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比较罕见的珍贵老照片,是在淮海战役爆发时留下的。照片中的三人,都是当时淮海战役的主要指挥官之一。
左边的是粟裕将军,时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是淮海战役的核心指挥官。伟大的毛主席在淮海战役结束后,对参加淮海战役的将领进行了战功评估,说粟裕同志立第一功。
右边的是刘伯承,时任中原野战军的司令员,也是淮海战役的核心指挥官之一。曾指挥中原野战军,将蒋介石最精锐的第12兵团消灭。此举,为促进淮海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站在C位的是邓政委,时任中原野战军的政委,与刘伯承是搭档。有人说:邓政委是淮海战役的最高指挥官。
可见,粟裕与刘伯承,还有邓政委都是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中最优秀的军政主官。而且,他们的职位都不低,是属于野战军级别的将领,同时还是革命战争史上,最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名将。
为革命事业,以及新中国的成立立下赫赫战功的粟裕,在新中国成立后,是获得了共和国的大将军衔。
其实,按照粟裕将军的军功,以及对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他完全达到了授予元帅的标准。
不过,在第三野战军,他始终是任职副司令员,而作为司令员的陈老总,曾经是红四军四巨头之一,按照资历,他比粟裕更有资格当选元帅。
既然,陈老总作为三野的代表当选元帅军衔,那么粟裕将军肯定就要降一级。加上粟裕将军他本人也是一位十分低调的人,曾两次主动让贤。军衔高低,对于他来说并不是很重要,但他一定是一位非常痴迷于军事的开国名将,平生最喜欢的三样东西是地图,枪,指南针。
刘伯承是第二野战军的司令员,他在新中国成立后,投入我国的教育事业,创办南京军事学院,同时兼任军委副主席一职。1955年,刘伯承被授予了元帅军衔,排名第四。
虽然,站在C位的邓政委,在1955年,没有在部队中任职,从而错失元帅军衔。不过,他在其它领域发展的非常好,成为建设大军的骨干,还是最先成为正国级的野战军政委。
要知道,邓政委的老搭档刘伯承在建国后,是属于副国级的开国元帅,加上他投入教育事业,基本上远离了最高的核心圈子。邓政委就不一样,代理总参谋长,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成为第二代领导班子的核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