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00年前,工业文明还没有正式开始的时候,明朝的一个太监,已经开始带着自己的船队,开始下西洋,这支团队当时纵横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水域。但是因为年代久远,加上中国近代,玉工业文明没有接轨,让这样的壮举受到了怀疑。
如今专家在挖到了一个,大明太监墓的时候,他的墓志揭开了,郑和下西洋的谜团。这个太监就是,郑和下西洋的副使洪保,他可以说是这次宏伟历史的见证人,而他的墓志,也纪录了下西洋的具体情况,于是西方学者被打脸!
修建福利院,挖到大明太监墓
2010年祖堂山福利院,在修建的时候,挖到了一个古墓,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很快报告给了考古学家。考古学家到来之后,对这座古墓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这座古墓之前虽然被盗,但还是发掘出了20多件文物,还有口大水缸。
重要的是,在这座古墓中,还有一块墓志,通过墓志,考古专家,很快就确定了墓主的身份。此人正是,当年参与郑和下西洋的洪保,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何其的宏大,肯定不止郑和一人管理,而洪保就是管理者之一。
他也是明朝时候著名的航海家,和外交家,他的官职为都知监太监,明朝宦官的十二监之一,官居正四品。洪保什么时间去世,不能确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洪保极为长寿,1441年的时候他已经72岁了,但是还在担任掌印太监的职务。这个时候的郑和,已经去世了8年。
生前立墓志
在洪保墓中,最大的一个发现,并非那20件金银珠宝,而是他的墓志。但是洪保的墓志,在严格我的意义上,又不能称之为墓志,因为这是他生前时候,自己刻上去的。高寿之人,一般都看淡生死,年纪大的人,有给自己买棺木的习惯。
洪保一生最精彩的,就是他下西洋的事迹,但是这些事情,旁人又说不清,因此他才会亲自将这些事情,在生前写下来的。他的墓志上面一共有741个字,对下西洋的事情,说的非常清楚,也是目前为止,研究郑和下西洋最为直观的材料。
揭开郑和下西洋谜团
他的墓志改写了很多的历史,其中一段写的是“永乐纪元,授内承运库副使,蒙赐前名。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这一段信息量,其实是非常庞大的,这一段是说,朱棣登基,第一年,他就以副使的身份下西洋了。
朱棣1402年登基,但是史学界,认为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1405年,这块墓志将郑和下西洋,提前了3年时间。他说他坐的船是“五千料巨舶”,五千料的船有多大呢?大概有2500吨的巨无霸,对于木帆船是难以想象年的。
而这个巨无霸只是副使乘坐的船只,作为正使的郑和,所乘坐的船只,是要比2500吨更大的。很长时间以来,西方学者都不相信,郑和下西洋的船只有这么大,而洪保墓志的出现,西方学者直接被打脸!
一个太监墓,颠覆西方学者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曾经我们创造过无数的辉煌,但是这些辉煌,随着时间的历史,受到人们的质疑,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考古的意义所在,如今专家挖到大明太监洪保墓,他的墓志直接揭开了郑和下西洋的谜团。正是因为他的墓志是在生前所写,因此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如今洪保墓,也成为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