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被誉为“中华第一古物”每逢盛世时就出现,每逢乱世便消失
岁月变迁,惟石能语。中国古代文明灿烂辉煌,所有极其珍贵的文物都可以争夺镇国之宝的荣耀称号,但今天,请大家跟随小编的文字一起来看一看中国历史上这样一个宝物,它盛世一统就出现,每逢乱世便消失。
文物和宝藏在历史的进程中被不断发掘,神秘的石鼓就在进程中被发现。它曾被康有为老先生称作是“中华的第一古物”,这等评价足矣说明它的珍贵。当然老先生这么说是有原因的,这是因为它上面有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记录了秦始皇不为人所知的历史,同时它还是中国最早的石刻文,是篆书的鼻祖。
知道了它的珍贵,再来看一看它为什么最神秘,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关于石鼓年代的断定在当时有着很大的争议,自被发现至今许多人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欧阳修和韩愈认为它应该是周宣王时期的石刻文,而郭沫若则认为他是秦襄公时期的文物,前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认为它是先秦文物,但具体不可考。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它盛世一统就出现,每逢乱世便消失。它的首次发现是在AD627年,在陕西凤翔府陈仓山的北阪,一个牧羊的老人在田野发现了怪异的花岗岩大石,100多年后安史之乱爆发,为了躲避战祸跑到凤城的唐肃宗听到石鼓的传闻,立即责令部下运往凤翔县城之南。短短几个月后,叛军到达了凤翔,石鼓被仓促移至荒野掩埋起来。到了元和元年,地方官吏查到了它的藏身之处,被移至凤翔孔庙。不巧的是,90多年后,李唐王朝爆发战乱,凤翔孔庙沦为战场,石鼓被人盗走,从此失踪200多年。靖康之变时,10面石鼓因为鼓身被填满黄金被士兵看为珍宝,金人把它运到燕京后,因为不知道它的价值所在,只是剔去了表面的黄金然后将它丢弃在了荒野。AD1234年,宋蒙联军攻破燕京,一个御史大夫发现了曾今被遗弃的石鼓,而后元明清三个朝代它一直都在京城。到了抗日时期,为避免石鼓被毁,国民政府将它转移到重庆,抗战胜利后又重新转移到京城。1956年作为国家宝物珍藏至今。
它不仅是一块石头,它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