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0年正月初二,后周卫戍部队总司令赵匡胤
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柴家的天下,迫使后周末帝柴宗训禅位。
可赵匡胤自知帝位来得并非名正言顺,就留下一条祖训善待柴氏后代:“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自尽。”
那么,在赵匡胤篡位后,后周皇室的命运究竟又将会怎样呢?后周世宗柴荣对赵匡胤有知遇之恩,那么他的子孙又将如何?小编今天综合各方史料,尽量解答一下这个疑问。
一、柴荣的儿子们
后周世宗柴荣一共有7个儿子,其中,越王柴宗谊,吴王柴宗诚,韩王柴宗諴都在柴荣起兵反叛后汉的时候,被后汉隐帝刘承祐杀害了,所以,当赵匡胤陈桥兵变时,柴荣活在世上的儿子还有4个。分别是恭帝柴宗训、曹王柴熙让、纪王柴熙谨、蕲王柴熙诲,那么赵匡胤在登基继位后,都是如何对待他的恩人柴荣的这些子嗣的呢?
柴宗训:后周世宗柴荣第四子,五代时期后周最后一位皇帝,赵匡胤篡位后,先封柴宗训为郑王,迁往房州。北宋开宝六年(973年),柴宗训逝世,年仅20岁,被谥为恭帝。
柴熙让:世宗柴荣五子。赵匡胤带兵杀入开封的时候,在兵荒马乱中不知所踪。
柴熙谨:是周世宗柴荣的第六子。陈桥兵变后被大臣潘美收他为养子,改名潘惟吉。乾德二年,柴熙谨去世,年仅10岁左右。
柴熙诲:世宗柴荣七子,被赵匡胤的开国大将卢琰收养为义子,改名卢璇
,随义父卢琰一直隐居在浙江永康生活。
二、柴荣的孙辈
据有据可考的史料记载,柴荣起兵被杀的三个儿子均没有子嗣。
后周末帝柴宗训有五子,除长子柴永崎之外,其他四子早夭。继承父亲郑国公
的爵位,但最终也没有儿子,后郑国公爵位在柴永崎死后被废止。
至此,柴荣一脉算是断绝了。
三、柴氏宗亲
至宋仁宗赵祯
即位后时,因宋仁宗已年过
5旬无子嗣,就与大臣商议,是不是后周宗庙许久无人祭祀,才导致赵家遭受报应?
遂从嘉佑五年始,把年纪最长的柴氏宗亲后人柴咏册,封为崇义公,崇义公也是世袭罔替的爵位。有史可考,自柴咏册之后,崇义公一脉贯穿两宋。至于《水浒传》中小旋风柴进,有可能只是柴咏册的后人之一。
所以,在小编来看,赵匡胤善待柴氏后人的国策在当时可能只是形式大于实质,只因宋仁宗的机缘巧合,才让非正统的其他柴氏宗亲得到了一定程度礼遇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