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笑话:诸葛亮不受信任,如果不受信任,刘备会托孤吗?
这是帝王权术,无人可用只能用诸葛亮,另一方面防备他夺权。进川只带庞统却不带诸葛亮,汉中决战只用法正不用诸葛亮只让诸葛亮管理粮草。夷陵之战连诸葛亮都不带,手下没厉害就率师出征,足见刘备不信任诸葛亮。后来实在没办法,军队差点拼光了,不用诸葛亮蜀汉守不住,才不得不用。
曹睿也是如此防备司马懿,任用他当托孤大臣,一边防备一边重用安抚。司马懿跟诸葛亮处境在帝王心中是一样的,这两人多智于妖,看不出其内心忠奸。
权势能力又过大,不杀就得重用安抚同时另安排人防备他。帝王一直都在防备权臣,诸葛亮属于权臣一方。若诸葛亮是司马懿一样的野心家北伐成功就可以废主自立,若你是皇帝或企业老板,手下有个能力出众权力极大威望太高的人,你也会防备他夺你江山或公司。
曹丕的托孤方式才不行,他低估了司马懿的本事,高估了曹真曹休的能力,觉得二曹能压制住司马懿。司马懿多智于妖,二曹如何是他对手,最终导致司马懿夺权灭魏。若我是曹丕就该狠下心来宰了司马懿,永除后患。多培养人才防备吴蜀,用人不能只偏重用一人,不能培养难以驾驭的权臣。
对蜀汉的防御以守为关,只要增高增固城池广积粮草坚守不出,蜀汉粮草断绝必退兵,交通不便粮草是蜀汉的死穴。对东吴以攻为主,训练强大水师,步步为营,慢慢吞食东吴。东吴一灭,蜀汉再无外援也将灭亡。若招抚东吴更好,给东吴好处许以重利,让其中立或与曹魏结盟,这样免于两线作战,集中主力对付
三国时吴蜀两国人口粮草兵力加起来也没曹魏多,曹魏占握中原之地兵多将广粮草众多,即使两线作战也应付的过来。蜀汉经夷陵之败兵力不足十万,人口也只百万。防备蜀汉二十万大军足矣,东吴夷陵之战也损失惨重兵力人口跟蜀汉差不多,二十万大军慢慢吞食东吴也可取。两线作战四十万大军即够,只缺统兵帅才。
不过托孤大臣这方式也要看他们能力是否相当,若一人能力胜过其它几人找机会把其他几人弄死,自己大权独揽就可废帝自立。汉武帝临终也托孤霍光和其他几位大臣辅佐幼主,霍光找机会灭了其他几位大臣,对皇帝有废立之权。海昏侯刘贺不听话不尊重他被赶下位,立刘病己为皇帝。
汉宣帝能忍顺着霍光,等霍光一死就诛了霍氏一族。顺治帝托孤鳌拜索尼等四位大臣辅佐康熙,鳌拜设法除掉几位大权独揽,欺辱皇上。幸亏康熙能忍假装不务政事爱摔跤,让一群摔跤事制服鳌拜后才正式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