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显德七年,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改元建隆。赵匡胤能称帝,离不开将领的拥护,有一位将领可谓是赵匡胤的救命恩人。与“杯酒释兵权”不同,这位将领被诬陷时,赵匡胤竟然将其赐死,这个人就是张琼。
张琼,大名馆陶(今河北)人,史书称其“仪容俊秀,少有勇力,善射”,后来投到后周赵匡胤麾下,成为一名牙将。显德元年,柴荣继位,对禁军进行了改革,以赵匡胤为殿前都虞侯,把这支部队编练成为自五代以来战斗能力最强的部队。显德三年,柴荣命令赵匡胤率领禁军攻打南唐水兵,就在攻打寿州时,“城上车弩遽发,矢大如椽,琼亟以身蔽太祖,矢中琼股,死而复苏。镞著髀骨,坚不可拔。琼索杯酒满饮,破骨出之,血流数升,神色自若。”
真是一员猛将,张琼是赵匡胤的救命恩人。赵匡胤称帝后,因张琼有舍命救主,被封为典禁军,累迁内外马步军都军头、领爱州刺史。张琼在这个位置上没干多久,恰逢赵匡胤弟弟赵光义从殿前都虞侯调任开封府尹,张琼代为都虞侯之职,后迁嘉州防御使。
张琼性格耿直,没有心机,脾气火爆的他经常得罪人。当时军校史史珪和石汉卿两人,由于善于投机,得到了赵匡胤的赏识。对此,张琼对两人很有成见,经常辱骂两人。常言道,不怕得罪君子,就怕得罪小人。史珪和石汉卿就是小人,两人诬告张琼,“养部曲百余人,自作威福,禁旅畏惧。且巫毁皇弟光义为殿前都虞候时事。”
这明显是诬陷,赵匡胤当面质问,张琼拒不认罪。《宋史》中记载了这样悲情的一幕,“琼不伏,太祖怒,令击之。汉卿即奋铁挝乱下,气垂绝,曳出,遂下御史案鞫之。”眼看张琼不愿服罪,赵匡胤将其送交御史审问。张琼是个宁死不屈的将领,深知自己难逃一死后,在被押着来到明德门时,他解下了腰上系着的腰带,托人转交给母亲。
怎么处理张琼呢?赵匡胤给出了答案,两个字,“赐死”。张琼被杀后,赵匡胤在抄家时发现张琼家中一贫如洗。赵匡胤怒斥石汉卿,“汝言琼有仆百人,今何在?”狡猾的石汉卿回答,“琼所养者一敌百耳。”可能想到张琼当年替自己挡箭矢,赵匡胤“感后悔,遂下旨优恤其家。”
参考资料:《宋史·太祖本纪》、《宋史·张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