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孩贪玩上龙椅,宋太祖问:天子好当么,多年后一语成谶
创始人
2025-07-12 18:03:30
0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社会,阶级制度极其森严,拥有至高无上地位的皇帝,一言一行中都透漏着威严,因此人们常说:“伴君如伴虎”。

然而有的时候,并不完全是这样,比如在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统治时期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个孩子因为贪玩,无意之间爬上龙椅,所有人都觉得这是杀头的大罪,然而赵匡胤只问了小孩:“天子好当么?”

小孩当场说了四个字,不仅没有被降罪,而且还得到了赵匡胤的赏识。更加让人没有预料到的是,最后这个孩子真的坐上了皇位。

他就是后来的

宋真宗

赵恒。

当初,

他到底说了哪四个字,成功化解了危机?他又是怎么坐上了皇位的?当上皇帝后,他都做了哪些事情?

误坐龙椅,机智化解了危机

俗话说:宁当鸡头,不做凤尾,古代的官场存在各种权力斗争,大部分人都想做掌管权力的第一人。

皇权的诱惑力,几乎没有多少人能够抵挡,为了争夺皇位,经常会发生父子相杀,手足相残的事情,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获得皇位,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不论是有理想抱负,想一展宏图的人,还是贪图享乐和奢靡之风的人,大家都想获得皇权。

但是成为皇帝这件事情不但需要有能力、手段、野心,有时候还得需要一些运气。

宋朝开国皇帝

赵匡胤

登上帝位,就有一些运气的成分。作为

后周大将军,他通过“陈桥兵变”,一夜之间黄袍加身,被诸多将士拥立为皇帝,进而建立了北宋。

赵恒

是赵匡胤弟弟

赵光义的儿子,

因为父亲的原因,赵恒小的时候经常会出入皇宫玩耍。

有一次,他在宫里趁人不注意,竟然来到了文武百官上朝的大殿之上,看着四下无人,竟然直接坐在了龙椅上。

这一幕正好被赵匡胤看见,在当时,乱坐龙椅的行为肯定是杀头的大罪,可是

当时的赵匡胤并没有生气,而是走上前去问赵恒:

“天子好当么。”

顽皮的赵恒也没有任何胆怯,直接说出了

“由天命耳”

四个字。

当时的赵匡胤先是一惊,随后就哈哈大笑起来,因此赵恒也保住了一命。

“由天命耳”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听天由命的意思。由此可见,当时赵恒的头脑不仅灵活机智,而且还颇有风范,这四个字的回答可谓是精准绝妙。

本来赵恒和赵匡胤就有血缘的关系,经过这件事情以后,赵匡胤对自己这个聪明的侄儿,就更加喜欢了。

小的时候,他和皇子们经常会在宫里玩一些打仗的游戏,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是,他总是喜欢称自己为将军。

由此可见,小小年龄的赵恒虽然对皇帝这个身份不太理解,但是可以看出来,

他的心思比较缜密,头脑也非常灵活,所以表现出了与其他同龄孩子不一样的心智和想法。

“烛影斧声”,亲爹继承皇位

自从赵匡胤“黄袍加身”登上皇位以来,赵光义就跟随着自己的兄长,南征北战,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

可是古代皇位继承讲究的是:子承父位,所以当时赵匡胤与赵恒之间的一番对话,只不过是叔侄二人的一场打趣。

赵匡胤一共有四个儿子,根据当时的情况,他一定会把皇位传给其中一个儿子,由此来看,赵恒今后注定跟皇位无缘。

可是,

“烛影斧声”疑案发生以后,赵匡胤一夜之间去世,

赵恒的父亲赵光义继承了皇位,

摇身一变竟然成为了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史称

宋太宗。

公元976年10月壬午夜,赵匡胤病重,当时宋皇后见状本来是要传召次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

然而来的人竟然不是赵德芳,而是晋王赵光义。进入大殿后,赵光义与赵匡胤喝了一晚上的酒,期间还从屋子里传来了赵匡胤的呵斥声。

紧接着就听到屋子里有人走动,透过窗户可以看到烛光摇曳,并且还伴有斧子戳地的声音。

第二天一早,门被打开了,赵光义从屋内走了出来。没过多久,宫里就传来了赵匡胤驾崩的消息。

随后,宋皇后再次安排人出宫去禀报赵德芳,这一次来的依旧是晋王赵光义。

当皇后见到赵光义的时候,她便清楚事情发生了变故,随后便用“官家”称呼赵光义,还说她们母子的性命就此托付给赵光义了。

赵光义直接用“共享富贵”回复了宋皇后,然后就登上了皇位。

为了证明自己皇位来得正大光明,赵光义用杜太后手里有的“金匮之盟”,证明皇位兄终弟及这一件事情。

针对这个悬疑案件,其原因众说纷纭,而且都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

所以在正史中,对于这段历史的记载与描述也是少之又少,因此这个案件也成为了历史上的一大未解悬案。

不过,赵光义登上皇位这件事,让赵恒的身份有了不小的转变,本来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孩子,一下子变成了皇位继承者的人选之一...

从不被看好到后来当上皇帝

虽然有了皇位的继承资格,可是赵恒只是赵光义众多儿子中的其中一个,在众多兄长里,老大赵元佐和老二赵元僖二人备受关注。

所以,按照当时的情形,皇位说什么也不会轮到赵恒的头上,因为他是最不被看好的候选人。

长子赵元佐头脑聪慧,而且非常擅长齐射,还跟着赵光义四处征战,先后被封为卫王、楚王。

可是,不知道赵元佐是头脑发热还是同情心泛滥,他竟然在自己父亲的面前替四叔赵廷美求情。

当时赵光义就因为害怕赵廷美造反,才将他治罪,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站出来与他唱反调,这一波操作让赵光义颇为不满。

没过多久,

赵廷美的死讯就传到了赵元佐的耳朵了,接着他就疯了,而且还纵火焚宫,最后被老爹赵光义贬为庶人。

老大不行了还有老二,老二赵元僖在太平兴国七年就跟自己的哥哥同日受封,成为广平郡王。

赵元僖为人沉着冷静、办事谨慎、明辨是非,深得赵光义的喜爱,可以说是最好的储君人选。

可有一天,正在朝堂之上的赵元僖突发身体不适,赶紧回到了府中,然后赵光义亲自上门探视,但是

赵元僖的病情却越发严重,不久就去世了,年仅27岁。

这下,皇位便顺理成章地落到了赵恒的身上,

公元995年,赵恒被立为太子,两年之后继承皇位,史称宋真宗。

对于赵恒成为皇帝这件事,似乎还印证了这样一句老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当初“由天命耳”这四个字,竟然成为了现实,不得不让人佩服赵恒身上的好运气。

其实,除了听天由命以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事在人为”。

赵恒的皇位来的并不是那么容易,如果没有宰相吕端的帮助,他当时根本不可能顺利登上皇位。

宋太宗在驾崩之前,宦官王继恩和李皇后曾经密谋要另立太子,吕端发现了端倪,先是给赵恒送玉笏,然后把王继恩关了起来,然后再劝说李皇后。

就是由于吕端这一波力挽狂澜的操作,赵恒最终登上了皇位。

励精图治,开创“咸平之治”

赵恒登上皇位的前几年,他治国有方,使得北宋的统治日益巩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不断繁荣,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第一任宰相李沆的辅佐下,宋真宗励精图治,将北宋治理得愈加强大,进而开创了“咸平之治”的壮举。

政治方面,

宋真宗知人善任,

任用了很多贤臣,如李沆、曹彬、吕蒙等。在这些能人志士的帮助下,宋真宗才能取得后续的一系列成绩。

在官员的管理方面,他特别

重视廉政问题,

进而出台了告诫百官的《文武七条》,不仅使得宋朝前期实现了政治清明的局面,而且诸多举措和内容还成为了后世传颂的良好廉政理念。

除此之外,他建立了比较

完善的官员选拔制度,

规定官员在正式任职期间要有试用期,通过试用期的官员,有其他官员的推荐才能转正。官员一旦被任命,相关信息会被记录在案,如果出现违规行为,以后绝对不会录用。

另外,宋真宗还喜欢文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就是出自他的口中,其目的就是鼓励文人多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朝廷进而广招贤士,进而参与国家的治理。

为了了解官员的真实想法,所有上书的奏章宋真宗都一一审阅,一天批阅奏章高达上百份。

对于那些秘密呈报的奏章,宋真宗告诉身边的人,必须要及时呈送,不得无故耽误。

所以,

当时直言上书的官员特别多,因而宋真宗了解到了很多卓越的见解,形成了众多有效的政策和方案。

宋朝初年,战事不断,再加上黄河市场决堤,大量田地荒芜,很多老百姓没有钱交田赋,地方官员对此也无能为力。

公元998年五月,宋真宗下诏,对于拖欠田赋的百姓进行减免,因为此事被抓入狱的百姓,一律释放,举国上下纷纷称赞皇恩。

为了进一步减轻百姓的负担,宋真宗下令减少地方上服杂役的人数,

因此出现了农作物产量翻倍,纺织、制瓷、造纸等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的局面。

皇帝生涯高开低走,未能善终

宋真宗在被封为太子的时候,被赐名

“恒”,

也许当时宋太宗希望他做事能够持之以恒,成为一个心细而且仁慈的皇帝。

宋真宗在继位的前期也的确做到了,

因此还获得了“仁义之君”的称号,可是在对外政策上,他却存有软弱之心。

与其他朝代不同,宋朝建立的三百年里,两度倾覆,原因都是因为外患。

公元1001年,辽国大军南下入侵,直接到达了黄河边上的澶州,导致北宋的都城汴京岌岌可危。

宋真宗在得知消息后,十分害怕,赶紧找大臣们商议,其软弱的缺点也因此暴露无疑。

最后,宰相寇准立压主和派,并且劝说宋真宗御驾亲征,抗击辽国。

被逼无奈的宋真宗只能带兵出征,将士们看到皇帝都亲自带兵打仗,军队的士气一子就变得高涨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宋朝的军队大败辽国。

这时候,辽国因为吃了苦头,赶紧派人前来议和。宰相寇准主张乘胜追击,将辽军彻底打败。

可是,软弱的宋真宗却因为惧怕辽国的势力,竟然放弃了绝好的机会,同意与辽国议和,随后两国签订了“澶渊之盟”。

从此,宋朝开始向辽国纳贡。

打了胜仗还给别人纳贡,这个做法简直让人匪夷所思。因为宋真宗这个举动,此后宋朝其他的皇帝,也都纷纷效仿他,用纳贡换取和平。

后来,在奸臣王钦若的挑拨下,寇准被罢官,王钦若、丁谓等一众奸臣开始上位,自此在宋真宗的统治下,宋朝国运开始走下坡路。

因为受到奸臣的蛊惑,宋真宗不仅不问政事,开始专注于封祀之事,还广阔宫殿,导致劳民伤财,社会矛盾积压得越来越多。

老年的宋真宗居功自傲,痴迷于各种封建迷信活动,本来,早年间宋朝的国库有了一定积蓄,但是也全部被他挥霍殆尽,一时之间宋朝“内忧外患”的局面日益加剧。

所以,宋真宗赵恒的皇帝生涯属于高开低走,他统治前期创下的一些业绩,也都都因为他后期的做法功亏一篑...

结语

当初只想用四个字保全自己的性命,没想到却能一语中的,成为了北宋的皇帝,

所以在外人看来,赵恒可以说是实实在在“躺赢”的幸运儿。

但是,不论多么幸运人,成功都是离不开人为的因素。宋真宗统治前期,采取了多项有益的举措,大宋的政治、经济、文化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到了后期,他听信谗言,居功自傲,使得大宋国运急转直下。

所以,纵观宋真宗赵恒的一生,到底真的是“由天命耳”,还是另有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相关内容

原创 ...
顾客违反商家规定且不听劝阻,还伸手将工作人员推倒致其手骨折。 如此...
2025-07-12 08:36:59
原创 ...
1949年5月27日,盘踞上海的国民党军队彻底兵败,解放军队伍开进...
2025-07-12 08:33:50
原创 ...
自从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军舰大炮打开中国国门,中国便从此进入屈辱...
2025-07-12 08:33:36
原创 ...
三家分晋是先秦时期,中华文明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重要事件。老东家晋国...
2025-07-12 08:33:35
原创 ...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世界宣告...
2025-07-12 08:33:30
原创 ...
重文轻武的宋朝,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不仅要做生意还要晚婚 【引言】...
2025-07-12 08:33:29
原创 ...
如果不是周边都是同行的游人,站在这家店里,还真以为是穿越到千年之前...
2025-07-12 08:33:24
原创 ...
一九五三年,我国和尼泊尔之间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冲突,原因就是珠穆...
2025-07-12 08:32:49
原创 ...
世界十大古墓中,中国占两个,兵马俑和马王堆,和胡夫金字塔并列。但在...
2025-07-12 08:32:37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秦琼,一个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他不仅帮助李渊统一了天下,还协助李世民登基成为皇帝。然而,晚年...
原创 在... 刘武松 1927年12月17日,在花县(花都的前身)土地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中国工农红军...
原创 唐... 在古代小说《隋唐演义》中,有一个名叫罗成的角色。他出自世代传承绝世枪法的罗家,武艺高强,但是人品却有...
“天下廉吏第一” ,来这里一起... “天下廉吏第一” 勤政爱民传世——探访于成龙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文子玉报道在距离...
原创 民... 一组精心修复并上色的民国老照片,穿越时空的隧道,缓缓展现在世人眼前,它们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那...
原创 杨... 唐玄宗与安禄山之间的历史斗争成为了史书中的一段佳话。安禄山初登场时,他巧妙地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
原创 历... 自古以来,军队战斗力的核心并非仅仅依赖一两位杰出的将领,而是建立在训练有素、战斗经验丰富的精兵以及经...
原创 父... 古代的女子大多遵守着“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封建思想,这句话足以看出古时候女子的地位是低下的,不管在...
原创 清... 在观看《甄嬛传》、《还珠格格》、《步步惊心》等清朝题材的电视剧时,我们对清朝时期的发型有了一些了解。...
原创 独... 《天龙八部》的故事发生在北宋哲宗时代,而在剧情上承接它的《射雕英雄传》却是发生在南宋宁宗时期,这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