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天下不是一朝一夕、一鼓作气就可以的!
秦国本是僻居一隅的落后国家。虽然春秋时期也出现过秦穆公这样的霸主,使用百里奚、由余,向西“益城十二、开地千里”,但是身处中原和东方的各个国家,还多以“蛮夷”看待秦国。
可以说,当时秦国的底子是非常薄的。综合国力弱小:人口稀少,又爱私斗,经济落后,国家贫穷,制度也是半奴隶的状态。
秦国底子薄的同时,也有其他国家不具备的优势:既得利益者并不太强大。
然后从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开始,秦才一步步开始逆袭。
这是秦国全国上下以“耕战”为务,除了打仗立功获取荣华富贵,就是种地多获取粮食为光荣。
秦国一以贯之的东出之策,终于在秦孝公时迎来实质性进展。到了秦惠文王夺得西河之地,秦国获得了进一步东出的地利之便和基地,从而一发不可收拾。
到了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时,秦国所有的国君都在为大一统努力和服务,这期间涌现的文武之材多如天上星斗,使用的各种政策也正确。
在自身实力的不断积累,山东六国的逐渐削薄,加以天下大势和时机,秦国终于可以灭六国,一统六合。
这中间也有六国各自作死的玩法,他们始终无法接受和明白当时出现的天下大一统的思想,国家也一天比一天衰弱,所以贾谊又说:“灭六国者,六国也”。
秦国自身的逐渐强大,六国自身的不断削弱,天下大势所趋的加持,加以各种人事制度,秦国经历6代163年方能统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