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到底是自焚还是逃出了皇宫?
创始人
2025-07-30 00:03:07
0

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这确实是一个谜,直到如今史学界都争论不休,不但争论建文帝在破宫时,到底死没有死,还争论建文帝下落在何处?甚至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追寻他的下落。

建文帝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让朱棣也心存了很久的疑虑。逆风解语

光于建文帝生死之谜,正史中的记载是建文帝在破宫之时,自焚而亡。但是,却有两点始终让人无法解开谜底。一是太监并没有找到建文帝的遗骸;二是玉玺不见下落。

朱棣的帝位来得并不名正言顺逆风解语

不是自己的东西争夺过来,始终会心有不安,朱棣也一样,如果用古代的说法,那就是篡位。

叔叔造了侄儿的反,这无论如何都无法向天下人交代。1402年,朱棣进行了四年的“靖难之役”才算结束,在攻陷南京后,皇宫一片火海。

朱棣的心中是不安的,于是派太监去清理皇宫,想找到建文帝的尸骸,可是让他失望的是,只找到了马皇后与太子朱文奎的遗体,并没有建文帝的下落,连传国玉玺都不知所踪。

踏着血与火洗礼的丹墀,朱棣登上了皇权的巅峰,他为了掩盖历史的真相,也为了让自己的“篡位”不至于太难看,销毁了建文帝时期的政府档案,禁止一切有关此事的记载,把那些有可能对自己不利的传闻都扼杀在摇篮之中。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句话依然适用于此处,人心与人言,是最无法控制的东西。朱棣为了把这些事情做得天衣无缝,还曾经作祭文祭奠于他。

虽然这一切做得很到位,可是到明末时,他的后人崇祯帝却无意中透露出一个信息,想去祭拜建文帝,却不知道其坟墓在哪里。

因为永乐帝即位并不名正言顺,也因为建文帝下落成谜,所以永乐帝找过朱允炆也就顺理成章了。他也不相信朱允炆死掉了,只是不知道他在何处而已。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的各种说法

曾经有一部穿越剧叫《穿越时空的爱恋》,就是以建文帝下落为蓝本写的一个爱情故事,建文帝下落之谜,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题材。逆风解语

关于建文帝下落,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在破宫之时,建文帝朱允炆想自杀,但是其亲信对他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们从皇宫地道逃出去,隐姓埋名遁入空门。

朱棣也不相信建文帝死了,因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对他的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传说朱棣以寻访张三丰为由头,派遣属下,走遍三山五岳,就是为了寻得建文帝下落,还有郑和下西洋,也并不是单纯为了去海外进行友好访问、交流,还有寻访建文帝下落的目的。

民间传说中,有许多地方都有建文帝行踪的记录,有的说建文帝朱允炆逃到了云贵地区,辗转到了南洋,直到现在云南大理仍有关于建文帝下落的传说。

也有专家认为,建文帝曾藏匿于江苏吴县鼋山普济寺,隐匿于穹隆山皇驾庵中,后来病亡,葬于庵后。

后来张居正与同僚说起这件事情时说,国史中对此事没有记载,听前朝故老们说,靖难之师进入南京后,建文帝就乔装出逃。正统年间,一位老僧在云南驿站墙壁之上题诗一首,有一句“沦落江湖数十秋”,御史问他是谁,他说是建文帝,想叶落归根。

当然,这些传闻都没有得到证实,建文帝下落始终是谜。

明朝才子杨慎有一首《临江仙》正应了此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逆风解语

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必删除逆风解语

相关内容

新疆玩8天行程推荐,乌鲁木...
新疆的美,是教科书级别的“地理大满贯”。这里藏着中国最极致的风光组...
2025-07-30 08:42:03
安徽六日游必玩景点及行程分...
暑假一到,那颗渴望出游的心就按捺不住了。身边的朋友们都在讨论着暑假...
2025-07-30 08:41:59
原创 ...
章子怡最近在埃及的旅行可谓是充满了欢乐,尽管已经46岁,她依然频频...
2025-07-30 08:41:51
和家人新疆7天6晚景点推荐...
新疆,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吸引...
2025-07-30 08:41:27
清凉气候+非遗魅力!贵州丹...
盛夏时节,当全国多数地方被高温笼罩时,21℃至25℃的夏季均温让贵...
2025-07-30 08:41:01
北京旅游口碑好的旅行社,家...
暑假,那是一段充满活力与期待的时光,对于热爱旅行的人来说,更是出游...
2025-07-30 08:40:57
北京旅游金牌导游联系方式,...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家庭出游成了增进亲情、放松身心的绝佳方式。北...
2025-07-30 08:40:47
暑假到重庆4天3晚跟团游攻...
重庆,这座被誉为“山城”、“雾都”的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风貌、丰富...
2025-07-30 08:40:38
追寻拼搏足迹 砥砺冰雪初心...
在如火如荼的训练备战之际,为激发运动员奋勇拼搏的昂扬斗志,厚植爱国...
2025-07-30 08:40:36

热门资讯

“国寿小画家”十五载美育长跑,... 当AI画笔与水彩画布在云端相遇,一场持续十五年的美育长跑正在书写新篇章。 7月24日,中国人寿保险股...
原创 清... 漕运是指把征收到的田赋用水路运输的方式运到京城或是某些指定的地点,而在我国古代,漕运向来都是一项非常...
先睹为快!圆明园兽首铜像四尊原... 11月2日,以“蓝色飘带——探索神秘海域·邂逅丝路遗珍”为名的展览将正式亮相澳门。本次展览展出文物及...
原创 此... 此物被誉为“中华第一古物”每逢盛世时就出现,每逢乱世便消失 岁月变迁,惟石能语。中国古代文明灿烂辉煌...
原创 唐...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究竟是一位英明的君主,还是一个昏庸的帝王?千百年...
原创 “...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国军中,流传着一句话,叫: 三李不如一王 ,这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三李”指的是...
陕西仰韶文化考古研究成果持续“... 芦山峁遗址大营盘梁台地上的三座院落。(资料图片) 在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3周年之际,...
原创 影... 科举制度,乃系古代中国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的顶峰,按照《清史稿·选举志》...
原创 大... 秦国自从非子为周孝王养马,受封秦谷之地开始,一直到成为诸侯国的秦宪公时期,国内的发展一直蒸蒸日上,比...
原创 “... 正德初那几年,对于大多数的文武百官来讲是黑暗与漫长的,因为大明继太监王振、汪直之后,又出了一位更狠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