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隋朝仅存在短短37年,却留下4个雄伟建筑,有的至今还在使用
创始人
2025-08-17 02:06:07
0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嶅述在文章结尾

编辑/阿芷

隋朝

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短命王朝,仅仅存在了37年的时间。

不过,隋朝虽然存在的时间短,但是却为后世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力。

实现国家统一、政治制度创新、科举制度等等。

这些,对于后世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最重要的是,隋朝在

建筑、水利工程

上,创下了许多壮举。

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

京杭大运河。

加强了我国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至今仍在使用。

除了大运河外,还有3个建筑也非常厉害。

那么,隋朝留下的4个宏伟建筑

分别是什么?

这4个建筑对于后世来说,

有何意义?

01大运河

隋炀帝登基后决定

迁都洛阳。

顺利迁都洛阳后,洛阳的人口剧增,对粮食的需求也多了起来。

为了百姓们的口粮问题,隋炀帝准备开凿大运河。

这样一来,就能实现南粮北调,且河运更快,成本更低。

于是,

隋炀帝动用百万百姓,疏浚、开凿大运河河道。

开凿大运河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为建造大运河,隋炀帝

一度被称为“暴君”

那时,对于修建大运河很多人都不太看好。

可隋炀帝却力排众议,坚持要修建大运河,不顾所有人的反对。

为了修好这条大运河,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隋炀帝征用了360万人力,仅仅只用了1年的时间,就累死了一多半的人。

具体死亡人数无从考证,但毋庸置疑的是,

修建大运河确实累死了很多人。

无数百姓因此失去性命,无数家庭因此妻离子散。

在当时的百姓看来,隋炀帝是不折不扣的昏君、暴君,民怨四处沸腾。

这一工程,

对当时的社会、民生影响极大。

可在后人看来,大运河的修建使得南北贯通,是一项

非常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直到今天,大运河仍旧在发挥着作用。

交通、运输、灌溉、输水等等

,也成为了沿岸百姓的“致富河”。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后人在提到隋炀帝时,

虽无法否认其残暴,但也会说上一句“有功”。

02大兴城

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

隋朝建立后,

都城成为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此前,长安城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乱,早已破败不堪,没有办法供人们居住。

最重要的是,此地已经无法满足新建都城的要求。

汉长安城修建已久,宫中的排水系统也出现了问题,导致了生活用水被污染。

“隋文帝梦洪水没城,意恶之。”

如此一来,

隋文帝决定都城另择新址。

最终,

龙首原南坡的位置

成为了都城的新址。

就当时的情况来看,隋文帝选此地作为新址绝不是随心而定,是经过了缜密地考虑。

新的都城名字定位

“大兴城”

,这个名字的来源,也杨坚的早年经历有关。

582年正式颁诏开建,第二年3月宫室基本建成。

不得不说,这个速度还是非常快的,由此可见,隋朝在建筑方面的实力。

直到唐朝建立,大兴城仍旧被保留了下来。

唐朝建立后,对大兴城不断修葺,也逐渐成为了长安城。

到了唐代末年,此地被拆毁。

虽然已经被拆毁,但是仍旧有遗址存在

,在如今的陕西西安。

此地也被评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被后人好好保护了起来。

每当来到此地,似乎就可以看到历史的变迁。

大兴宫,是一处集美丽与技术于一身的宏伟建筑,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

即便放到现在看来,仍旧会为古人的智慧而感到惊叹。

03回洛仓

回洛仓,

是隋炀帝在洛阳设置的国家粮仓。

前面提到,隋炀帝将都城迁到洛阳,洛阳的人口数量跟着多了起来。

人口数量多,也就意味着对粮食的需求多。

大运河修建好以后,粮食就可以从南方运输过来,调度给北方缺粮的地方。

如若遇到南方缺少粮食,自然可以从北方运输到南方。

当然了,也存在有南北两方都风调雨顺的时候。

到了这个时候,粮食就囤积了下来,

如何安放粮食就成了一个问题。

将风调雨顺时的粮食囤积下来,也能为将来做打算。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隋炀帝准备

修建大型粮仓。

其中,就包括回洛仓。

据了解,回洛仓的规模宏大,

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35米。

仓城内一共有700个直径10m的仓窖,一个仓窖大约可以储存50万斤粮食。

回洛仓是整个隋唐时期,规模最大、储量最多的粮仓之一。

后续,有考古队对此地不断挖掘,也逐渐将它的真面目带到了世人面前。

在看到它庐山真面目的那一个,

所有人无不为之而惊叹。

很难想象,古人究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修建了如此宏大的建筑。

毫不夸张地说,回洛仓是劳动人民智慧的杰出代表。

放在现在来看,这样一个粮仓虽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但在千年前,

在科技不够发达的古代,这着实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大工程。

据说,回洛仓里除了有粮食之外,还有超级多数量的宝藏。

遗憾的是,

由于隋炀帝的极度奢靡,回洛仓里的粮食、宝藏已然消耗殆尽。

值得一提的是,回洛仓建造时,需要

每月从全国召集200万劳工。

耗时数年才得以完成,这背后是难以想象的人力、物力。

04赵州桥

关于赵州桥,大家一定都比较熟悉。

在小学三年级的课本中,有一篇名为“赵州桥”的文章。

从课文中,我们对赵州桥有了粗略的了解。

这是一座非常雄伟的石拱桥,

长50多米,有9米多宽。

最重要的是,这么长的一座桥仅仅只用石头一种材料砌成。

关于这座桥,大家都比较熟悉,关于这座桥背后的故事,却鲜少有人知道。

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元,是由著名设计师

李春

设计。

李春是隋朝的一名工匠,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位桥梁专家。

那么,

赵州桥究竟有多厉害呢?

赵州桥的敞肩圆弧拱形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一大创造,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

在西方,这一设计在14世纪才出现。

从时间上来看,

西方要远比我国落后600多年。

赵州桥不仅彰显了古人的智慧,与此同时,也为大众带来了便利。

舟船在桥下航行,人马车辆从桥上驶过

,大大方便了交通运输和百姓的生活。

赵州桥也非常稳固,屹立千年雄姿仍旧不减当年。

据悉,赵州桥一共经历了8次以上的地震,以及8次以上战争的考验。

在岁月的冲刷下,仍旧屹立至今。

赵州桥不仅造型独树一帜,而且提出了许多比较新颖的意见。

从选址施工,都是经过了一系列的思考,均在彰显着李春设计师的智慧。

最重要的是,

赵州桥在历经千年后,仍旧稳稳地立在河面上。

这座桥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稳固性,自然也离不开设计师的精心设计。

无论放在哪个年代来看,李春设计师都非常最值得钦佩。

赵州桥的建设,

也把中国古代建筑技术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现如今,赵州桥景区位于河北省的赵州镇大石桥村,供后人前去参观。

结语

隋朝虽然仅仅存在了37年,却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运河、大兴城、回洛仓、赵州桥这4个建筑,都是非常雄伟的建筑,

不断彰显着古人的智慧。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文献

“大运河、大兴城、回洛仓、赵州桥简介”百度百科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毛主席博学多识,对中国古代的历史非常熟悉,经常评价历代名人,如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高祖李渊等历...
原创 北... 厄者,人之本也。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遭遇厄运。“厄”的意思就是险恶、困苦、灾难,而万物相生相克,既...
原创 明... 明太祖朱元璋的时候,中央有21个衙门,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国家管理架构。 从兵部开始,下面有太仆寺,还...
原创 为... 在楚汉战争当中,如果光论个人能力,那么项羽毫无疑问要甩刘邦一大截。 诸侯们却做出了让人意外的选择,很...
原创 张... 提到三国时代,大家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应该是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而在东汉群雄之中,最受人瞩目的,莫过于建...
原创 一... “一入九品,便非凡俗”。 这句话,是庆帝在悬空庙遇刺之后,对自己的几个皇子所说。 庆帝这句话的意思再...
原创 “... 1927年,日本在所谓的“东方会议”上,提出了以武力手段率先夺取“满蒙”的国策,为了寻找一个说得过去...
原创 他... 1955年,眼看着新中国首次的军衔评定工作即将进入收尾阶段,可是刘子奇的级别却成了让所有人都头疼的事...
原创 选... 选谁训练开国受阅部队?周恩来想起一人 毛主席很熟悉 1934年11月底红军长征之初的湘江突围战,是中...
原创 周...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在三国的纷争中,周瑜、诸葛亮、司马懿这三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各自书写了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