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谁训练开国受阅部队?周恩来想起一人 毛主席很熟悉
1934年11月底红军长征之初的湘江突围战,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一场惨烈的血战。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图谋。
中央红军为此战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血战中,红五军团奉命担纲后卫阻截敌军,掩护中央机关和主力部队突围。其所属红三十四师作为后卫中的后卫,担当断后重任。
全师指战员在师长陈树湘率领下,英勇阻击国民党军。前沿的战士一批批倒下去,又一批批冲上来,红三十四师像钉子一般扼守在阵地上,整整坚守了三个昼夜。
中央机关及主力部队全部过江后,殿后的红三十四师被蜂拥而至的国民党军包围。在寡不敌众的恶境中,100团团长韩伟对师长陈树湘说:“师长,我团的序列在全师之首,我团留下掩护,你带其他两个团突围。”
陈树湘望了一眼韩伟,也来不及多想,立即下令全师分两路突围,一路由韩伟率100团余部约三百余人,完成掩护师部突围后,再向柳木青方向转移;另一路由陈树湘率师部及101团、102团约七百人,向湘南突围。
韩伟万没想到,这竟然是他与陈师长最后的告别。陈树湘率部队突围中,负伤被俘随即壮烈牺牲。
韩伟完成掩护师部任务后,将所带的三百余人分成3个连,要求大家趁夜色奋力冲出去。突围中,他们遭到上千名国民党军的紧追。韩伟指挥部队边打边撤,但敌人还是追了上来。战士们子弹打光了,与敌人拼刺刀肉搏,三百余人很快只剩下三十几人。韩伟见人多集中在一起目标太大,搞不好一个也冲不出去。就地死令化整为零突围。
最终,韩伟带两名战士突出重围,遍体鳞伤跑了很远才摆脱了敌人。后来,韩伟在寻找部队途中遇叛徒出卖被敌军抓获,直到抗战开始,因他未暴露红军干部身份被组织营救出狱。
在湘江血战中,红三十四师六千多将士几乎全部壮烈牺牲。仅有第100团团长韩伟、第3营政委胡文轩和第5连通信员李金闪等几个人生还。
井冈山时期,韩伟增在红四军前委混成大队担任副大队长兼警卫排长。此前,红四军只有一个警卫班,而这个警卫班其实就是保卫毛泽东的。混成大队成立后,警卫班变成了警卫排,韩伟成了毛泽东的第一任警卫排长。因此,毛主席对韩伟很熟悉。
(韩伟将军)
韩伟获救回到延安,毛主席很高兴,他在等待韩伟来找自己。但韩伟却一直不敢去见他。事后,韩伟说:“之所以不敢去见毛主席,是我的思想包袱太重,总觉得自己在湘江作战中没有打好,又坐了国民党的监狱。”就这样,毛泽东一等就等了半年,仍没有见到韩伟。
1938年5月上旬,毛主席在抗大作完报告后,吩咐人去通知,他要见见韩伟。毛主席知道韩伟来延安后在抗大第四大队学习。
韩伟忐忑不安地到了毛主席的住处。进了屋,毛主席仔细打量了一下,幽默地说:“我的警卫排长还是当年的样子嘛,不仅一根毫毛没有少,下巴上还多了许多。”毛主席的话,让韩伟紧张的情绪一下子轻松了下来。
他听毛主席又问:“半个月没有刮胡子了吧!”韩伟下意识地摸了摸下巴,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不好意思地说:“我回去就刮。”
毛主席笑了笑说“韩伟同志,你的情况我都知道,很好嘛!”毛主席此前已经了解了情况,知道韩伟在掩护红军主力抢渡湘江时立了功,知道韩伟在武汉监狱里的坚强表现。
接着,毛主席问:“为什么来延安半年了,不来看我?”“我怕,我怕,怕…”韩伟连说了几个“怕”字之后,违心地说:“怕主席太忙,怕影响主席工作。”毛主席知道他言不由衷,就指着自己的头,说:“怕是这儿有问题吧!”
毛主席停顿了一下,看了看韩伟,又说,“你不能经验主义,用老眼光看我们的党、我们的同志嘛!”“主席,我错了!”韩伟轻声说。“这也不是什么错误,要丢掉包袱,迎接新的斗争。”毛泽东说完,问,“你有么事要我帮助?”“我要求上前线,打鬼子。”韩伟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好嘛!”毛主席问,“你什么时候结业?”“8月。”韩伟回答。“好吧!你先回去,到时候你来找我。···”
1938年8月,韩伟上前线出发前,毛主席握着他的手说:“上次你说要去前线,我想你还是到晋察冀去。”韩伟说:“只要能上前线,到哪个方向都行!”
毛主席听了又特意交代:“不过,你有实战经验,又在红军教导队任过教,到晋察冀后,先办一期军政干部训练班。”韩伟立正,举手敬礼说“谢谢主席。我坚决服从。”
很快,韩伟到了晋察冀前线,先在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当军事教育主任,随后到第二军分区第四团当团长,再后来,任第九军分区司令员、雁北支队司令员,与日寇展开游击战,实现了带兵杀鬼子的志愿。
(抗战时期活跃于雁北的八路军部队)
解放战争开始后,韩伟被任命为晋察冀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加了打南保,攻正太,定保北等战役,为建立新中国驰骋疆场。
1949年2月,华北野战军第二纵队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七军,韩伟出任首任军长。六十七军下辖199师、200师、201师,归二十兵团建制。改编后,韩伟率六十七军参加了太原战役,攻克了太原要塞卧虎山。
1949年5月,六十七军驻扎在北宁线的塘沽、秦皇岛、唐山一线。8月初的一天,韩伟接到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命令,要他立刻到北平接受新任务。
军情紧急,韩伟当天下午就赶到了聂荣臻司令员办公室。一见面,韩伟就问。“司令员,有什么任务?”韩伟想,司令员万分火急地催自己到北平来,一定有紧急战事。
哪知,聂老总被他问笑了,随口说“老任务,你在十几年前就执行过的。
韩伟有些愕然:心想,十几年前那是“中央苏区?”
坐下来,聂荣臻便把自己头一天被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叫去协商开国大典的事,告诉了韩伟。
韩伟得知,当领袖们谈到开国阅兵时,周恩来副主席说:“主席、朱老总,你们还记得1931年我们在瑞金庆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大会上的阅兵不,搞得不错嘛!”
朱德脱口说“恩来,那次受阅部队是谭震林的红十二军第一○○团,团长叫韩伟。”
毛主席也想起来了,就说“对啰!就是我的警卫排长!”
周恩来问:“韩伟同志现在在哪里?”聂荣臻说:“他在我们华北军区,现在是六十七军军长。”“轻车熟路,让韩伟同志负责陆军的阅兵训练好了。此事由聂荣臻落实。”周恩来定了下来。
聂荣臻对韩伟介绍了情况后,说:“这次的阅兵任务很艰巨,比中央苏区那次规模大多了,陆海空都有。”韩伟点点头。聂荣臻继续说:“你们军抽一个师代表陆军受阅,这个担子不比打一个战役轻啊!”
韩伟表示“请司令员放心,我们保证搞好。”
韩伟回到军部,立即和政委旷伏兆研究,决定由所属199师参加受阅。199师的前身,曾参加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抗日战争时期是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团,功勋卓著。
确定199师受阅后,韩伟从军部赶到199师驻地,和师长李水清、政委李布德一起研究训练安排。全师官兵听到这一消息,更是无比激动和兴奋,他们清楚,这是代表全军陆军参加开国大典受阅!
时间紧迫,距离开国大典受阅只有不到两个月了,韩伟自始至终就蹲在199师督导训练。
整个分列式训练采取先单兵,后联合,联合时先班、排、连,然后再一个方队一个方队合练,直到全师最后合练。韩伟还模拟受阅现场,进行了多次综合演练。又组织六十七军的军、师领导代表团观摩提意见。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严格训练,部队基本达到了标准。
1949年10月1日下午,伴随着威武雄壮的乐曲,199师师长政委李水清和李布德,率受阅步兵方队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进入天安门广场。
当跨过天安门中轴线东侧150米标有白线的正步区时,李水清高声喊出“正步走”口令,随即抬起右手,向天安门城楼上的中央领导庄严敬礼。这一刻,永远载入了共和国史册。
而此时,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陪同领袖们检阅的军长韩伟,更是激情难抑,热泪盈眶。
此后,韩伟历任军委军事教员训练班主任、军事师范学校校长、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92年4月,在韩伟将军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点时,他对儿子说:“湘江战役,我带出的闽西子弟都牺牲了,我对不住他们和他们的亲人……我这个将军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我活着不能和他们在一起,死了也要和他们在一起,这样我的心才能安宁。”
遵照老人的临终遗嘱,1992年8月,韩伟的儿子韩晶专程从北京将将军的骨灰送到闽西革命公墓安放。
(声明:文中图片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