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班 赵柏峰 忻州市北方初级中学校
《诗经·大雅·灵台》
王在灵囿 麀鹿攸伏
麀鹿濯濯 白鸟翯翯
王在灵沼 於牣鱼跃
俗话说的好,“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陕西”,山西不仅地上不可移动文物居多,地下珍宝也是非常丰富,山西博物馆基本陈列包括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翰墨丹青,土木华章,瓷苑艺葩,山川精英,方圆世界,共12个展厅。现在有几个经过展陈改造后已经开放,其中晋国霸业,含宝量最多有三件禁止出国,就让我们走进晋国霸业一览展品风采。
鸟尊
晋国霸业展厅里面晋侯鸟尊、组玉佩、晋侯稣钟,三件珍宝压阵,不过晋侯鸟尊经常出差,在河南、北京都见到过鸟尊,鸟尊也是晋博的明星文物,想拍到一张没有人的照片需要运气。
西周晋侯鸟尊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早,出土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的天马——许村郡文化遗址中的晋侯墓,该鸟尊现收藏于山西省博物馆,被誉为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晋候鸟尊出土于山西少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4号墓,是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2013年入选国家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名录,是中国青铜艺术宝库中的珍品。鸟是生命和重生的象征,禹征三苗、玄鸟生商和凤鸣岐山的传说至今仍在流传。
晋姜簋
敞口束颈,直壁鼓腹,圈足。腹部饰上下交错的三角形曲折纹。晋姜簋的形制、纹饰均为青铜簋中罕见,具有早期晋国青铜文化的独特风格。器内底铸有铭文"晋姜乍宝簋"。该墓墓主是9号墓墓主晋侯的夫人,当是姜姓国之女嫁到晋国后所作之簋。
晋侯温鼎
口沿下有一周3组相对的回首龙纹,这是西周穆、恭时期较流行的一种龙纹形式,与该墓的时代也是相符的。器腹内壁铸有铭文5字,记晋侯作此鼎。从其形制看,它应该是一件可以在托盘中加炭加温的温鼎,托盘中的镂孔用于通风、去灰。根据现有考古资料,温鼎最早出现在商代晚期,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出土一件方鼎,器腹分为两层,下层有一扇可以翻启的小门,应该是最早的温鼎。西周早期以后,温鼎出土稍多,但扁足温鼎的器腹,一般是浅腹圜底的式样,晋侯墓出土的这件温鼎器腹较深,是扁足温鼎中的一种新式样---晋侯鼎
西周中期, 1992年山西曲沃县曲村镇北赵村晋侯墓地13号墓出土, 通高23.7、口径16.4厘米。 此系温鼎,口微敛,窄沿方唇,一对附耳,腹部下垂,下承三条卷尾鸟形扁足,扁足间连铸有圆形托盘,盘底有三个十字镂孔,口下饰回首垂冠尾下卷的夔纹。
虢季子白盘
虢季子白盘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商周时期盛水器,晚清时期出土于宝鸡,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镇馆之宝。盘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为圆角长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四壁各有两只衔环兽首耳,口沿饰一圈窃曲纹,下为波带纹。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
青铜
西周青铜艺术的杰作,更是见证大过沧桑的国之瑰宝。他曾陪着第一代晋候燮父长眠地下3000年,目睹了一场又一场的盛大王室祭祀,也见证了一个个新生国家欣欣向荣的气象。如今,他静静的伫立在展架上方,等着你我他来一场跨越千年的深情对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