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武德九年(西历626年)六月初四。这天天气很热。大唐皇帝李渊在皇宫里莫名其妙感到心烦意乱。于是李渊决定在宫里的湖面上划船散心,这时,尉迟恭手持长矛冲进宫殿,来到李渊面前。
这一举动让李渊心里不由自主打了个哆嗦,但是李渊很快强作镇定:爱卿你来干什么?尉迟恭不冷不热回复到:太子和齐王(李建成)因为谋反,于是被秦王(李世民)诛杀了。如今秦王担心太子和齐王的余孽出来危害皇帝安全,因此指派微臣前来警卫。
李渊听了这话,脑袋顿时“嗡”了一声。饶是李渊年事已高也知道:什么太子、齐王作乱,分明就是李世民发动政变,铲除了太子和齐王。
随后不久,在李世民和李渊的一番讨价还价之下,李渊宣布册立李世民为太子,并在两个月后颁布禅让诏书,宣布禅让皇位给李世民,李世民尊李渊为太上皇。而李世民诛杀太子和齐王这一政变,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玄武门之变。
那么,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救驾的军队?难不成李世民控制了天下兵权?这一切,还得从唐朝初年的往事说起。
李渊的承诺
早在隋炀帝权势巅峰的时候,对李渊就有一定的猜忌。不过,由于李渊懂得韬光养晦,因此,隋炀帝虽然猜忌李渊,但并未对李渊下毒手。
隋朝大业十三年(西历617年),李渊见天下乱局已定,隋炀帝断然没有翻盘的本钱,于是在山西起兵,并在半年后夺取长安。第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
不过,此时的大唐还只是一个寻常的割据政权——比如甘肃地区存在着西秦王朝,唐朝几次进攻西秦,非但被西秦击败,甚至西秦还主动进攻唐朝。而中原地区有王世充,河北有窦建德。这些割据政权的实力,还真不输给唐朝。因此李渊称帝的初期,不过是一个小国的国王而已。
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李渊称帝的时候,为了鼓励李世民积极出力为大唐夺取天下,铲除其他割据政权,于是许愿给李世民:等到天下太平以后,李世民你就是太子。
不过,关于这段记录的真实性,在当代受到质疑:比如有学者认为这是李世民篡位后,为了证明自己称帝的合理性,而胁迫史官杜撰的内容。
不过,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李渊称帝后,嫡长子李建成按照历朝历代的惯例,被册封为太子,李世民则带兵在外征战。
你死我活的斗争
大约武德五年左右,大唐就完成了统一天下。而这五年时间里,主要负责对外战争的人是李世民。而李世民也利用自己常年在外征战的机会,结交了天下很多豪杰为自己所用,并且,很多能人异士,也不自觉归入李世民旗下,愿意听李世民的号令。
这就导致了李渊的继承人问题出现了争议。朝廷内部出现了两派主张:一派是太子派,认为自古以来都是嫡长子、太子继承皇位,李世民虽然功劳大,但是多赏赐给金钱就足够了。这个名分大事不能有任何争议。
另一派则是军功派。这一派认为,唐从一个巴掌大的割据政权,最终统一天下,都是李世民的功劳,天下能者居之,凭什么让太子坐享其成?
而太子派和军功派的争斗,也涉及到很多人的身家性命:获胜的一方将成为从龙功臣,而失败的一方则将万劫不复。
比如李世民因为获胜,他的嫡长子李承乾做了太子,而李建成因为失败,他的几个被册封为郡王的儿子,也都一并被李世民杀戮。
因此,这场内斗一开始,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李渊的态度
在太子派和军功派的斗争中,李渊的态度十分重要。因为最高权力在李渊身上,朝廷百官的任免权力也在李渊手里。
李渊选择支持太子李建成。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其原因在于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二人通过各种手段,收买了李渊晚年时候的宠妃,这些宠妃在李渊面前不断说李世民的坏话,诋毁李世民,因此李渊选择打压李世民。不过,个人感觉这只是原因之一。
小编认为: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传统的力量。毕竟自古以来,嫡长子继承制在原则上不能废黜。并且,违背这个继承制度,往往会引起内乱。如果李渊选择册立李世民为太子,李世民名不正言不顺的同时,很可能有野心家以帮助李建成争取权益为名挑起叛乱。此时天下刚刚太平,李渊实实在在不想让天下有任何折腾。因此,李渊选择支持李建成。
至于李世民的势力,李渊决定对李世民进行打压。李世民的优势在于军功。因此李渊先是打压李世民的军权,而后将李世民麾下的将领也进行迫害——比如尉迟恭,就曾经被李渊打入大牢,甚至准备处死。
并且,李建成还多次准备暗杀李世民。当然,李建成敢于暗杀,也和李渊的默许态度有关。
玄武门之变
李渊的一系列打压,导致李世民的势力大不如前——毕竟大多数人都是墙头草,很多原本依附李世民的人,见李世民受到如此打击,只道李世民大势已去,于是纷纷改换门庭。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纷纷担忧:如果李渊继续这样打击下去,估计李世民以及他的亲信,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于是,李世民和身边的谋臣、将领决定发动一场政变,来个死里求生。
此时玄武门的守卫主事,早在武德七年左右,便被李世民秘密招纳。在武德九年六月初四上午,李世民利用李建成、李元吉准备经过玄武门觐见李渊的机会,通过玄武门的守卫主事的关系,在玄武门安排下了秦王府的精锐武装,伏击李建成、李元吉。
等到李建成和李元吉觉察到有埋伏的时候,一切已经太迟:李建成、李元吉双双被李世民的伏击部队杀死,随后不久,李世民又突袭皇城,派遣尉迟恭带兵控制李渊,于是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李渊知大势已去。此时的李渊,其诏令如果没有李世民的许可,只怕连皇宫的大门都出不去,即便想号令天下兵马讨伐李世民,也无济于事?更何况,如果逼急了李世民,李渊只怕余生也将不复存在。
故而,玄武门之变的时候,虽然李世民没有控制天下兵马,但是,当李渊实际被自己控制、太子和齐王这两个嫡出皇子遭到诛杀以后,天下就等于控制在了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