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蒋介石在台湾逝世后,为何没传位其子蒋经国,而是选择严家淦?
创始人
2025-07-14 03:03:08
0

国民党在台湾统治的时期,被笼统地称为“两蒋时代”,然而奇怪的是,蒋介石逝世后却没有安排蒋经国直接接班,而是推荐名不见经传的严家淦出任。

三年以后由严家淦带头提名蒋经国为下一届候选人,这才将国民党的最高权力交到了蒋经国手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国民党的内部问题,和严家淦、蒋经国的个人资历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国民党组织复杂

众所周知,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是在孙中山的倡议下,由兴中会、华兴会等多个会党联合而成的,组织非常松散。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愤而重新组织了中华革命党,却适得其反,引起进一步的分裂。国共第一次合作时,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情况有了很大改观。

然而好景不长,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国共关系破裂,其实这对国民党自身的伤害更大。

一方面是国民党的基层组织被自己人干掉;另一方面原先党内的各路实力派在失去孙中山这一核心后,各自为政,造成国民党内部山头林立内耗不断的结果。

因此蒋介石的专权并不是靠自己的个人魅力和权威,而是靠拉一派打一派搞平衡术来实现的。

毛主席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蒋“民主无量,独裁无胆”,这是国民党内部的固有缺陷决定的,因此在解放战争中,我党我军顺应民心英勇善战固然是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国民党的组织涣散也是一记神助攻。

败退到台湾后,各系新军阀的势力是没有了,但蒋介石仍然要靠嫡系来维持政权,就不得不回应他们的利益诉求。

一个最基本的法理问题是,国民党奉行的是“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不是封建国家,让蒋经国接班在法理上是讲不通的。

这就需要用一些手段作为过渡,就像新加坡,李光耀退休后也要先扶持吴作栋,再由吴作栋传给李显龙,道理是一样的。

蒋经国资历不足

其实如果蒋经国各方面条件过硬的话,直接接班也未尝不可,而现实恰恰是,他的资历很成问题。

国共第一次合作是在苏联协助下实现的,国民党与苏联之间也有一段蜜月期。

1925年,蒋经国到达苏联,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深受红色思想影响,在当年年底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蒋经国在听说“四一二政变”发生后,发表声明指责其父蒋介石倒行逆施。

有人怀疑他是为了自身安全说了违心的话,但是从后来回国后,蒋介石强令他补习传统儒家文化和“三民主义”思想来看,年轻时的蒋经国是真的相信共产主义。

他在声明中宣布与蒋介石断绝父子关系,甚至当众高呼:

“打倒蒋介石!”

因为坚定的政治立场,中山大学保送他进入列宁格勒军政大学深造,还在1929年正式加入苏联共产党。

1930年,蒋经国要求回国,但因为特殊的身份没有被批准,他就从基层做起,当过火车站搬运工、金矿矿工,通过自己的学习进步,进入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工作,从工人一路做到工程师、副厂长,可以说是又红又专。

他起了个苏联名字“尼古拉”,还娶了苏联姑娘费娜,俨然成为一个标准的苏联公民。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苏联为了争取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共同组建反法西斯阵营,批准蒋经国携全家回国。

蒋介石随即对蒋经国进行“洗脑”,让他脱离苏共,加入国民党。所以蒋经国虽然是蒋介石的亲儿子,却是苏共的老党员和国民党新党员,履历有“污点”,资历非常浅。

抗战期间,他只能在地方上工作,担任江西省政府保安处副处长、督练处处长、江西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赣州专员公署专员兼赣州区保安司令、防空司令等职务。

期间也没有取得太大的功绩,纯粹是熬资历。

1944年抗战已近尾声,蒋经国才调到国民党中央,任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校教育长。

蒋介石对他的升迁也是操碎了心,让他跟着宋子文赴莫斯科,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抗战胜利后,又让他出任东北行营特派员,到东北与苏联红军代表协商撤军和交接事宜。

这对蒋经国来说是轻车熟路,出色地完成任务后,被增补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进入权力核心。

而且蒋经国进入权力核心后的第一次亮相还以失败告终。

1948年,随着国民党在军事上的接连失利,出现经济紊乱通货膨胀,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整顿经济秩序。蒋经国自告奋勇,到全国的经济中心上海,信心慢慢地表示要“打老虎”。

结果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趁机囤积居奇,大搞黑市交易,蒋经国查封了一批公司,结果触犯到孔家的大公子孔令侃,宋美龄出面干预,气得蒋经国一走了之,打虎行动也不了了之,还得罪了一大帮人。

因此败退台湾后,蒋介石几乎需要从零做起,把蒋经国扶上马背。

严家淦是最好的过渡人选

蒋介石如果直接出面,将蒋经国安排到重要位置上,吃相未免太过难看,这就需要一个代理人,严家淦便进入了他的视野。

严家淦,江苏吴县人,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陆续在铁路、建设、财政等部门任职,与国民党各派系没有任何瓜葛,是个标准的技术官僚。

抗战胜利以后,他出任台湾公署交通处长、财政处长、台湾银行董事长,并参与台湾“省政府”的筹建工作,算是第一批进入台湾的国民党官员。

在担任台湾“省政府财政厅厅长”期间,他大力整顿经济,重新调整农业税,废止日据时代的各种苛捐杂税,最得意之作是发行新台币,取消大幅贬值的旧台币。

利用当时与西方国家的“盟友”关系,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产业。

可以说,早在蒋经国之前,严家淦就奠定了台湾经济的主基调。

而蒋介石在吸取丢掉大陆政权的教训后,也试图提拔新人,来替换党内元老,比如曾起用同样是技术官僚的吴国桢为“台湾省主席”,为的就是让有实力的元老靠边站,为蒋经国接班铺平道路。

与吴国桢相比,严家淦的性格更加柔顺,一直以来都非常低调,经常对人说要换位思考,退一步海阔天空,更重要的是他对蒋介石无条件服从,用起来顺手。

吴国桢就因为与蒋家父子政见不合,被迫辞职前往美国,还在美国媒体上抨击蒋介石,蒋介石恼羞成怒,开除了吴国桢的党籍,搞得不欢而散。

严家淦再合适不过了,于是蒋介石提拔他做“台湾省主席”,开始主持政务。1963年,他越过一众大佬,成为新任“行政院长”,这是法理上的最高行政长官。

上台还不到一年,严家淦就提名蒋经国出任重要职位,显然是出自蒋介石的授意。

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俞大维心领神会,随即递交辞呈,推荐蒋经国接替自己的位置。

蒋经国短短几天时间就已将军权牢牢把握在手中。

此后严家淦为蒋经国保驾护航的任务逐步展开,1966年,蒋介石提名严家淦兼任“副总统”,蒋经国顺理成章地成为“行政院副院长”。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严家淦这个正职只是个花瓶,实际行使权力的是蒋经国这个“副手”。

1972年,蒋介石垂垂老矣,已经等不及了,在第五届“国民大会”上,严家淦主动请辞“行政院长”。

蒋介石也亲自出马,在“国情咨文”里指出蒋经国历任要职,功绩斐然,尤其在“行政院”工作多年,完全可以胜任“行政院长”的职位。

既然老头子都发话了,蒋经国自然高票当选“行政院长”,离最高权力只有一步之遥。

1975年,蒋介石逝世,严家淦顺位继承“总统”,为了让蒋家人放心,他召开国民党中央会议,将国民党总裁的名头赠送给蒋介石,以后的国民党领导人都改叫主席,蒋经国被推举为国民党主席,是真正的“太子爷”。

严家淦十分清楚自己的地位,充分体现了一个花瓶的自我修养,名义上虽是“总统”,大小一切事务都征求蒋经国的意见,从来不敢独自决定。

1978年,第五届“总统”任期已满,严家淦按既定计划卸任,提名蒋经国为第六届“总统”候选人,正式将总统宝座交了出去。

完成使命后,严家淦挂名闲职,安度晚年,至此蒋氏父子的权力交接圆满结束,既保证了权力世袭,又完全符合法律程序。

参考资料

王鹏华.《台湾激荡七十年》.华文出版社.2016

相关内容

南京图书馆赵瑞蕻杨苡专藏室...
南京图书馆赵瑞蕻杨苡专藏室落成 江南时报讯(记者 钱海盈) 194...
2025-07-14 00:33:41
原创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那个刀光剑影、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
2025-07-14 00:33:28
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
今天,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湖南长沙召开 将...
2025-07-14 00:33:24
原创 ...
在诸葛亮去东吴与孙权商讨联合抗曹的时候,专门提到了自己手中还有一支...
2025-07-14 00:33:09
罕见的三位名将同框合影,左...
这张比较罕见的珍贵老照片,是在淮海战役爆发时留下的。照片中的三人,...
2025-07-14 00:33:09
原创 ...
纵观历史来看,有一些神秘事件的发生,至今依然还是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
2025-07-14 00:33:01
原创 ...
文| 夜谈 编辑| 古往奇事说 毛人凤逃到宝岛后,竟然密谋绑架蒋经...
2025-07-14 00:32:56
原创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内斗。 三国时期,由于内部的激...
2025-07-14 00:32:53
原创 ...
晚清1907年的初秋之际,一位名叫沙畹的法国学家来到清朝进行建筑考...
2025-07-14 00:32:44

热门资讯

原创 世... 导语:历史分为真实的历史和野史,针对部分历史,大家只听说过野史,并且会相信所谓的“真相”。例如杨贵妃...
原创 顺... 说起清朝历史上名气最大、最有成就的皇帝,人们一般都会提到“康乾盛世”,也就是康熙与乾隆两位皇帝。 其...
原创 清...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中说: “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权,这些皆所谓贵...
传真机 | 湖南博物院的辛追夫... 谣 言湖南博物院的辛追夫人曲裾式素纱单衣被盗? 真相:今年是长沙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湖南博物...
原创 慈... 导语:作为晚清最关键的人物,慈禧是众人憎恶的对象。慈禧的所作所为令百姓唾弃,而她也因此处于危险的境地...
陆贾:科学养老第一人之数见不鲜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笔者喜欢法制故事,曾不止一次在热线里听老头老...
原创 朱... 圣旨,在宫廷剧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这东西其实很贵,文物价值也比较高,如今要是谁家收藏了某位皇帝的圣旨...
原创 经... 康熙皇帝一生征战四方,少年擒鳌拜,之后更是平准格尔,收台湾,立下战功无数,是以被封为“千古一帝”。俗...
寻访红城百色 赓续红色血脉 7月18日至7月20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红途百色寻迹”实践队赴广西百色市红色基地寻访红色地标“百...
原创 他... 在新中国的将领中,不少少将在上将和中将之后担任了大军区司令员,像李德生、江拥辉、向守志、张铚秀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