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评出的开国大将中,排在榜首的是闻名遐迩的粟司令。毫无疑问,他是10位大将里面战功战绩最突出的,不过论个人资历和声望,排名第一的恐怕就不是粟司令了。大将里面,公认资历最老的一位是德高望重的张云逸将军,这一点就如同粟司令的战功一样,没有争议。
由于年龄大(1892年生人)且体弱多病,张云逸将军并不像多数开国大将那样,在建国之后担任显赫的党政军职务。事实上1952年他就因病辞去了所有实职,在家中处于半退休状态,妻子韩碧对他进行精心照料。而其他开国大将,此时都在军中位置显赫,粟司令不久后还当上了三军总长,谭政、罗瑞卿等人在五十年代后期成为了副国级的领导干部,黄克诚也当过总参谋长,萧劲光则长期担任海军司令。相对而言,张云逸大将低调得多,以至于不太了解近代史的朋友,误认为他在大将里面存在感不高。
张云逸大将人品厚重,军中生涯中经历的事情太多,他和邓公一起发动百色起义,建立起红七军,是我军名副其实的建军元勋之一。而且像他这样全程参加过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护国运动、北伐战争,以及我军三个主要历史发展阶段的将领,在开国将帅里面凤毛麟角。张云逸在国共两军中都有很高的声望,1965年李宗仁回大陆后,曾专门到张云逸家中看望这位老友。世事洞明的张云逸虽然早早退出了一线工作,但对老战友、老部下们仍然十分关心。在建国之后的一些时期,他对于不少将领都有过保护和贴心关怀的举动,令人感叹。
六十年代,同为开国大将的徐海东因为红军时期贡献卓著,尤其被主席称赞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之人”,遭到了一些人的猜忌,为此专门罗织罪名,批判攻击他。诬陷徐海东的人来到已经半退休的张云逸家中,希望他能够提供材料一起批判徐海东。张云逸资格老,他的话是非常有分量的,而且在之前也曾收到过不少所谓的“检举材料”。但张云逸不光拒不提供诬陷材料,反而怒斥来人:你们在放屁!堵得对方哑口无言,他们在张云逸这里讨不到任何好处,又不敢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将军做什么,只好悻悻而归。
张云逸明辨是非,用这种方式保护了徐海东大将。不过徐海东的身体状况比张云逸还要差,战争年代曾受过重伤,在1970年便不幸早逝了。除了保护徐海东之外,像余秋里、张爱萍等功勋卓著的开国将领,也都曾经因为不同的原因受到过打压。而张老对待这些同志们的态度,从来也没有因为对方的处境而有丝毫改变。张云逸甚至拖着自己的病老之躯,专程到医院和对方家中亲切慰问关怀他们。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这其实是很难做到的,由此可见张云逸大将的磊落作风和宽广胸怀,是非曲直分得很清。
张云逸担任广西军区司令员期间,手下的第一副司令是四野猛将黄永胜,黄永胜曾对张云逸毕恭毕敬。后来黄永胜出任总参谋长期间,态度变得十分傲慢,对开国大将张云逸也不客气。下级到家中汇报工作,黄永胜甚至连水都不让人喝,有的时候也不让对方坐下。而与之相反,张云逸年龄、资历都要比黄永胜老得多,每当有维修工、医护人员来家中服务时,他都主动嘘寒问暖,亲自给工人们倒茶递烟,完全不像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大将,他是真正的人民公仆。
而在七十年代黄永胜出问题被抓捕后,张云逸也没有对此评论什么。对于这位对自己态度傲慢的后生,他也是持宽容态度,没有落井下石。事实上在建国后,夫人韩霞为了照顾张云逸的身体和情绪,把很多事情都对他进行了善意的隐瞒。如果张云逸知道得更多,他还会想方设法保护更多同志、教育感化一些干部。这位为国为民操劳一生的老将军,1974年终于因为病情恶化,在北京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