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时期汉族和藏族的茶马贸易,为何由官营转向了私营
创始人
2025-08-01 08:33:49
0

“蕃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因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

这是《明史.食货志》中的一段话。因为藏族人民日常生活对茶叶的需求很大,但是他们那边又不产茶,而中原地区对马匹的需求量也很大,同样也不产马。所以自唐朝以来,藏汉两族人民就一直进行频繁的茶马贸易,然后各取所需。

明朝初期,为了攻打蒙古的残余势力,军队中对于马匹的需求数量很大。而马匹又主要倚仗于藏区,所以政府就加强了对茶马贸易的控制。

最初朱元璋下令,藏汉之间的茶马贸易全部由政府垄断。为了取得政府的垄断地位,朱元璋先后实行了几项措施。

第一,实行茶禁政策。

所谓茶禁政策,就是严禁茶户将种植的茶叶卖给私人,只能卖给官府,然后由官府统一贩卖。并且还不允许茶户储蓄茶叶,必须把多余的茶叶全部拿出来,然后交给官府。

为此朱元璋还设置了茶法,规定:“山园茶主将茶卖与无引由客兴贩者,初犯笞三十,仍追原价没官;再犯笞五十;三犯杖八十,倍追原价没官”。

这么一来,通过茶禁政策,朱元璋把市场上生产的所有茶叶牢牢地控制在了官府的手中,首先实现了原材料的垄断。

第二,实行茶叶专卖制度。

明朝对于盐的专卖,实行了盐引制度。对于茶叶,明朝政府实行了同样的茶引制度。具体的流程是:政府按照各产茶区产茶数量的多少,给付当地政府一定的茶引,允许商人到这些产茶区,用钱向当地政府买茶引。然后再凭借这些茶引,兑换相应的茶叶。按照当时的兑换比例,一百斤茶叶,要用一千钱来兑换。

商人兑换茶叶以后,还要把它们运到官府的茶叶管理部门——茶马司,把其中的一半交给官府,称之为“官茶”,另外一半商人才可以用来售卖,称之为“商茶”。

官府把商人们运来的官茶,专门用来交换藏区的马匹。这样以来,明朝政府在茶叶的流通领域也实现了垄断。

通过茶禁政策和茶叶专卖制度,明朝政府对茶马贸易彻底的实现了垄断。汉族和藏族的茶马贸易,也因此而变成了官营。

但是与此同时,茶马贸易民间私营的方式也依然存在。虽然官府严厉打击,但是仍然屡禁不止。

朱元璋对走私行为打击力度很大,他的女婿欧阳伦从事走私活动,他不惜杀掉女婿来表明自己打击走私的决心。在严厉的打击之下,这一时期明朝政府保持着对茶马贸易的垄断地位。

但是从宣德年间开始,民间走私行为愈演愈烈,渐渐变得不可收拾。弘治以后,民营茶马贸易甚至占了所有交易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政府为此不得不放开了茶禁政策,允许民间力量参与茶马贸易。而茶马贸易的交易主体也由官营转变成了私营。

那么又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这样的转变呢?笔者接下来就来分析一下这其中的原因。

第一,官方垄断之下,走私利润丰厚

明朝政府垄断茶马贸易以后,并没有把这当成公平的贸易行为。而是把茶马贸易当成了中央政府掠夺藏区人民财富的一种手段,所谓的贸易不过是披了一层合法的外衣而已。

之所以这么说,原因就在于,在茶叶和马匹的兑换价格上,明朝政府随意操控两者的比价,借机牟利。据《明史》记载,初期,马一匹,茶千八百斤。后来,却变成了上马一匹,茶一百二十斤;中,七十斤;驹,五十斤。而且朱元璋曾经派李景隆去负责茶马贸易,用五十万斤茶叶换来了13518匹马,折合下来,一匹马仅仅能够兑换37斤茶叶。

巨大的价格差异,给明朝省下了一大笔的费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个新问题。

由于茶叶和马匹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价格差。但是中原地区的茶叶价格却并没有上涨,也就意味着用同样的钱换取的茶叶,可以兑换更多的马匹,然后再把这些马匹换成钱,相当于赚取了非常丰厚的利润。

所以很多人不惜铤而走险,私自进行茶马贸易。而且相较于官府给出的价格,他们的价格更加的优惠,所以藏区人民非常欢迎这些走私者,很乐意把马匹兑换给他们。

这种走私活动,就成为了后来私营茶马贸易的开端。

第二,官员腐败,参与到走私活动

明朝政府曾经专门设置了茶马司制度,在各地设置茶马司,管理茶马事务,每个茶马司设立了一个大使,一个副使。然后又设置了御史巡查制度,在巡查私茶的同时,负责茶马司官吏的考核。明朝政府希望借此加强对茶马贸易的控制。

但是从明朝宣德年间开始,明朝吏治愈加腐败,各种贪腐行为层出不穷。负责茶马贸易的官员更是如此,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很多人没有抵挡的住诱惑。他们有的勾结商人,对商人的走私行为大开绿灯,然后再从中分成。有的甚至于直接参与到走私活动中,他们自己组织人马进行茶马贸易。

本来该是违法行为的打击者,却参与到了违法犯罪活动中,不仅使得本就规模庞大的走私活动得不到遏制,而且还助长了走私规模。

第三,官营茶叶累积过多,茶户相继破产

因为私营茶马贸易更加受到藏区人民的欢迎,所以相比之下,官营茶马贸易就变得无人问津。这样造成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官府的茶叶卖不出去,挤压在仓库的茶叶数量越来越多,有的甚至已经腐烂变质。

所以政府不得不减少征收茶户的茶叶,但是又不允许茶户卖出剩余的茶叶。很多茶户苦于茶叶没有销路,又不敢随意卖给私人,很多人因此破产。破了产的茶户,没有了生计,长此以往,滋生了对政府的不满。

官府却没有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矛盾,已经加大了对走私行为的打击力度,但走私行为依然屡禁不止。所以为了消化过剩的茶叶,也为了缓和茶户的不满情绪,弘治年间,官府只好放开了茶禁政策,相当于承认了民营茶马贸易的合法地位。

在巨大的利润的刺激下,一批又一批的人加入了走私队伍,再加上执法队伍的腐化,使得走私规模愈加的庞大。等到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官营茶马贸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个时候,官府面对的不仅仅是泛滥的走私活动,还有不断腐烂的茶叶和不满的茶户。

所以官府不得不做出改变,承认了民营茶马贸易的合法地位。明朝藏汉两族之间的茶马贸易,正式由官营变成了私营。

相关内容

苏国辉任厦门市思明区代区长
近日,苏国辉正式担任厦门市思明区代区长这一重要职务。苏国辉凭借其丰...
2025-08-01 12:36:34
马斯克至今未注册“美国党”
马斯克作为科技界的传奇人物,在诸多领域展现出非凡影响力。然而,至今...
2025-08-01 12:36:10
原创 ...
刘渊,不要看错了,不是李渊,跟唐高祖李渊不是一个人,虽然名字都有一...
2025-08-01 12:34:26
万盛播州界石刻加固保护工程...
2024年11月13日,重庆市文物局组织专家对万盛播州界石刻加固保...
2025-08-01 12:34:19
原创 ...
1936年的西安事变,孙铭九凭借勇气和智慧活捉了蒋介石,成为历史的...
2025-08-01 12:34:12
3175件!新疆开展单次最...
央广网乌鲁木齐11月14日消息(记者郭璁悦)让文物“走出”库房,“...
2025-08-01 12:34:11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位帝王都有其独特的形象与传奇。荧幕上的青年李世...
2025-08-01 12:33:47
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以及...
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以及它们的历史故事:西周利簋 利簋:西周青...
2025-08-01 12:33:15
原创 ...
了解宋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宋朝“积贫积弱”。虽然经济和文化比较繁荣...
2025-08-01 12:33:06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于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各个时期的统治者都对中央政权的组织形式和权力划分做出了调整...
原创 他... 读完三国,很多人的心中都有着自己心目中的三国第一猛将,魏蜀吴的三国鼎立,给了很多的英雄豪杰崭露头角的...
原创 兵... 兵马俑为何都是单眼皮?秦人都是单眼皮,背后藏着一部战争血泪史 秦兵马俑从出现那天开始就惊世至今,深受...
原创 辉... 文| 虎探古今 编辑| 虎探古今 前言 罗马帝国的小王原因爱德华·吉本爵士已经在他著名的《罗马帝国衰...
原创 最... 她是参与红船会议唯一一位女性,正是她的一句建议,让一大会议在游船上顺利完成!她就是女中豪杰王会悟!今...
原创 畏... 长城是恐惧的纪念碑,金字塔是怕死的纪念碑, 他们证明的是这两个民族的忍耐和屈辱,而不是卓越的才智。 ...
原创 为... 《光绪》诗中曾说:“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于一利字。”何其悲哀,又何其现实! 清王朝的灭亡和慈...
原创 唐... 唐初以来,官员的俸禄确实是重内轻外,且高官与低级官员俸禄水平悬殊。这种情况在安史之乱后有所改变,俸禄...
原创 战... 赤壁之战后,刘备集团展开了向外扩张的步伐,先后收取了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 其中,攻打零陵是...
原创 秦... 为什么即便胡亥胆大包天,对子婴亦是敬畏三分,丝毫不敢轻举妄动? 难道说,子婴这家伙,真的不是扶苏的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