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上元末明初数一数二的猛将,常遇春在单老经典之作《明英烈》中亦有上佳表现,马踏武科场、枪挑贡院墙、力托千斤闸、枪挑铁滑车……几乎所有演义评书中顶级猛将做过的事他都经历了一遍,故而截止到朱元璋攻破金陵,常六爷都是书中武将天花板般的存在。
可惜单老的评书向来讲究“长江水后浪推前浪,尘世间一辈新人换旧人”,于是乎曾经天下无双的“怀远黑太岁”最终败给了时间与剧情,成了被后起之秀们拍死在沙滩上的“长江前浪”。
那么,截止到《明英烈》结束(不包括《燕王扫北》),不论剑侠只说战将,有哪些后起之秀武艺在常遇春之上呢?下面就为大家逐一说明。
第八位:大元副先锋虎印
随着义军越来越多,昏庸的元顺帝也发现了江山岌岌可危,于是召集三川六国九沟十八寨的英雄豪杰,进行了以筛选良将为目的的武科举,其中元朝大王殿下胡尔卡金(元顺帝的大哥)的次子虎印成为探花,受任平叛前部正印副先锋。
虎印使一杆禹王金槊,按照设定武艺和哥哥伯仲之间,力大无穷,实力比常茂不遑多让,同时击败过以力见长的野人熊胡强,不过整体战绩不如哥哥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虎印在书中经历过一次“死而复生”,也就是说战死了两次,这在单老的书中不算稀罕事。第一次是双王兴隆会上被徐方的飞镖射中眼睛,慌乱下用拳头去砸,结果直接砸进脑子里;一次是在两军阵与青年剑侠朱永杰交战,被其从背后摘了脑袋。
第七位:大元先锋官虎牙
虎牙是虎印的大哥,元朝大比武的榜眼,也使禹王金槊,同样神力惊人,武艺与弟弟伯仲之间,不过战绩要相对好一些,常遇春就是败在其手以致跌落神坛。
当时元军来犯,常遇春率军抵御,结果被虎牙震得抱鞍吐血,只得请援。另外,虎牙在兴隆山曾大战常茂,两人约定比试力量,结果常茂在耍诈的情况下最终也只拼得平手,二人在巨力的反弹下双双昏厥。可见若单论力量,虎牙隐隐还在常茂之上。
在硬实力伯仲之间的情况下,书中怕是没人能胜过常茂,毕竟这小子不仅武艺好,脑子更是灵光。最终虎牙二度会战常茂,结果中了算计,被“龟背五爪金龙抓”抓住天灵盖,拖下坐骑,飞马狂奔了好几圈后,红的白地流了一地,死得不能再死了。
第六位:蓝面瘟神花刀将于皋
于皋是“赛展雄”于金标之子,于金标是早期少有能与常遇春一较长短的上将,同时在兵法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只因不满朱元璋太过礼遇徐达,所以一直别别扭扭,最终与徐达赌斗,不料却因没能击破元朝太师脱脱所部羞愤自尽。
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于皋天赋异禀,练就了一身极为高强的武艺,不过由于由表大爷丁普郎抚养长大,而丁普郎又给于皋时常灌输些负面思想,使得于皋很长一段时间都将徐达乃至明营众将视作杀父仇人,曾经还发生过刀砍徐达的事。尽管后来误会解除,但于皋受长年影响,性格很难改变,所以依旧比较另类。
就武艺而言,于皋不逊色于常茂,只是脑筋没有那么活络,而且每次遇见强敌,常茂采用车轮战时,都由于皋压轴(压轴是倒数第二个出场,不是多数人理解的最后一位,而且轴是四声),待对方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常茂再压台出场。故而在声威上于皋不如常茂,实则无论是怎样的强敌,只要不用特殊手段,于皋从来没败过。
第五位:金镋无敌将吕具
张士诚麾下首席大将,人设上有些接近《隋唐演义》里的宇文成都,使一杆一百五十多斤的凤翅镏金镋,义军汇聚九江时力压天下豪杰,大尧王刘福生特意命人打造了一面金牌,上刻“无敌大将军”。
吕具配得起这份赞誉,力量可能还大过虎牙,首战常茂时,雌雄眼又是车轮战,又是虚虚实实,结果最终还是只拼了个双双昏厥的结果。
不过强悍的实力并未让他的不败金身保持住,二度对战常茂时被其用龟背五爪金龙抓生擒,并以其为筹码换回了被俘的明军将领。到了第三次交战,吕具全神贯注的留意常茂的暗器,结果还是没防住,被拖下战马,印象中似乎是胡大海趁机赶上结果了吕具,只是时间久远,不知有没有记错。
第四位:银戟太岁高彦平
高彦平出场在后期,与常茂一样师承“长臂飘然叟”左梦雄,使一杆画杆描金戟(不知道为啥叫银戟太岁,后来貌似改成方天画戟和亮银盘龙戟了),是大明开国后首次科举的武状元,因而被马皇后收入麾下,成为“韩马两党”残害功臣的帮凶,加为“镇国大将军”。
单老向来对于新出世的英雄捧得都比较高,高彦平就是个典型例子,与常茂酣战百合不分胜负,连田再标甚至都参与了车轮战。当然了,风水轮流转,在《燕王扫北》时已是“旧人”的高彦平成为新出世的常兴的背景,被冷箭射中。
第三位:四宝大将脱金龙
脱脱之子,父亲死后继承其衣钵,肩负起重振大元声威的重任,是元朝武科举的状元,受任兵马大元帅,首战就连杀明军宿将“铁枪将”赵玉、“飞刀大将”焦挺、“绿袍国公”向文忠,并与常茂激战过百合不分胜负。值得一提的是,常茂战脱金龙时没有使用暗器,也让其成为鲜有不曾在常茂手中吃亏的同级战将。
不过有两个关于脱金龙的细节值得一提,首先在有的版本中脱金龙大战常茂后心中暗想若是再斗个二三十合恐怕自己就有落败的可能,说明在他的自我定位要略逊于常茂;其次印象中《明英烈》结束时脱金龙应该是战死了,但是到了《燕王扫北》再度出场,如果记得没错,那么脱金龙也是这部书中“死而复生”的人物。
第二位:花枪太保田再标
田再标的老师是枪术大家周师傅(主要我忘记叫什么名了),厉害归厉害,但是不用说张三丰、左梦雄,就是张天杰、四侠等人也不是这位周师傅能够相提并论的,也就是说论师承,田再标不如常茂、朱沐英等很多人。不过他对枪术有着不同寻常的天赋,二十出头就青出于蓝,纵观全书称得上这一领域的第二高手。
之所以田再标在同级八员战将中排名较为靠前,是因为他是唯一一位常茂用尽所有手段都奈何不得的人物。出世时单骑阻拦朱元璋大军,车轮战连续击败丁世英、武家兄弟等数人,酣战于皋五十合,而后又大战常茂百余合依然不落下风。而当常茂感到难以取胜,动用百试百灵的“龟背五爪金龙抓”时,依旧被同样有“撒手锏”的田再标用“八宝电光锤”接下。最后朱元璋实在忍不住,怕这样的人才跑了,索性命众将一拥而上,这才将田再标擒获。
尽管后来田再标有闯营盘为常遇春送信、忽悠张天杰、卧底元朝盗马等表现,但论及笔墨远不如常茂多,战绩也相对少一些,故而屈居次席。
第一位:雌雄眼常茂
客观讲,如果论硬实力,上述七将哪个比之常茂似乎都不逊色,比试气力耍诈没赢吕具和虎牙,车轮战也没赢高彦平、脱金龙、田再标,若是在别的书中做武评,常茂整不好得排到八将的最末去。但是《明英烈》不同,常茂在同级将领中几乎是书友们公认的第一,一来他的战绩太过丰富;二来的确出彩;三来在比斗中能最大化利用精明的头脑,还能一心二用想算计人的鬼点子;四来大概是主角光环作祟。
论起来,常茂和刚才提到的高彦平师出同门,自幼得左梦雄教导,一杆禹王神槊使得出神入化,更兼气力过人,属于力量与技术兼备。不过大概单老到后面忘记了常茂师承左梦雄的设定,在收服高彦平,老剑客出场时,不仅没提二人之间的师徒关系,常茂还一口一个“老人家”,非常客气。
就这部书而言,常茂不仅诠释了“虎父无犬子”,更是充分展现了何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过历史上的常茂却恰恰相反,将二世祖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当然了,评书和历史本就是两回事,特别是单老的这部书,除了部分人物名字相同,完全就是架空历史的新创作,连著名的贤后马皇后都被改成了大反派(这段是纯粹吐槽,其他人的改动都不觉得如何,马皇后实在有些让人意难平)。
最后提一位书中凌驾所有武将的高手——金眼雕岳伦,唯一一位以战将武艺路数晋入剑侠档次的人物(书中剑侠的实力明显强于战将,属于另一种境界),不过他并非后起之秀,年纪别说常遇春,就是武殿章也未必比他大,所以不在今天“后起之秀”的讨论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