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附属国,请求改名不料皇帝大怒,把国名倒过来并沿用至今
自古以来中原地区,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文明便在此地兴起,而后每一个时代,都在此地建立了强大的政权。不管朝代如何更替,在皇朝未曾腐败之前,每个朝代都能威加海外,让万国俯首称臣。
当然,其中主要因素之一,便是我国国土面积广阔,物资丰饶能养育更多的人口,有成为大国的基础。有了足够的人口,便能更好地碰撞出文明的火花。
所以一直以来,古代皇朝都是世界大国,有强大的军队镇守边疆,让周边小国不敢放肆,而这些小国也害怕受到征伐,为了搞好相方关系,便主动请求成为附属国。
比如——曾经的高句丽(韩国)、倭国(日本)等国家,
这些国家为了表示对宗主国的敬畏,都会称呼中原皇朝为天朝,并且每年都需派遣使者前往天朝纳贡。
还有一点是,这些附属国虽然有自主权,但是国王新旧交替时,需告知天朝皇帝,得到认可并把册封文书下达,才算真正的国王。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藩属国,每年都会朝贡大量贵重物资,
但是天朝作为大国,又是礼仪之邦为显示风度,一般都会赏赐大量钱财
,和中原特产给以藩属国,因此当年这些附属国朝贡,不仅不会会亏本,还能大赚一笔。
因为在封建统治时代,以儒学治国为主,读书人都看重面子,为了不让小国小看,在回礼上都是翻几倍给的,所以在小国看来,
就是——冤大头。
但是天长日久,不仅皇朝有强盛衰落,人的心思也会变化
,尤其附属国掌权者,在新旧交替中总会产生几个野心家,因为觊觎天朝的富有,动了不该动的歪心思。
例如,至秦朝起,就是中原皇朝的藩属国——安南。
南安曾经国名交趾国,经过千年到了南宋时期,宋孝宗改其名为安南,然后沿用到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皇朝
清朝
。
说到清朝有这么一个故事,当时
安南
国有两个派系,
黎维棋和阮福映是两大派系的领导者
,两人都想做安南国王,在向清朝朝贡时,都向清廷皇帝提议册封自己为国王,后来清廷选择的是黎维棋。
但阮福映在安南内部更有威望,导致矛盾更加激烈,最终撕破脸皮搞起了分裂。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正统的黎维棋失败了。
反而是阮福映成了胜利者,这出乎清廷的预料
,但是清朝并不介意谁当安南国王。阮福映夺权后,就向清朝的嘉庆帝请求册封,嘉庆帝并不将小国放在眼里,只要藩属国能规矩照旧遵守。
因此便要再下旨册封,正在此时安南国方面提出一个建议,意思很简单就是把国名安南改为南越,不料嘉庆帝听后大怒道
:“何得遽称‘南越’?”
说的是,好大的狗胆,何来的自信敢称南越?
按历史,南越曾经囊括了两广、海南、安南北部地区,可想而知地域有多广大
,嘉庆帝认为这阮福映是狼子野心,把这些地盘视为囊中之物,并成为大国。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嘉庆帝当然不愿意,旁边建立起强大的政权。原本安南这国名,就说明了,要让这个国家在南方安分守己。
现在突然改名——南越,嘉庆帝越想越觉得有问题,并觉得有可能觊觎,中原的肥沃土地,导致嘉庆帝不但不同意,还把名字倒过来,因此有了如今的——越南。
意思不言而喻,有多远滚多远,嘉庆帝应当是这样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