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一条六尺巷,精神永流传
创始人
2025-07-27 12:33:39
0

安徽桐城,以“文都”著称。在桐城闹市区,有一条百米长、两米宽的巷道,青砖黛瓦,古木参天,它就是六尺巷。

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桐城市六尺巷,了解当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情况。

这条小巷里流传着怎样的“礼让”故事,悠远的历史文化中蕴藏着怎样的中国智慧?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首源自六尺巷的“让墙诗”,传颂数百年。

据史料记载,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宅基地纠纷,两家互不相让。张家人写信向张英求助,张英回诗一首,寥寥数语,寓意绵长。

△六尺巷口的山石上刻有张英的“让墙诗”。(总台央广记者马喆拍摄)

张家人看到书信后豁然开朗,主动退让三尺,吴家人深受感动,也退让三尺,两家之间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六尺巷”因此得名,也成就了一段礼让和谐的传世佳话。

六尺窄巷,宽和街坊;百米短巷,历史悠长。

今天,在桐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六尺巷”的影子:马路上是写着“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的标牌;街头墙壁上是有关“六尺巷”的漫画;孩子们的书本中写着“六尺巷”的故事……

“六尺巷”中蕴含的“谦和礼让”“和为贵”理念代代相传,滋润着中华儿女的心灵。

“六尺巷”中的“让”与“和”

张耘,张英的十二世孙,出生成长在“六尺巷”旁,现在是六尺巷社区的党总支书记。在20多年的社区工作中,他常用“六尺巷”的典故劝导人,祖先的处世智慧帮助他化解了不少社区矛盾、邻里纠纷。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

△安徽桐城六尺巷。(总台央广记者马喆拍摄)

桐城市人民法院将“六尺巷”精神应用于司法调解之中,运用“听、辨、劝、借、让、和”六步走法则,形成“六尺巷调解法”,其中最深入人心的是“让”与“和”两个字。“让”是方式,“和”是目标。

近年来,桐城市将“六尺巷”精神融入基层治理各领域,充分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创新形成了“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实现从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到有效开展基层治理的转化升级。

2023年全国两会上,以“六尺巷”命名的调解方法,出现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中。

2023年11月,“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入展枫桥经验陈列馆。

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力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有14亿人口,大大小小的事都要打官司,那必然不堪重负”,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2023年9月,在枫桥经验陈列馆重温“枫桥经验”诞生、演进、发展历程时,总书记再次强调,“要走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位于浙江绍兴的枫桥经验陈列馆。(总台央广记者马喆拍摄)

安徽桐城“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辽宁沈阳牡丹社区的“三零”工作法,福建明溪县“侨乡枫桥”解纷工作法,四川成都武侯区的小区物业矛盾“信托制”解纷工作法……各地紧紧依靠群众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一地之计”到“一国之策”,从乡村治理的实践经验到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法宝,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开枝散叶,焕发新的光彩。

监制丨申勇 赵雪花

主笔丨侯艳

记者丨马喆

播讲丨王娴

音频制作丨周天纵

视觉丨陈括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孟祥玉(EN009)

相关内容

5盘大逆转,烂柯杯32强赛...
逆转与命运——2025烂柯杯16强赛的光与影 2025年7月2日,...
2025-07-27 08:37:51
诡异!中超半程冠军为何突然...
北京时间7月26日消息,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18轮比赛展开争夺,...
2025-07-27 08:37:41
原创 ...
在汪峰和森林北前往日本旅游的同一时刻,46岁的章子怡则在社交媒体上...
2025-07-27 08:37:41
原创 ...
说到明朝的历史,除了历代皇帝那些事儿,大家平时谈论最多的可能就是锦...
2025-07-27 08:34:15
聚焦朱子文化周丨纪念朱子诞...
■南平广播电视台:余华尊 ■建瓯融媒 聚焦朱子文化周 今天上午,2...
2025-07-27 08:33:52
原创 ...
1862年,这一年清朝可以说刚刚挺过亡国的危险。在这之前英法联军攻...
2025-07-27 08:33:50
原创 ...
众所周知,日本和我们国家一衣带水,从唐朝到当代一千多年的时间,两个...
2025-07-27 08:33:45
原创 ...
说起清代的翰林院,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清水衙门,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
2025-07-27 08:33:43
原创 ...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臭名昭著的暴君,臂如夏桀,这位夏朝时期的君主在位期...
2025-07-27 08:33:39

热门资讯

刘海龙分享:震旦博物馆佛教造像... 震旦博物馆佛教造像系列三 刘海龙分享 震旦博物馆是一家私人历史文物博物馆。是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在中国第...
原创 汉...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传奇色彩的帝王,他创造了一个“平民百姓也能做皇帝”的神话。 他以前的皇帝,都是出...
原创 应... 众所周知,历史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我国没有)、社会主义社会。而东西方的划...
原创 李... 先说李世民,你想啊李世民小老婆肯定多的是,但最有名的是他的皇后和其中十五个妃子。那么当李世民挂了之后...
原创 历...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同时华夏文明也是世界史上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史籍资料记载的。四大文明古国中,现如今仅仅...
如何被忽视的贺龙,成就了西北战... 贺龙、林彪和刘伯承,都是八路军的主力师师长。在解放战争期间,林彪与刘伯承的威名显赫,但贺龙却显得相对...
原创 清... 在我国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古代,士农工商的等级分层十分明确。商人作为最低端的一级,一向是令人唾弃的。然而...
原创 清... 有人说清朝废除匠籍是坏事,因为明朝就是因为有匠籍才能造好火器,但是匠籍不是只有造火器的工匠还有造房子...
原创 慈...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在史书中留下浓厚笔墨的人物,他们用或雷厉风行、或软硬兼施...
原创 他... 1955年的大授衔一共产生了57位上将,但当时战功和履历符合上将军衔的人远不止这57位,但因为种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