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可夫去世后,苏联政府对他3个貌美的女儿,下了一个残忍的命令
创始人
2025-07-08 17:03:17
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1974年,莫斯科的一家医院里,医生正在为病人戴上呼吸机,期望能够唤醒他。任谁都无法想到,这位正在生死一线挣扎的老人,正是被誉为“苏联军神”的朱可夫元帅。

遗憾的是,尽管医护人员奋力抢救,朱可夫终究还是于五日之后带着无尽的遗憾永远地离开了人世。而这一切,都被苏联最著名的情报机构克格勒在第一时间传回了克里姆林宫。

苏联当局得知消息之后,立即通知克格勒:朱可夫已死,继续监视他的三个女儿。

虽然获得过无数的荣誉,可朱可夫的葬礼却显得异常悲凉,别说没有追悼会了,甚至连一位领导人都没有出现。

那么,为苏联立下了赫赫战功的朱可夫晚年为何会如此凄凉,苏联方面又为何要监视他的三个女儿呢?

一代军神的成长史

纵观朱可夫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这位传奇般地人物手拿的乃是逆天改命的剧本。出生在俄国的一个小村庄里,他的父亲靠给别人做鞋为生,母亲则在附近的农场做活,收入甚至还不够一家人吃饭。

因此,在朱可夫六七岁的时候,他就已经下地干活,甚至抵得上一个成年人的劳力了。1908年,刚满12岁的朱可夫便离开了家乡,前往莫斯科谋求生路。

在莫斯科的学徒生涯,让朱可夫更加了解到了俄国底层百姓的不易。朱可夫深知,唯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他总是会在空闲时间自学。为了更加系统地学习,朱可夫向老板请求在工作结束后允许自己去上夜校。

面对老板“学那些有什么用,还不如多睡会觉儿”的嘲讽,朱可夫也从来不在意,一心扑在书本上。当时,他住的地方只有厕所会通宵亮着一盏灯,他便将自己的床铺搬到厕所门口,就着昏暗的灯光读书。

这段苦难经历,培养了朱可夫不怕吃苦的顽强意志,并令其受用一生。

而朱可夫一生的转折点则是在1915年,当时的沙俄政府为了在一战中占据上风,在国内大量征收青壮年。时年19岁的朱可夫看到街上经过的士兵们,他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去当兵”。

因此,怀揣着一腔热血的朱可夫毅然投身于沙俄军队,之前的悲苦遭遇让朱可夫在战场上异常英勇,获得了多次奖赏。同时,沙俄军队中普遍的腐败现象令朱可夫不免反思起:自己究竟该为谁而战斗?

好在,朱可夫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目标,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朱可夫在基层部队磨炼期间,屡立奇功,再加上在军事院校进行了专业的进修,朱可夫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将领。而这位冉冉升起的新星,缺乏的只是一个机会而已。

1939年5月,苏联与日本积聚已久的矛盾终于在哈拉哈河地区爆发,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不仅是为了获得一片领土,更重要的是这次战果还直接关系到远东局势的走向。

当时,苏联军队的高级将领甚至无一人敢接下这一烫手山芋,直至朱可夫站了出来。

6月,朱可夫远赴前线,没想到,当时的前线指挥部居然在前线120公里开外的地方,朱可夫劈头盖脸地骂道:“离前线这么远,你们是怎么指挥作战的?”

这些指挥官们面面相觑,谁也说不出来一句话。朱可夫又下达了一道命令:“以最快的速度把指挥部搬到前线去。”

交代完任务之后,朱可夫亲自乘车去各个战场查看情况,一连在草原上奔波了几天之后,朱可夫终于了解了战况。

在朱可夫到达之后,前线部队一改往日拖沓散漫的风气,士兵们战意十足。朱可夫先是释放一些假消息迷惑敌人,又利用多兵种部队配合,最终击败了日军的精锐部队。

这一战役的胜利,挣回了之前在日俄战争中俄国战败的面子。朱可夫这个名字也迅速传遍苏联的大街小巷,就连斯大林也亲自接见这位“苏联英雄”。

不畏权威,宦海中沉浮

从此以后,朱可夫可谓是扶摇直上,1941年,他便已经进入了苏联的军事统帅决策层,甚至还有人这样称赞他:“在和他同时代的将军中,可能有人的军事水平跟他差不多,但是绝对无一人能出其右。”

朱可夫的优秀不仅在于他的军事实力上,更在于他的决策力。1941年,苏联面临德军的大军压境,仅仅在十天之内就丢掉了大片阵线,眼看德军兵临基辅城下,苏联高层更是慌乱不已。

这时,在最高决策会议上,斯大林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我们要严守基辅,决不能让它落到敌人手里。之前正愁没有机会同敌人较量较量,正好敌人送上门了。”

朱可夫则有自己的考虑:“现在基辅是一块烫手山芋,最好是放弃,以免敌人合围莫斯科。”

听着这话,斯大林明显不开心:“把自己的地盘拱手让给敌人,也真亏你想得出来,还好意思说出来。”

顶头上司生气,朱可夫也没顺着对方的话:“这只是权宜之计,保卫莫斯科才是最重要的。”

看到有人一直跟自己唱反调,斯大林盛怒:“苏联离了列宁都能行,却别说缺了你了,你这个总参谋长也别当了,去预备军当司令吧。”

朱可夫也没失落,安心地练兵去了。因为他知道,以目前的状况,总有自己施展身手的时候。事实证明,这个机会很快就到了。

由于斯大林一意孤行,在基辅一战中,苏联不仅失去了基辅的掌控权,还损失了70万士兵。

而被派去练兵的朱可夫的在另一战线带领部下大败德军,让经历了数次失败的苏联士兵才有了一些信心。

就连朱可夫自己都说:“这次战役是首次由我独立指挥的战役,想必参与过这场战役的将士都能知道,我是有多激动的。”

取得胜利的朱可夫不忘汇报情况,电话那头的斯大林沉默了一会儿,随后说了句“我知道了”,电话中便传来了“嘟嘟嘟”的声音。

两天之后,由于列宁格勒被敌人包围,斯大林在莫斯科召开会议,朱可夫也受邀参加。

会议当天,朱可夫匆匆赶到斯大林的办公室,当他推门进去的时候,整个房间异常安静,仿佛能听到每个人的呼吸声。

所有人都为朱可夫捏了把汗,可是令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那道暴怒的声音并没有如期而至。

甚至,在朱可夫迟到了一个半小时后,本该大发雷霆的斯大林依旧和颜悦色的宣布:“既然人都到齐了,那会议就开始。”

性格一向强硬的斯大林自然不可能向部下低头认错,而他正是以这样的方式间接承认了自己之前对朱可夫的误解。

会议结束之后,斯大林将朱可夫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保卫列宁格勒这个重任就交到你手中了,想必你也知道它的重要性。只要你想带谁去前线,只管带他去,只有保住了列宁格勒,莫斯科才不会置于危险之中。”

从此以后,但凡是需要“救火”的地方,都会看到朱可夫的存在,而他也被尊称为“苏联军神”。

晚景凄凉,后代受到监视

1953年,斯大林离世之后,苏联的执政权花落谁家还未可知。当时,同赫鲁晓夫争权的最大对手当属克格勒的实际掌控人贝利亚。

克格勒是苏联最大的情报机构,却完全被贝利亚笼罩在手中。可以说,贝利亚想要用克格勒除掉赫鲁晓夫等人简直易如反掌。

而赫鲁晓夫也不是吃素的,在对手下手之前除掉对方才是最有效的,而他中意的人选就是朱可夫。

当时,朱可夫手握军权,是有同贝利亚对上的实力的,赫鲁晓夫同他也算是老朋友。最重要的是,朱可夫跟贝利亚不对付,斯大林还在世的时候,贝利亚就告过状:“朱可夫有阴谋,趁早把他打倒才行。”

没想到,斯大林却出言保了朱可夫:“我知道他是什么人,他不可能会是叛徒的。”

虽然贝利亚的计谋没有得逞,但他跟朱可夫的梁子算是结下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一旦让贝利亚上了台,想必朱可夫的日子一定不会好过。

因此,赫鲁晓夫同朱可夫搭上了线,决定借开会的名义将他们俩共同的敌人逮捕起来。

在赫鲁晓夫的设计下,贝利亚成功被捕,而他也如愿获得了苏联的最高执政权。受到了朱可夫的帮助,赫鲁晓夫自然也投桃报李,帮助朱可夫成为了国防部长。

后来,苏联党内发生混乱,赫鲁晓夫险些被“逼宫”。还是朱可夫站了出来,赫鲁晓夫才站稳了脚跟。论功行赏的时候,朱可夫自然排在首位,并获得升迁,成功站到了自己政治生涯的最高峰。

事实证明,一旦站到最高点后,紧接着迎来的就是下降。朱可夫风头一时无两,赫鲁晓夫就坐不住了,他担心朱可夫权势太大,既然能帮自己站住脚,又难保他不会将自己拉下来。

就这样,赫鲁晓夫出手了。1957年,朱可夫出国访问,没想到,他前脚刚走,当时在克里米亚“休养”的赫鲁晓夫马不停蹄地就回到了国内。

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到朱可夫的“大本营”,也就是基辅军区。在威逼利诱之下,赫鲁晓夫总算是稳定了军队,他又立刻去往莫斯科发布了一系列决议,而这全都是冲着朱可夫来的。

在朱可夫结束访问回国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最大的倚靠”不仅没了,就连职务也被罢免了。

自此以后,朱可夫只得赋闲在家。不仅如此,赫鲁晓夫也没放下心来,他亲自指示,要求克格勒全天候监视朱可夫及其家人,一旦有任何异动都需要向他汇报。

实际上,虽然赫鲁晓夫给朱可夫安插的罪名不少,但最关键的是两人关于军队的掌握权出现了分歧。

在上台之后,赫鲁晓夫一直盯着军队这块肥肉,的确,谁掌握着军队,谁就有话语权。虽然朱可夫依靠军队帮了自己两次,又不能保证他不会帮着别人来对付自己。因此,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自然便是军队了。

对此,朱可夫自然不可能同意,军队是他在苏联政党中站稳脚跟的根本,绝对不可能让赫鲁晓夫来分一杯羹。

这样一来,两人几乎是势同水火,也就保持着表面的和平。最终,朱可夫还是败在了赫鲁晓夫手中。

更糟糕的是,朱可夫的亲人朋友,也都逐渐地离他远去。在枯燥的生活中,唯一能给朱可夫带来生机的,也就是他的妻子加林娜和女儿了。

实际上,加林娜是朱可夫的第二任妻子。朱可夫与第一任妻子育有两个女儿之后,他们的婚姻就进入了名存实亡的状态。

朱可夫与加林娜之间相差30岁,而这也成为这段感情被人诟病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他们二人的关系十分要好,在朱可夫60岁那年,加林娜为其诞下一个女儿玛莎。

对于这个孩子,朱可夫异常疼爱,在人生的低谷时期,他还坚持带妻女外出度假。只不过,不少人都会将他们的关系认错,在上来搭话之后,看着小玛莎说道:“这是您的外孙女吧,长得真可爱啊。”

这时,朱可夫都会既生气又骄傲:“这是我的小女儿。”

遗憾的是,到了后来,朱可夫的行动受到限制,他的身体也大不如前。而朱可夫唯一的工作就是撰写自己的回忆录,可出版却也受到了当局的阻挠。

1973年,加林娜去世之后,朱可夫的身体更是每况愈下。唯一支撑他的就是期望着自己有一天能够平反。实际上,在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之后,苏联的下一任执政人也并没有记起这位老将。

1974年,在爱妻离世七个月之后,朱可夫也在极大的痛苦中离开了人世,他的葬礼异常简单。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朱可夫都没有亲自看到自己被平反。

而朱可夫去世之后,苏联当局也并没有放松警惕,反而命令克格勒继续监视朱可夫的三个女儿。在密不透风的监视下,他的三个孩子几乎没有自己的自由,连正常交往的机会都没有,以至于三个女儿全都是孤身一人。

直到1995年,朱可夫的名誉才终于得以恢复,他的铜像矗立在莫斯科的一个广场上,静静地望着这片自己曾经守护过的土地。

事实证明,凡是为人类社会做出过贡献的英雄,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

相关内容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上阿姨,近期纷纷呈现出集体大涨的态势!茶...
2025-07-08 12:37:12
原创 ...
腐败、软弱、固步自封的晚清政府,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我们熟知晚清时...
2025-07-08 12:34:14
原创 ...
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洪秀全全面掌握权力的标志,却也是太平天国衰...
2025-07-08 12:33:53
原创 ...
1938年8月的一天,冀北崇礼县喇嘛庙镇伪警察署署长王耀光突然暴毙...
2025-07-08 12:33:45
原创 ...
从上面几文的梳理中,小包萝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是把上古史简单化了,更...
2025-07-08 12:33:36
原创 ...
在早年组织和改造新民学会的过程中,关于如何才能成功,毛主席曾这样说...
2025-07-08 12:33:25
原创 ...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唐朝时期的政治形态也是异...
2025-07-08 12:33:23
原创 ...
大家都知道伟人是一个很简朴的人,尤其是在公家的立场上,一点儿也不允...
2025-07-08 12:33:16
原创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北洋史上,“水晶狐狸”徐世昌的名号,断...
2025-07-08 12:33:11

热门资讯

原创 田... 曾几何时,那个在《爸爸去哪儿》中如风般奔跑、活力四射的小女孩森碟,如今已悄然绽放出令人惊叹的光彩。 ...
原创 曹... 曹参虽然只担任了三年宰相,却因其卓越才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远的影响。曹参并非毫无建树,其颇具远见的施...
原创 王... 王尔琢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他也是朱毛红军赫赫有名的参谋长。在红四军前委排名中,王尔...
原创 1... 前言 如果有一天,你的老婆拉着你的手,含情脉脉地说,她曾经是皇上的妃子,不知道你会有何感想?会不会伸...
原创 赵... 三国时期的历史之所以引起史学家和普通人的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三国时期名人众多。比如以奸诈著称的曹操,...
原创 燕... 燕子李三在电视剧中是惩恶扬善的八路军英雄,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李三的身份是一个谜题。民间有很多关于李...
文博时讯丨相约“文博讲堂” 传... 天津博物馆深入挖掘馆藏资源优势,在今年上半年邀请到了国内知名学者带来相关主题“文博讲座”十余场次,惠...
钟姓尊微子为得姓始祖 寻根溯源 1.出自子姓。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所载,春秋时宋桓公曾孙伯宗仕...
原创 能... “当年你要是趁机把蒋介石给毙了,现在哪要打这么多仗?”彭德怀副总司令向旁边的一位解放军将领嗔怪道,可...
原创 国... 在民国时期,国民党可谓是将星如云,随便说一个就能在历史上留下大名,然而在解放战争中,占绝对优势的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