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了“榜样就在身边”先进事迹报告会,宜兴市人民法院汇报了办公室主任蒋璐的先进事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从记者转型为政法干警,用笔尖传递法治力量的司法服务者。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是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悬挂在书斋中,用以自勉的对联。长久以来,这两句话始终被蒋璐写在案头,作为座右铭。
13年前,蒋璐以新闻记者的身份考入宜兴法院,就一直扎根在办公室岗位。一路走来,她的每一次角色转换,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与责任,亦是一次无声的超越和成长。
蒋璐的第一个角色是档案员。那些常人看起来平凡又琐碎、枯燥又乏味的档案工作,于她而言,则是专业所长,兴趣所在。她沉溺于数十万册卷宗“案无声、诉千言”的历史厚重感,享受着将各类档案管理得井井有条的秩序感。初入法院的第一年,她和所在团队就成功创建了江苏省五星级档案室。
蒋璐的第二个角色是信息员。那时,她仍是一个法院新人,对司法工作并不了解。怎样才能做好信息工作呢?记者的从业经历告诉她,枯坐在办公室里等,好的信息不会从天而降。于是,她开启了每星期去业务庭室蹲点采风的工作模式。从电缆企业互联互保引发连锁风险,她窥见经济转型发展的阵痛;从电子证据质证难点,她发现审判工作也要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她耐心翻阅卷宗,以大量的真实数据和鲜活案例为佐证,抽丝剥茧、层层提炼,撰写了一系列“干货”满满的信息。这些信息稿件,有的入选最高法院优秀信息条目,有的被省高院评为信息类成果二等奖。7年的信息工作,练就了她发现信息点的眼光,磨砺出做好文字工作的定力和静气。
蒋璐的第三个角色是团支部书记。就在做信息员的第二个年头,她被选为院团支部书记。业务工作和团青工作的双重加持,使她得到了充分锻炼和成长,综合能力也得到全面提升。
蒋璐的第四个角色是研究室副主任。从2016年起,她开始承担更为艰巨的综合文稿任务。她清楚地记得第一年负责宜兴法院的人大工作报告文稿工作,从起草到最终定稿,修改次数多达25次,提纲也几度推倒重来。一份重要文稿的出炉,凝聚着综合文稿团队的无数心血。特别是近年来,宜兴法院审执质效保持领先,“陶都模式”“法官+工作站”“法治营商e同行”等创新工作亮点频现,各项经验交流纷至沓来。团队加班加点是常态,在无数个华灯初上的夜晚,团队成员窝在会议室里集体讨论、敲着键盘高效完成各项挑战。她逐渐领悟到,好学和坚持是个人修炼,团队协作才是开启一切新局面的金钥匙。
蒋璐的第五个角色是办公室主任。今年5月,她踏上了办公室主任的岗位。回眸往昔,她与无数个法院综合部门的同事一样,身处最基层,一肩挑数职,默默耕耘在司法行政的职能岗位上。她和她所在的办公室“飞扬office”团队,不着法袍、不持法典,却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努力当好法院工作中枢。
甘坐“冷板凳”,不写“半句空”,那是专注与坚持,那是日积月累,那是步履不停。蒋璐相信,一路走来,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如今,站在新的起点,她将继续一步一个脚印,扛起“四最一中枢”的职责使命,为法院工作现代化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