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赤壁之战,曹军被刘孙军队两方夹击,曹军失败。这时候,三国的局面正式开始,如果曹操当时死在这里,或许也就不会有三国的故事了。但是,曹操失败的时候,诸葛亮为什么派关羽前去?为什么不派去其他人?如果派其他人,曹操必死无疑。
其实,如果曹操死了,刘备也没什么发展的方向,手里也没多少人马,孙权有着从祖上传下来的权力,实力很大。若曹军覆灭,那么刘备只能等着灭亡。后边的争夺大战,就没有刘备什么事了。如果放走曹操,刘备反倒还有机会反抗。
这时候,诸葛亮就派上大用处了。他分析关羽这个人,关羽很有忠义之情。而且,当时诸葛亮刚出山,张飞虽然承认了诸葛亮,但是关羽还对诸葛亮存有芥蒂。诸葛亮心知肚明,但是为了蜀国的大业,诸葛亮也就没说什么。但是诸葛亮揣测当时的情形,为了放走曹操,又不能让孙权察觉,所以关羽是最合适的人选。
一来,关羽将对曹操的恩情还了,之后也不用担心关羽对与曹操的斗争放水了。二来,关羽也能完成诸葛亮的任务。虽然刘备和孙权是盟国,但是关系还是很薄弱的,随时可以破裂了。但是还得把曹操不动声色地放走。这样来,关羽最合适了。派关羽前去,他们都可以装糊涂,装作没想到关羽会把曹操放走。人们只会认为关羽是比较义气之人,而且还是刘备的手下,孙权也不会说什么。
关羽在请战时,给自己下了军令状,如果按照军法,关羽应当被斩头。但是,刘备出马,给关羽求情,这才把关羽救了下来。本来诸葛亮就是在演戏,他知道时局动荡,他不会让一员大将流失的。关羽死了,军心也会因此动荡,这对诸葛亮没有任何的好处。放了关羽,关羽会对他产生敬佩之情,张飞刘备也会欠他一个人情。从这里,确实可以看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真正研究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这一段情节只不过是作者虚构的,是为了让人们觉得诸葛亮足智多谋。历史上,曹操实际是自己逃跑的。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作者将蜀国的实力放大,很多观点是站在蜀国的角度讲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