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9月5日,他逝世后,慈禧落泪晕厥,百姓痛心疾首,福建连下了三天大雨。
梁启超称他是“中国五百年来第一人”。他就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
48岁之前,左宗棠考上了举人,而后却三次落榜、无缘进士,只好放弃科考。
娶妻时他竟也身无分文,结不起婚,只好上门做赘婿。
直到48岁之后,左宗棠才开始真正崭露头角,成为了举世闻名的英雄。
那是1852年,太平军围攻长沙,清军土崩瓦解。
无奈之下,湖南巡抚张亮基直接将军事大权交付给左宗棠,希望他能够出山。
当时,所有人都不看好默默无闻的左宗棠,并且觉得张亮基只不过是多此一举。
谁料,在左宗棠的带领下,清军足足坚守了三个月,最终太平军无可奈何,只好灰头土脸的撤军而去。
经此一战,众人对左宗棠刮目相看、毕恭毕敬。
之后,湖南换过巡抚,但不管是谁担任,都离不开左宗棠地辅助。
正是因为这样,那句:“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才会一直在坊间流传着。
其实,在左宗棠的一生中,他斩获的战绩不计其数,但最为盛名的应属主张收复新疆的壮举。
1867年,阿古柏入侵新疆,威胁到了边疆安全。
这时,李鸿章竟置国家领土和尊严于不顾,建议主动放弃新疆。
左宗棠听后悲愤难耐,对李鸿章怒斥道:“祖国领土,当应死守,岂能说让就让!”
最终,63岁的左宗棠决定亲自带兵出征,誓要捍卫国家领土完整。
可是,当时清朝政府正陷入财务危机,根本无法为左宗棠提供充足的军费支持。
为了自筹军费,左宗棠找到了巨富胡雪岩,并通过贷款的方式,成功从他那里筹集到了一笔充足的军费。
胡雪岩看左宗棠已年近古稀之年,在民族大义之前,却还如此不依不饶,对他万分敬佩,便额外提供了不少帮助。
更令人敬佩的是,1876年4月,左宗棠为了表明自己以身报国的决心,竟在出征之时,为自己准备了一口棺材。
当然,这口棺材根本就发挥不到它的用处。
因为,此次新疆之役,左宗棠带着将士们一路高歌猛进,仅历时一年半,就收复了新疆的大部分领土。
收复新疆后,左宗棠继续留在新疆修建路桥、开垦荒田,让新疆的社会经济逐步恢复与发展。
在出征新疆之前,左宗棠曾写过一封家书,其中一句是:“留点福泽与子孙,留点榜样在人世耳。”
左宗棠做到了,他不仅收复了新疆,他还恢复了新疆的经济,实现了他来新疆之前所许下的承诺。
一直以来,左宗棠为国家之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哪怕到了去世前夕,他还不忘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先后两次呈交申请,请求将台湾设省。
正是因为左宗棠对国家如此忠诚,所以1885年9月5日,当他的死讯传入宫中时,慈禧太后才会万念俱灰、掩面而泣,甚至晕厥过去。
其实,一直以来慈禧都特别欣赏左宗棠的才华和忠诚,但偏偏左宗棠那刚烈执拗的性格又常常让慈禧感到气愤。
因为左宗棠曾在慈禧大寿之时,以国务繁忙为由,而没有向慈禧朝拜,以至于慈禧既愤怒又无奈。
可是,慈禧在得知左宗棠离世的消息后,所有的不快早已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惋惜和悲痛。
然而,左宗棠离世,不仅惊动了慈禧、惊动了百姓,使得人人痛心疾首。
就连福建的天空似乎也在为英雄的陨落而感到悲痛欲绝,瞬间从晴空万里变成了风雨交加。
虽然左宗棠大器晚成,直到年过半百才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但是他凭借自己的军事本领和处事智慧,一次又一次地为国家、为人民捍卫了尊严和领土完整。
而这正是左宗棠能够一直取得慈禧太后和百姓们信任和敬仰的真正原因。
哪怕是身处和平的今天,也依然有无数不分年龄、不分阶层的人在关注着左宗棠。因为大家永远都不会忘记,如今的盛世是英雄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