,他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有一次他甚至趁周恩来开会上厕所间隙,将周恩来堵在厕所看他的人才报告,并让他签字确认。

1953年9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座高等军事工程学院正式成立,陈赓任院长兼党委书记。

1955年9月27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新中国元帅将官的授衔仪式上,从14岁就开始走过38年军旅生涯的陈赓,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而当他儿子问他被授予什么将时,他却开玩笑说“芝麻将”。

鞠躬尽瘁

1957年12月18日,陈赓突患心肌梗塞,差点没有抢救过来,就在此前他还与有的部门领导争论起来,后来在他担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统一组织领导导弹、原子弹、全军武器装备的工作中,他的心肌梗塞再次发作。

1961年2月陈赓被有关部门由北京转至上海疗养,此时他已经疲惫不堪,时常感到胸闷、头晕,但还是不忘继续工作,他带病撰写自己的《作战经验总结》,但在序言部分完成后的第二天夜晚,他突然心脏病发作,1961年3月16日上午陈赓在上海病逝,终年58岁。

3月17日上午,新华社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讣告。

当时正在广州开会的周恩来总理,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他想起两人之间深厚的革命友谊悲痛不已,黄埔军校时,陈赓是自己的得意学生,在上海时,陈赓是他的得力助手,长征时,陈赓是他的救命恩人……

为了送别陈赓最后一程,周恩来亲自打电话报告中央:“陈赓的追悼会,请等我回到北京之后再开!”

在中共中央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所致的悼词中对陈赓的一生做出了这样的评价:陈庚同志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起,直到逝世那天止39年来,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是光荣的,革命的,战斗的一生。

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我,重温过往故事,喜欢的朋友点赞评论转发吧,咱们下期再见。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从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开始,一直到1912年宣统皇帝下诏退位,满清王朝历经276年。 ...
原创 为... 少年时读史,总觉得晚清是一个一无是处的时代,屈辱太多而荣誉太少,悲哀太多而自豪太少。及长,我深入一些...
原创 巅... 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是一支彪悍的力量,即便它的存在时间短暂,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朝是我国历...
原创 杨... 杨得志专门找李先念协调一事,见李犹豫,便说:你人才济济,放嘛 1975年的一个初秋午后,北京中南海的...
原创 “... 成语“五子登科”出自《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是源自五代后周时,窦禹钧教导孩子...
原创 刘... 蜀后主刘禅,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是一个碌碌无为的昏君,没有治国的才能也就算了,甚至还在灭国之际,做出了...
原创 日... 大唐盛世万国来朝 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使臣杨载出使日本,谁料一场外交使命却演变成...
原创 明...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充满了传奇色彩。明朝的建立源于农民起义,这也为...
原创 权... 说起北魏的冯太后,咱们不得不感叹一句:这位老祖宗的人生,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 想想看,一个小姑娘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