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经历国破家亡仍活到81岁,宋高宗赵构的三大长寿秘诀
创始人
2025-08-02 08:32:52
0

即使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也要有自己的人生态度。

——非鱼说

?点击上方图标,即可收听音频

提起宋高宗赵构,很多人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词,一定是

“昏君”

没办法,他做的坏事实在没得洗白,留给历史的几乎也就只有这一个标签。

在后世的各种影视文学作品中,赵构往往都是反派配角的形象。

而那个主角,就是精忠报国的抗金名将岳飞。

赵构昏庸无能,被奸臣秦桧说动,下令处死了岳飞,这才留下恶名。

在一般人看来,昏君往往都是活不长的。

要么是奸臣造反,从一位昏庸无能的帝王那里篡位夺权,并不算难事;要么是百姓不满,直接起义逼迫你下台,民愤之下哪里还能保得住性命?要么是敌族入侵,早早亡国,像前面讲过的徽钦二帝一样,死得相当凄惨。

而赵构奇就奇在,他经历过国破家亡,哪怕建立起了南宋,也只是个没钱没兵、空有名头的废物皇帝,内忧外患之下,他的昏庸软弱是真的,可是他居然成为了整个宋朝最长寿的皇帝,活到了81岁。

古代医学条件差,平均寿命只在四五十岁左右,赵构这样的寿命,放在医疗发达的现代社会都算是高龄,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继续为您带来趣话帝王史系列第五十二讲,

宋高宗赵构的三大长寿秘诀

01

钻研医学

赵构的第一个长寿秘诀,是努力钻研医学。

这一点,其实是宋朝皇帝的家传。

如果他们集体穿越到现代,恐怕就是一个庞大的医学世家了。

早在宋太祖时期,赵匡胤就下令,把当时的医官们组织起来,修订了宋代的第一部药典,叫做

《开宝新详订本草》

虽说这本药典不是赵匡胤亲自写的,但他给这本书作了序,开了皇帝给医书写序的先河。

到了宋徽宗时期,赵佶也叫御医们编了一本医书,叫

《圣济总录》

,有200卷之多。

青出于蓝胜于蓝,赵佶自己也写了一本书,叫《圣济经》,内容不多,一共10卷,里面记的都是一些医学理论和养生保健的方法。

在宋徽宗看来,养生要“阴阳适平”,还要重视饮食调养,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反对药石补养等等。

而这些,其实暗含了很多现代医学和养生理论的知识,可以说相当超前了,如果没有数年的研究,还真的写不出这本书。

有着这样一个认真研究医学的父亲,赵构自然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他也写下了一本医书,叫

《养生论卷》

02

勤练书法

赵构的第二个长寿秘诀,是勤练书法。

在历代书法家之中,有很多活了七八十甚至九十岁高龄的。

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活了87岁,欧阳询活了84岁,虞世南活了80岁;再往后,徐浩活了79岁,杨凝式81岁,杨维贞74岁,文征明89岁……

足可以看出,书法不单单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陶冶情操的养生之道

这也很好理解,都说练字能静心,练习书法的时候思想往往高度集中,注意力都在纸上,一旦写得投入了,甚至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把不开心的事情全部抛到脑后,进入一种轻松又安适的状态。

久而久之,自然有益于身心健康了。

这一点,赵构同样受到了家学的影响,他和父亲赵佶一样,都是狂热的书法爱好者。

明代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一书中写道:

“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

赵构从小就沉迷书法,各种字体都很擅长。他不光自己写字,还带着整个宋朝一起学书法。

他有自己的一套书法理论:“士人于书法,若少加临池之勤,则点画便有位置,无面墙信手之愧。”

一时之间,以赵构为中心,南宋几乎掀起了一个学习书法的高潮。

宋朝和金朝打仗的时候,很多珍贵的书法名帖都失散了,赵构心疼得不得了,就花了大力气去搜集整理,不让它们流落民间。

长期练习书法下来,哪怕内忧外患,赵构心态也不会受多大影响。

换句话说,书法治好了赵构的“精神内耗”。

03

饮食健康

赵构的第三个长寿秘诀,是养成了健康的饮食习惯。

《西湖余志》记载:“高宗在德寿,每进膳,必置匙箸两副,食前多品择其欲食者,以别箸取置一器,食之必尽……吴后问其故,曰:吾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

这里的

“匙箸”

,就是我们平时吃饭用的勺子和筷子。

根据规定,皇帝吃剩的菜,一般赐给宫里其他下人吃,在他们看来,这不是一种羞辱,反而是一种恩赐。

赵构在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在面前放两副餐具,一副自己用,一副充当公筷、公匙。

他会先用公筷、公匙把食物夹到自己的碗里,再用另一副餐具吃饭,这样,吃剩的食物就不会被污染了。

赵构的原本用意,其实是出自善心,他不希望宫人吃沾了他口水的剩菜,但相当于现代社会分餐制的雏形,他自己吃的食物也不会被污染,杜绝了很多细菌。

另外,他在吃饭这件事上相当简朴。

在普通百姓眼里,皇帝似乎都是山珍海味、吃香喝辣,长此以往,难免吃成高血压,甚至中风。

但赵构不同,他对于饮食的欲望很低,吃的非常简便,每餐也就是面饼、馒头、素菜和煎肉之类的,还经常吃一些粗粮。

所以,在这样的饮食习惯下,赵构不但没有吃出毛病,反而达到了

“食补”

的效果。

这样看来,虽然赵构在政治上是个昏庸无能的帝王,但重视医学和养生,又勤练书法,注重健康饮食,这些大概就是他的长寿秘诀。

相关内容

广州二中飞出“空中F1”选...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秦小杰 七月午后的阳光,将位于广州市白...
2025-08-02 08:39:34
全国“数据要素×”大赛福州...
全国“数据要素×”大赛福州初赛正式启动啦!此次初赛的开启,犹如在福...
2025-08-02 08:38:14
福州市数字经济职工劳动技能...
近日,福州市数字经济职工劳动技能竞赛决赛隆重举行。赛场上,来自各行...
2025-08-02 08:36:39
原创 ...
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最得力的助手就是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是一个非常会...
2025-08-02 08:33:38
原创 ...
文|柯静 编辑|柯静 前言 秋战国时期楚越之间地关系在当时影响有多...
2025-08-02 08:33:34
原创 ...
楚汉相争时,项羽作为盖世英雄,立下赫赫战功,却高开低走,被刘邦逆袭...
2025-08-02 08:33:21
第一功臣,权力大,刘邦还会...
萧何作为第一功臣、第一丞相,那他适不适合做呢?日子好不好过呢? ...
2025-08-02 08:33:13
原创 ...
皇权,受命于天,但是当到了这个孤独又清冷的位置上的人,还是当初的那...
2025-08-02 08:33:08
原创 ...
木木:小月月,快来啊!我给你暖好被窝了。 月月:来了来了,请开始你...
2025-08-02 08:33:03

热门资讯

原创 双... 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把宋太祖赵匡胤列为古代5位伟大的帝王之一,足见赵匡胤的文治武功在古代帝王中...
原创 清... 《雍正王朝》中,有这么一个画面,说是年羹尧被雍正给免了几次职,最后给发配到了去看大门。作为一个曾经是...
河南话为何是很多中国人的“老家...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在河南,你可以到二里头遗址寻找“最早的中国”,到殷墟探究文字的起源...
原创 唐... 古代帝王大部分出身高贵,但也有从穷人堆里爬出来的,比如大家熟知的朱元璋,是名副其实的草根皇帝。刘备在...
原创 明... 引言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从1368年开始,一直延续到1644年。明朝的统治期间,中...
原创 西... 汉民族的起源和命名,主要就是因为汉朝。提起汉朝,稍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都很熟知。 不过,大多数人也许...
原创 敢... 末代皇帝因为自带悲情色彩,所以格外受人关注,而溥仪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任皇帝,更加吸引眼球,他的退...
原创 宋... 图文|书山里的墨客 编辑|书山里的墨客 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赵匡胤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以陈桥兵...
曾泽生率国民党六十军起义后,该... 1948年10月16日夜,国民党第六十军中将军长曾泽生率部在长春举行了战场起义。 国民党第六十军是滇...
原创 李... 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从一出生就像被宿命的线条圈住了一样。 还在襁褓中时,著名相士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