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最后皇帝溥仪在三岁的时候就应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是三岁的溥仪根本不知道这个皇位的责任是什么,所以宫里的政务,一直是辅政的大臣在管理宫中的事物,而溥仪就像宫里的一件装饰品,没有他不行,但是却又是没有什么用处。
每天十分的枯燥,只能不断地读书,还有就是和太监宫女们玩。虽然登基三年溥仪就被逼下台,但是北洋政府还算好一点,让溥仪待在皇宫内,让溥仪还仍然在皇宫中生活。
这期间,溥仪和自己的太监们一起有过很多的故事。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长春有一位老人带了一个宝物来鉴宝,他说这个东西是清朝皇帝给他父亲的宝贝。
老人说他的的父亲是一个太监,确切的说他的父亲是养父,曾经是末代皇帝溥仪身边的太监,后来养父去世,把这件宝物传给了他。
这件宝物到底是什么呢?原来是一只毛笔,笔杆有玉制成,通体晶莹十分的精美。老人说,养父告诉他,这支笔曾经是溥仪御用的一支毛笔。
自己的养父曾经和溥仪的关系很好,有一次养父和溥仪在一起游戏,溥仪很是得意,于是就把自己经常用的一支毛笔给了他。作为太监的养父也是十分的珍惜,一支妥善的保管着这支笔,直到自己去世。
后来,军阀冯玉祥去北京,把溥仪赶出了宫。皇帝身边的这些侍从们也就失去了工作,怕军阀杀掉他们,就逃亡去了各地躲藏。老人的养父逃到了长春,一位自己没有能力去生育子嗣,就收养了老人。
据老人说,自己小时候过得很好,因为养父在从北京逃出来的时候,带了很多的宫里的物件,用这些东西来换钱,能换到很多的钱。
但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的太久,当时军阀根据,战争不断,土匪也是非常的多,养父家里面就曾经遭遇过土匪的抢劫,最后宝物都别土匪洗劫空了,仅仅剩下了这只玉做的毛笔,还有其他的几件宝物。
养父死后,便把家当都给了他,但老人根本不懂得它的价值,所以把其他的几件宝物都换钱了。
最后家里还是很穷,只剩下这支笔了,所以老人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专家给这只毛笔做个鉴定,看看他值多少钱。没想到的是,这支笔竟然真的是皇帝专用的毛笔。
专家从笔杆上刻有“浩然朱笔”字样,得出了结论,这是一支溥仪专用的毛笔,因为溥仪的号就是浩然。专家鉴定后,得知毛笔的来历,也是十分兴奋,毕竟这样的物品是极具历史及收藏价值的。
最后,文物专家在老人的请求下,对这支御笔做出了价格评估,其价值竟然高达九十万,老人靠着这支笔解决了生活经济问题,最后笔也是流入了古玩市场,不知道别那位名家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