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说“中国不可一日无左宗棠”?看完《船政学堂》你就更明白了
创始人
2025-08-17 22:04:32
0

少年时读史,总觉得晚清是一个一无是处的时代,屈辱太多而荣誉太少,悲哀太多而自豪太少。及长,我深入一些地去了解了那一段历史,这才发觉,原来这个落寞无比的时代竟也蕴藏了民族巨大的骄傲之根基,中国人的血性和伟大,也恰恰只有在这无尽的屈辱和悲哀中才越发可贵的彰显了出来。

最近,我又看了一部让我感受良多的历史类优秀纪录片

——《船政学堂》,该纪录片如实记录了近代中国海军的探索和发展,尽管最终他们失败了,但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民族最终也在百年屈辱之中走了出来,继而找到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

看完这一部纪录片,我猛然发现,我对晚清以来历史的思想转变居然和一个人有莫大的关系,这个人就是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的文襄公左宗棠。至于为什么,请容我慢慢说来。

我文章题目里“中国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这句话原本不是这样,其原话是“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我这里只是从逻辑上归纳总结成了一句话,国家缺少不了湖南,湖南缺少不了左宗棠,那么,自然国家也就不可缺少左宗棠了。

那么问题来了,左宗棠真的这么重要吗?晚清虽然贫弱,但是中国在当时仍然是一个人口大国,至少四个亿是有的,哪怕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和列强侵华,晚清的人口数量也基本上维持在四亿人口左右。如此众多的人口,出现过如此之多的英雄人物,左宗棠何以能成为一个如此现象级的人物呢?是不是有点过分吹捧了?

要了解左宗棠是不是这么重要,我们今天就从历史纪录片《船政学堂》的第一集的这一段场景开始说起。

清道光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公元1850年1月3日),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从新疆、云贵等任上拖着病体返回福建老家休养,但在沿长江顺流而下之际,这位老人却在洞庭湖旁拐了个弯,来到了湖南长沙的湘江之畔,特意见了一位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中年举人,和他谈了一晚上,并送给了这位举人一大摞资料。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湘江夜话”,六十多岁的老人叫林则徐,而中年举人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

——左宗棠。两人见面的最后,林则徐心有余而力不足地对左宗棠说了下面这一段话:

“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日后西定新疆者,定然非君莫属!”其实,当晚两人并不止谈论新疆问题,他们还就国家的海防事业交换了自己的想法,甚至可以说,他们由此奠定了中国近现代海军的思想基础。

16年之后的1866年,率领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左宗棠已经荣任清朝的闽浙总督,这个当年隐身于三湘四水之间教书育人的中年举人,此时已经成长为国家的股肱之臣和封疆大吏。

内乱虽止,但左宗棠的心却一刻也没有安定下来,因为他知道,国家更大的危机已经隐约来到了身边。1866年是如此特殊,欧美各国已经在现代海军的发展路途上跨出了标志性的一步,意大利和奥地利甚至已经在利萨海战中开启了新纪元

——他们在这次海战中首次在世界海战史启用了装甲舰船,英国则跨越大洋铺设了电报电缆网络,而东方岛国日本也于同年开始了站在了明治维新的临界点……,而我们的中国,此刻还依然在风帆、人力和冷兵器时代中畅想着大国气象。

一个民族的觉醒是需要时间的,也是需要机遇的。1866年的中国还没有到达那个觉醒的时机,但幸运的是,中国还有首先觉醒的英雄,比如左宗棠。

1866年的端午节前后,54岁的清朝闽浙总督左宗棠向咸丰皇帝递送了一道八百里加急的奏折,奏折的全名是《拟购机器雇洋匠试造轮船先陈大概情形折》,在奏折中,这位湘军统帅、封疆大吏痛心疾首地陈述道:

“窃维东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陆……,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星驰飙举,无足挡之……,非整理水师不可。”

在奏折中,左宗棠深入分析了欧美各国的船政兵器之盛,道出了自己的巨大忧虑,希望朝廷能够支持创建中国自己的舰船和海军学堂。奏折发出后,也许是被欧美列强欺负太多了,一直抵触近代化的清朝统治集团(同治皇帝在位)居然破天荒地同意了左宗棠的这一提议,并授权他全权处理此项事务,着手创建清朝自己的海军和海军学堂。

左宗棠受命以后,立即开始了他的海防行动。

他详细研读了湖南老乡魏源的《海国图志》,深入剖析了欧美诸国海军崛起的原因,恰好他在任的闽浙总督又是中国的海防战略要地,属于左宗棠的海军创建时代似乎终于要来临了。他就职福建总督衙门后,每次出巡都着眼于寻找良好的海军港口。

福建本就是中国海洋资源极其丰富的地方,其海岸线曲折多弯,自古以来,泉州等地就是中国乃至世界的著名港口,唐宋时期,泉州港就已是沟通四海的起始点,明朝郑和下西洋也是从福建出发,只是后来,诸如倭寇之乱和明清两朝闭关自守的影响,包括泉州在内的所有中国港口都进入了静默时代。

左宗棠力图将这一切唤醒。他几乎寻遍了福建所有的海岸线,最后在福建马尾港找到了中国海军崛起之良港,在此,左宗棠从牙缝里挤出资金,还求助了晚清第一大商人胡雪岩,这才凑齐资金着手创建了福州船政局,船政局内设有船政学堂,这所学堂打破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传统,转而引进了近代以来使欧洲大陆迅速崛起的数学、物理、

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诸多学科,用以扩大中国人的眼界,增强科学素养。

不仅如此,影响力很大的左宗棠还力排众议,给予丰厚待遇,盛情邀请欧洲科学技术人才赴船政学堂教学,法国人日意格等最终受邀,他们答应了左宗棠的恳求,正式出任福建船政学堂的教习职务。

在这一系列操作下,左宗棠和他的船政学堂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舰船铸造研究,并仿照欧洲舰船发明了中国人自己的第一艘机械动力船(当然,排量很小,但这是很好的开始和尝试)。

就在左宗棠以为自己能够在海军创建的道路上大展拳脚,最终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时,一个事件的发生将这一切硬生生给按了暂停键,即:中国西北陕甘两省义军四起,战线吃紧,而新疆则在中亚强盗阿古柏和沙俄势力的侵蚀下,已经危如累卵,如果再不想办法,新疆也势必会从中国分裂出去。

当时一些人还力主海防重于塞防,一度想放弃新疆。但左宗棠不为所动,一力坚持塞防与海防并重,中国的土地一片也不能少,坚持要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最终,朝廷批准了左宗棠的折子,并委任他为陕甘总督,要求他立即赴任西北,着手收复新疆事宜。

作为大清王朝的最后一员名将,左宗棠没有选择,一边仅是暂时不那么显眼的福建船政,另一边却关系到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孰重孰轻显而易见。于是,左宗棠义不容辞地接受了朝廷的委任,带着林则徐当年交给他的那一大摞资料赶赴西北。

西北之事确实迫在眉睫,但东南的船政也万万不可荒废,怎么办?总不能因为自己的离任,中国海军的创建就此停滞吧。左宗棠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可以托付船政一应事务的接班人,他的好友兼恩人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

可是,沈葆桢当时已经无意于官场,他对晚清的一些官场现状和国家局势抱有消极态度,不愿意再屈身于官场委曲求全,而是想做一名超然物外的隐士。

但左宗棠不愿就此放弃,他一次又一次地前往沈葆桢藏身之所,学习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的做法,不厌其烦、“无所不用其极”(此处为褒义)地请求、肯定甚至央求沈葆桢放弃一切成见,接掌自己的福建船政一应事务。

最终,沈葆桢为左宗棠的一腔热血和诚意所打动,答应了左宗棠的请求,愿意出任福建船政方面的负责人。为了扫除一切障碍,左宗棠在赶赴西北之前,动用自己的威望、人脉以及影响力,为沈葆桢争取到了独揽福建船政事宜的大权,排除了其他人员和部门的一切干扰,最终才放心的离开福建,前往了处在分裂边缘的西北地区。

沈葆桢确实也不负所望,在接下来的中国近代海军创建过程中,他呕心沥血、披肝沥胆,请洋教习、办船政学堂、派遣赴欧美留学生、购买欧洲铁甲舰船、组建中国自己的海军队伍……,可以说是成效显著,功莫大焉!只是,中国当时太过于落后,体制机制均远远落后于欧美诸国,单纯提升海军战力,只是一种具体操作过程中的提升,而对清朝的综合国力并无实质性推动。最终,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中,曾经号称亚洲第一的清朝海军舰队在日本舰队的炮火下全军覆没。

中日甲午海战是旧时代的一个终点,也是中国人真正开始全面觉醒的起始点,从这里开始,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杰们层出不穷,从思想、民族意识、体制机制、社会经济等方面全方位的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进行了全面反思,最终也促成了近现代以来中国革命思想的形成。

而中国不可一日都没有的左宗棠,他曾经满怀希望地创建了这个国家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但囿于时局,他的这样一次尝试最终还是在甲午海战的硝烟中归于尘土。但是,我们能够就此否认掉左宗棠以及他的后来人们为国为民所付出的一切吗?没有他们的启迪,没有他们无惧失败的勇敢尝试,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多长时间呢?

事实上,后来开启中国民智的严复,中国海军的所有原始奠基,还有左宗棠赶赴西北收复的新疆,这些都是我们这个五千年的国家和民族的立身之本和思想之源。如果说左宗棠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还有那么一些守旧反动的意味的话,那么他创建中国近代海军、收复新疆维护国家尊严和领土主权的贡献,则毫无疑问是我们这个国家巨大的精神财富了。

而左宗棠,无论是在社会经济,还是在政治军事,抑或是在民族信心的确立上,确属无愧于“中国不可一日无左宗棠”的这个看似有些狂傲的提法了!我本人也更愿意将其列为近代中国第一人,你有意见吗?

#纪录片大赏#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兄... 在这个规则和理智交融的世界里,偶尔会闪现出一些光辉的瞬间,以至于让人仿佛能够触摸到那种清新和活力。8...
原创 新... 我党内线显身手破重围 1942年深秋,在苏中区一处秘密据点,新四军高级干部会议刚刚落下帷幕。就在各路...
原创 大... 很多人的印象里,王安石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形象自然要十分高大,起码也是一个像李...
原创 日... 日本在二战中扮演了一个极具侵略性的角色,然而最终的结局却是仓皇地投降。很多人把日本的投降归结于美国在...
原创 七... 1962年1月中旬开始,进行了一场长达27天,参与人数达7000人之多的超大型会议。在这场重要的会议...
原创 许... 标题:许褚几百刀都砍不断马超的枪杆,十分生气,抢过来用手掰断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渭水之畔,两道...
原创 日... 这是日本最神秘的一支部队了,而且他还是皇家的特种兵,他们还有专门的标志,这支部队就是大名鼎鼎的骷髅兵...
原创 朱...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但成器的却很少。晚年,他越来越担心,到底该由谁来继承皇位? 马皇后的儿子,长...
原创 我... 自从泰山封禅无疾而终齐桓公仿佛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平时也不专心朝政了也不召开诸侯大会了,这位霸主把政事...
原创 清... 社会是向前发展的,一定社会群体的出现,反映出社会的变革。 如果积极的思想能够解决社会矛盾,那么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