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刘邦有张良、萧何、韩信“汉初三杰”,刘备有关羽、张飞“桃园结义”。把兄弟、干兄弟,这是中国由来已久的文化传承。抱团取暖,拉班子组团,这也是比单打独斗更能成功的不二法门。要想在江湖上立足,没有几个拜把子弟兄怎么混?国民党党魁、枭雄蒋介石最早发迹于上海滩,他特别谙于结拜把兄弟此道,他通过结拜的方式来挖对手的墙角,收买、瓦解敌对势力,从而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
蒋介石一生中先后结交了几十位“把兄弟”,其数量之多,在近代历史“大人物”中独占鳌头。蒋介石一入社会就意识到结拜兄弟的重要性,但他刚一出道,也只能结交奉化老家的小兄弟、朋友和亲戚。初期拜把子兄弟有周淡游、王恩溥、何禄山等12人。
这些人中,蒋介石和与周淡游、王恩溥、何禄山关系密切,留下一些故事。周淡游和陈其美是同学,他介绍蒋与陈相识。周比蒋介石大5岁,他是帮助蒋介石崭露头角的第一人,可惜他39岁时患病而死。蒋介石得势后,吃水不忘挖井人,投桃报李照顾周淡游的三个儿子。将其长子安排到日本千叶步兵学校深造,二子去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留学,幼子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
陈其美被刺杀后,蒋介石如断线的风筝陷于迷茫,他与王恩溥相聚最多。一次,他们相聚后被密探跟踪。蒋介石逃脱,王恩溥被捕后遭极刑。
讨袁失败后,蒋介石成通缉犯,他回老家在舅父家藏身。奉化县接到了搜捕“要犯”的公文,何禄山与警所干事丁志国相熟,他做通工作,丁抬手给了何面子,蒋介石化险为夷。蒋说,恩兄对他有再生之恩。
蒋介石发迹后,后期结拜的十几个把兄弟就厉害多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左右民国时期政局,都是翻江倒海的大人物。
这些人有孙中山的臂膀陈其美。
大军阀、西北陆军总司令冯玉祥。
孙中山护法政府参谋陈肇英。
民国军事部长兼广东省政府主席许崇智。
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
国民党元老张群。
东北军统帅张学良。
民国时期著名政治人物
黄郛。
有“国师”之称的戴季陶。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张静江。
忠实幕僚和亲密至交吴忠信。
镇压革命力量的得力帮凶杨虎。
汉奸石友三等人。
蒋介石一开始在老家奉化结拜的周淡游、王恩溥、何禄山等把兄弟,那是为了互相照应,“一起干点事”,目的还比较单一,也没那么阴险。后期结拜的把兄弟则都出于某些目的。
对冯玉祥、许崇智、李宗仁、阎锡山、张学良这些大军阀,与他们结拜是为了结成同盟,或是为了得到他们的军力支持,结拜只是一种暂时的手段,过后该翻脸就翻脸,说兵戎相见那就动真格的。蒋介石还是对这些拜把子兄弟利用的可谓炉火纯青,独步天下。
至于结拜张静江、张群等,是要借助他们的财力或扶助,达到上位的目的。张静江家财万贯,又是国民党的元老人物,因有张静江的支持,蒋介石在孙中山去世后才能击败汪精卫,夺得总裁之位。张群更是一生唯蒋介石马首是瞻,是蒋介石唯一的终身幕僚。
我们来说几个蒋介石的把兄弟。
陈其美,出人头地的第一块跳板
辛亥革命初期,陈其美同盟会元老、青帮大佬。他与黄兴是孙中山的左膀右臂。蔡元培称其可与历代侠士齐名列传,盛赞陈为“民国第一豪侠”。蒋介石进入东京振武学校研习军事,在把兄周淡游介绍下结识了陈其美,两人一见如故,陈比蒋大9岁,两人结拜为兄弟。
陈其美介绍蒋介石加入了同盟会,后入国民党。把名不见经传的蒋介石推荐给孙中山,蒋介石才有了后来的飞黄腾达。1913年,孙中山公开与袁世凯决裂,任陈其美为上海讨袁总司令。陈其美在江浙一带策动反袁军事行动。袁世凯对其恨之入骨,派人在上海将其暗杀,蒋介石义薄云天冒着危险给把兄收尸。
在所有结拜的把兄弟中,蒋介石只对陈其美是掏出真心。蒋对陈其美的侄子陈立夫、陈果夫照顾有加,这也是回报陈其美的恩情。
陈其美死后,蒋介石的所有结拜行为,都是奉行实用主义。
冯玉祥,反反复复纠缠复杂
1926年9月17日,冯玉祥任国民联军总司令,加入国民革命行列,平定甘陕,出潼关,鏖战中原。蒋给冯的电文中对冯“赞誉有加”。
1927年,国民党分裂成武汉和南京两派,再加上北方的张作霖,三个政权对峙。冯玉祥统辖豫陕甘三省,成为南京和武汉都争取的对象。蒋介石“雪中送炭”用大洋打动了冯。蒋介石下野后,南京群龙无首,冯玉祥为奉、鲁联军打击。他与阎锡山联手拥蒋出山。1928年1月9日,蒋介石从南京到河南郑州与冯相会,两人交换兰谱,成了兄弟。
1928年,蒋介石北伐成功后,蒋介石、阎锡山、李宗仁密谋肢解了冯玉祥的部队。冯当然不干,提出辞职。1929年,桂系在武汉发难反蒋,蒋桂战争爆发。冯玉祥大军按兵不动惹恼了蒋介石。打败桂系后,蒋介石认为拉拢冯已没有必要,从冯玉祥手里抢了山东地盘。“结拜兄弟”公开决裂。
1929年10月10日,冯玉祥与阎锡山一起通电讨蒋,掀起“中原大战”。因张学良通电入关,阎锡山见状赶紧收兵回山西,李宗仁被蒋介石打回老家,剩下一个冯玉祥孤军奋战。
蒋介石给冯玉祥的部下韩复榘、石友三等将领送金钱加美女,这几个人卖主求荣带走了10万精兵,冯玉祥损失了总兵力的1/3,元气大伤。不久,杨虎城也脱离而去。中原大战蒋介石大获全胜。
抗日战争爆发后,冯玉祥拥蒋,携手抗日。冯玉祥遇事好作批评,致蒋介石对其敬而远之,把冯玉祥挂了起来。1945年,蒋介石让冯玉祥出国考察,并给他办了退伍手续。冯为这个事特伤心,这是他反蒋到底的重要原因。
1947年,冯玉祥在美组织“华侨和平民主协会”,呼吁美国不要支持蒋介石。蒋冯最后彻底决裂,国民党开除了冯玉祥的党籍。
1948年9月1日,冯玉祥因所乘苏联“胜利号”轮船起火而西去。
冯玉祥曾拥有19.5万人的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军队。他也是继吴佩孚、蒋介石之后,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第三个中国人。
石友三,没用了就是鸡肋
1929年5月,蒋介石为了收买冯玉祥麾下猛将石友三,他不惜自掉身价和他结拜为兄弟。石友三被感动地稀里哗啦,立马带着部队投靠了自己的“新大哥”。
当石友三兴冲冲带着手下准备跟着大哥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对老蒋来说,他的利用价值已经使完了,成了“鸡肋”,扔到一边,让他晒太阳去吧。
石友三很受伤,后来和唐生智一起反蒋,失败后投靠了阎锡山。抗日最艰难的时候,石友三想当汉奸,被高树勋押到黄河岸边活埋。
戴季陶,忠实“智囊”被抛弃
戴季陶有蒋介石的“国师”之称,是蒋介石的忠实“智囊”。中华民国政治家、中国国民党元老之一,他在训政时期任第一任考试院院长长达20年,也是历史上最年轻的五院院长。被蒋介石抛弃后,1949 年2 月11 日,他吞服安眠药自杀。
张学良,一生监禁的“笼中鸟”
张学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皇姑屯事件”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良搞了“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中原大战期间,蒋介石极力拉拢张学良,两人拜了把子。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曾想取了张学良的项上人头。但在宋美龄的要挟下,不得不按住心头怒火,将这位小弟长期软禁,让其成了“笼中鸟”。
蒋介石与那么多人拜把子,借助把兄弟之力,从单打独斗到借力排除异己,攫取权利成为乱世枭雄,获得巨大成功。蒋介石这些波诡云谲的拜把子故事,虽然随风而逝,但留下的故事却镌刻在历史星空。归根结底来说,老蒋拜把子,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