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男女真实发型,你哭着对我说,电视里都是骗人的!还我四爷!
创始人
2025-07-12 23:03:17
0

在观看《甄嬛传》、《还珠格格》、《步步惊心》等清朝题材的电视剧时,我们对清朝时期的发型有了一些了解。

但是,你是否认为清朝时期的男性都是电视剧中所呈现的那种风格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看看真实清朝男女的发型,准备好你的心理防线吧!

曾经有人哭着向我诉苦,称电视里展现的都是一场场骗局!尤其是《步步惊心》中四爷的发型,你会不会觉得是这个样子的呢?其实,在四爷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留的是清朝初期的“金钱鼠尾”辫。

这种发型的辫子比小拇指还要细,必须足够细以穿过铜钱方孔才算合格。

可见,四爷那个时候的发型和我们在电视剧中所看到的大相径庭。真是毁了!我不要这样的四爷,还是那个帅帅的好看。

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朝男性的发型也经历了演变。

在顺治初年,猪尾辫逐渐取代了金钱鼠尾,而清朝末期则演变为半光头。清朝建立之初,颁布的剃发令彻底改变了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男性的传统发式。

明朝时期束发于头顶并挽髻的发式在一夜之间被剃成了梳辫下垂的发式。

这一剃发令引发了清代特有的激烈、残酷、持久的民族征服与反征服,形成了清代社会内容中的暴力强权与文明进步的抗争。

清代中叶,男性发式的演变不仅表现在发束面积的增加,而且在蓄发数量上有了明显的增加。

头顶的发束面积由原先的一个金钱大扩大到足有四或五个金钱大,相当于一掌心的面积。

同时,胡须的设计也发生了变化,由最初只留上唇左右几根,逐渐变成包括下巴在内的全部。

而到了清代后期,男子的发式进一步演变为顶发四周边缘留长发,中间则编成三绺,形成一条垂在脑后的辫子,通常被称为辫子或发辫。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清朝娘娘们的发型:皇上的“艳福”真是有限啊!还号称后宫佳丽三千?简直是“咖喱三千”差不多。

清早期的女子发型主要是辫发盘头或包头,到了光绪末年,则出现了“两把头”的发型。所谓“两把头”即是旗头的雏形,光绪末年逐渐演变为清末的“旗头”,而这个时候的旗头与发型已经没有太大关联。

怎么样?通过这些了解,你是否对古代娘娘们的发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呢?

这篇文章由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原创 ...
顾客违反商家规定且不听劝阻,还伸手将工作人员推倒致其手骨折。 如此...
2025-07-12 08:36:59
原创 ...
1949年5月27日,盘踞上海的国民党军队彻底兵败,解放军队伍开进...
2025-07-12 08:33:50
原创 ...
自从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军舰大炮打开中国国门,中国便从此进入屈辱...
2025-07-12 08:33:36
原创 ...
三家分晋是先秦时期,中华文明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重要事件。老东家晋国...
2025-07-12 08:33:35
原创 ...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世界宣告...
2025-07-12 08:33:30
原创 ...
重文轻武的宋朝,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不仅要做生意还要晚婚 【引言】...
2025-07-12 08:33:29
原创 ...
如果不是周边都是同行的游人,站在这家店里,还真以为是穿越到千年之前...
2025-07-12 08:33:24
原创 ...
一九五三年,我国和尼泊尔之间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冲突,原因就是珠穆...
2025-07-12 08:32:49
原创 ...
世界十大古墓中,中国占两个,兵马俑和马王堆,和胡夫金字塔并列。但在...
2025-07-12 08:32:37

热门资讯

原创 象... 棋局汹涌,宛如风暴中的海浪,波涛拍击着残存的理智与勇气。两方棋手在黑白之争中若即若离,正如命运的轮回...
原创 县... 社会的传统观念里提拔做官、高升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乌纱帽戴上,身份自然水涨船高,荣华富贵、恭维尊敬、光...
原创 养...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地方各大势力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纷纷格局自立,而曹操集团也曾是其中很不起眼的一小股...
原创 崇... 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被很多人同情。用他的一句话讲朕非亡国之君,天下却都是亡国之象。然而回顾崇...
原创 司... 每当和小伙伴提及姓氏的时候,都会鼓吹自己的姓氏有多厉害,我们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每个姓氏在历史发展进...
原创 鲁... 花和尚鲁智深,武艺高强,马战步战功夫都很高明。步战打平杨志,马战与呼延灼不分胜负,其实力不输五虎将,...
原创 李... 本文来源公众号: 脑洞时史 说起大庆油田,就不得不提起李四光的名字。 众所周知,李四光是国际闻名的地...
“早就该炸掉”?让西安居民痛恨... 三门峡大坝究竟是壮举还是败笔? 三门峡大坝,这一黄河治理史上的宏伟工程,曾被寄予厚望,期待能彻底解决...
原创 中... 说起建设者,其是对工程、事业等进行建设的人。在中文语境中,建设者经常被认为是付出了精力和劳动,并为某...
原创 清... 1912年2月,袁世凯将退位条件告知隆裕太后,隆裕当场哭晕,袁世凯当即也表现出很伤心的样子,他安慰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