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梁启超与胡适同患肾病,一个被西医治坏一个被中医治好,都不肯说
创始人
2025-07-22 06:33:28
0

民国时期,恰是西医进入中国的时期。

那时的西医还不成熟,中医也有许多迷信的成分。为了引进西医,为了让人们接受西医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病手段,民国才子们做了很多努力。

比如梁启超和胡适,都患了肾病,一个因为西医丢了命,一个被中医治好,可是,他们都不肯说。

一、同患肾病,不同命运

梁启超和胡适,都患过肾病,但命运却不相同。

1920年代,梁启超因病住进了协和医院。当时他身患肾病,且接受了西医的治疗方案,即切除病变肾脏。

那时,西医才刚刚传入中国,也没有现代这样发达,手术麻醉和术后感染的风险还很大。

梁启超的病,并非非死不可,但当时的老百姓,在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之下,对洋人畏惧,对西医畏惧。或许,他是为了推广西医,为了民族大义,毅然决然选择了手术。

只是很可惜,这次手术出现了意外。

当时的主刀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中,将梁启超健康的肾脏切了下来,却留下了病变的肾脏。

这件事,发生在任何人的身上,或许都难以接受。但梁启超接受了,不仅如此,他还不允许家人和医生发生冲突,甚至不允许家人外出传播这件事。

那时候的西医,才刚刚进入中国,这件事若是传开来,或许,中国将再无西医的立足之地。

医疗,本身就充满了意外,梁启超接受这种意外,也安静地迎接自己的死亡。

梁启超死后,他的家人尊重他的遗愿,并没有宣传这件事,更没有因此找医生的麻烦。直到很久以后,这件事才被披露出来。

和梁启超一样,胡适也患上了肾病,不过他的情况和梁启超并不相同,他无需接受手术,但西医对此也束手无策。

后来,胡适找到当时上海著名的中医陆仲安,求了几副药,没想到治好了自己的病。当然,求医过程并非如此顺利,只是如今回顾起来,错以为很轻松罢了。

被中医治好,按照道理,应该对中医很憧憬才对,可胡适却对这件事讳莫如深。

二、中西医之争,背后藏深意

中医如今岌岌可危,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所以现在的人,无法理解梁启超和胡适对中医讳莫如深的态度。

但在民国时代,岌岌可危的不是中医,而是西医。

那时的中西医之争,实则也是不变和变化之争。

那时国弱,梁启超和胡适,都是见过世面的人,见过外面世界的强大,也痛心国内的落后。他们在寻找一条可以救国的路。

这种寻找,坎坷艰难,也会犯错,却不得不承认,两人对推广西医的贡献,也是很大的。

胡适被中医治好,他不敢说,因为他的病,西医束手无策。西医束手无策,便是科学束手无策。

那时国弱,国内在寻找希望的路上,满眼皆是黑暗。

或许,胡适和梁启超,都将西医看成了一种希望,看成了当时黑暗中岌岌可危的火苗,所以才致力于推广西医。

胡适的肾病是被中医治好的,这件事,他最开始写在日记里,随着阅历增加,便越来越含糊其辞,不肯痛快承认,也没有将文章收入《胡适文存》。

胡适先生的门徒门徒罗尔纲先生,一直想不通,为何痛恨说假话的胡适,非要在这件事上自己说谎。

他不懂,但是同为中国人,读到近代史时的那种屈辱印刻在心头时,或许也能理解胡适当年的选择。

三、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如今的中国,已经不是当年的中国;如今的中医,依然散发预热。

中西医之争,早在民国时期便出现了,但还是张文宏医生说得好,管你中医还是西医,能治好病就是好医。

中国人最幸福的,是我们拥有两种医疗体系可以救命。

普通人,无需关注中西医之争,只需要知道,能够治病的,就是好医。

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存在本身的缺陷,就如同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一样,也不会有完美的医学。

梁启超被西医治坏了,不肯声张,为的,便是日后的中国人,可以享受西医的优势;胡适被中医治好了,不肯声张,同样是害怕当时的局势,开始重回传统,放弃变革,也放弃变强。

?

但如今,这个时代不一样了。

我们国家强大了,我们便可以大方承认西医的好,用平等的态度来审视它;我们强大了,也可以大方承认中医的优点,用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态度来继承它。

中华民族,是唯一绵延五千年,没有出现文化断层的民族。

我们,无需唯西方是从,也无需自惭形愧。

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相关内容

原创 ...
李元霸太厉害了,尤其是在《说唐》中,他是没有敌手的。自从他在晋阳宫...
2025-07-22 04:33:29
原创 ...
作为历史上元末明初数一数二的猛将,常遇春在单老经典之作《明英烈》中...
2025-07-22 04:33:21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多维度解析 在中国丰富的历史长河中,元...
2025-07-22 04:33:07
原创 ...
在那遥远的大清王朝,紫禁城内的故事如同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在这金碧...
2025-07-22 04:33:01
澎湃气候国际论坛探讨南南合...
9月22日,第79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召开。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
2025-07-22 04:33:00
原创 ...
明末时期,天下大乱,此时的明朝已经是风雨飘摇,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这...
2025-07-22 04:32:58
原创 ...
赵云是一位低调严谨的战将,面对刘备也只会有服从与谨慎,但是在绵竹城...
2025-07-22 04:32:57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1945年4月,德国法西斯已经到了穷途末路,苏军节节胜利,把战线推到了柏林外围。但此时的希特勒仍然歇...
原创 溥... 溥仪与李淑贤 1912年,随着清王朝的倒台,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也退下皇位,开始了普通人的生活。 虽...
原创 革... 革命时期延安十大美女:时代背景下的巾帼传奇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时期,延安作为红色圣地,不仅见证了无数...
原创 小... 1971年夏天一个晴朗的下午,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一座墓碑前,一个身穿绿色军装的年轻人在雨中笔挺地...
大明开国第一功臣:运筹帷幄,决... 公元1370年,明太祖大封功臣,封赏与他一起征战天下的有功之臣,其中一共拟定了六位公爵,而李善长则位...
原创 周... 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做出贡献的人有很多,除了我们熟知的那些革命战士们、优秀领导人之外,还有许多站在优...
原创 李... 李世民军事才华出众,他既有勇气又有胆量。唐朝建立后的几年里,他率领军队在西方讨伐,在南方进攻,在北方...
原创 蒙... 十六世纪初期,帖木儿后裔巴布尔趁印度德里苏丹国内乱分裂之际,从阿富汗南下入侵印度,攻占德里,开创了蒙...
原创 大... 1955年评出的开国大将中,排在榜首的是闻名遐迩的粟司令。毫无疑问,他是10位大将里面战功战绩最突出...
大清王朝灭亡后,残留的清军去哪... 世人皆知清朝灭亡于1912年,可曾想到在那之后还有一支清军存在于世?这支神秘的部队,既不效忠于新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