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越籍将军洪水被定为正师级,毛主席:这不合适,是否改为正军级
创始人
2025-07-08 20:33:17
0

前言

1955年9月27日,洪水在接受少将军衔的同时,还被授予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洪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1000多位开国将帅中,唯一的外籍将军。

10月1日,毛主席在接见观礼的将帅时,询问洪水的定衔情况。当得知他被定为正师级少将时,毛主席对有关领导同志说:

“这不合适,洪水同志是黄埔时期参加军队的,是否可以改为正军级?”

那么,被毛主席如此看重的洪水,究竟有何来头?

“他还是个越南少年,就随胡志明参加了革命”

1922年,周恩来在法国巴黎和胡志明相识,成为革命的诤友。这期间,也认识了胡志明身边的这位活泼的越南少年。此时,他的名字叫“武元博”。

1924年,胡志明作为共产国际东方部代表到中国广州,公开的身份是孙中山的政治顾问鲍罗庭的秘书。到了广州以后,胡志明马上给国内和旅居国外的越南爱国青年发了函电,号召他们到广州来。胡志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武元博。

武元博接到胡志明的信件,毅然地放弃了富裕的家庭生活,带着一些越南革命青年,于1925年初踏上了广州这片陌生的土地。这时,他的名字叫“鸿秀”。

在广州,鸿秀参加了胡志明举办的“越南革命青年训练班”,在课堂上认识了胡志明请来讲课的老师,有毛泽东、刘少奇、彭湃等,又和周恩来、陈延年、李富春等在巴黎相识的大哥们,以师生之谊相聚在一起。

不久,鸿秀经蔡畅的介绍,进入了黄埔军校,成为了第四期学员。

当时,孙中山创立的国民党正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鸿秀便加入了国民党。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4月15日,广州也处在了白色恐怖之中,鸿秀毅然退出了国民党。经陈一民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同年12月,鸿秀随叶剑英参加了广州起义,起义失败,鸿秀由越南党组织安排,到泰国越侨中宣传革命。2年后,胡志明指示他返回中国,参加中国革命武装斗争。

在中国工农红军中,鸿秀从基层干起,随红军部队在东江一带痛击敌人,威震四方。敌人称他们是“洪水猛兽般的共产党军队”。鸿秀听后,在一次大会上便讲:

“敌人骂我们是洪水猛兽。好!我就改名为洪水!”

话音刚落,他旁边的一名战士就高声喊出:“那么,我就叫猛兽。”从此,洪水这个名字就陪伴他的一生了。

1930年初,洪水由粤东奉调到闽西,在红12军34师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洪水历经百战,快速地成长为一名红军的优秀干部。

1932年,洪水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担任宣传科长兼政治文化教员。当时,任教员的还有伍修权、张爱萍、罗贵波、成仿吾等。肖劲光、刘伯承、叶剑英、邓萍、何长工先后任“红校”的校长。

在红军学校,洪水除了教学,还是马列主义研究会和俱乐部负责人,并且到瑞金中央戏校讲课,与钱壮飞、李伯钊、张爱萍等一起,既当编剧又当演员。洪水唱歌、跳舞、弹琴样样精通,时不时,还来点带洋味的幽默。他性格开朗,为人随和,多才多艺,给同志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1934年1月,中国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酝酿代表人选时,周恩来说:“这次代表大会要有各界人士的代表,例如妇女、绅士、少数民族等等”,并阐明这样做的意义。大家听后,纷纷赞同周恩来的意见。

可少数民族代表选谁呢?大家思索着。周恩来毫不犹豫地说:“我看洪水同志最合适嘛!”有人提出:“他是越南人。”周恩来说:“越南人是京族。”就这样,洪水顺利地获得通过。

在代表大会上,洪水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他也是中央苏区工农民主政府唯一的外国籍委员。

“洪水政治敏锐,思想纯真”

在长期武装斗争实践中,洪水逐渐认识了毛泽东的路线是正确路线。当看到毛泽东受错误路线排挤时,他表现出惊人的原则性,抵制和反对“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走到哪儿,宣传到哪儿,观点鲜明,也不惧怕。

结果,被“左”倾路线领导打成“高级特务”,开除党籍。

当时,洪水深信一个原则:坚持跟毛泽东走。只要让他跟下去,不论多大的压力也不在乎。朱德、刘伯承被他的信念感动,极力关心。为了保护他,特意把他安排在由陈赓任团长、宋任穷任政委的红色干部团,洪水被编入该团直属队,随红一方面军参加长征。

洪水参加了抢渡乌江天险的战斗,四渡赤水、巧取金沙江皎平渡、抢渡大渡河、翻越四座雪山。1935年6月,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朱德、刘伯承又带着洪水到由四方面军组成的左路军工作。

过了草地,到达黄河上游噶曲河边时,张国焘要南下,反对北上抗日。洪水坚决反对张国焘的分裂路线,支持朱德、刘伯承北上抗日路线。张国焘震怒,他没有想到洪水胆子这么大,敢当面顶撞他。于是,又一次开除了洪水刚刚在长征途中恢复的党籍,还给他扣上一顶“国际间谍”的帽子。

洪水以这“特殊身份”跟左路军第二次过草地、爬雪山,行军、战斗比别人吃更多的苦。左路军被迫退到西康甘孜一带时,洪水所在的部队被打散,他只身一人到藏民中,给人家放羊、放骆驼,过了一段真正的少数民族放牧生活。

1936年6月,当洪水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延安时,同志们都认不出他了。他用最后一点力气哈哈笑着,这“洪水式”的笑声大家是熟悉的。战友重逢,惹出一腔泪水来。

此后,洪水上了毛主席任政委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与罗荣桓、罗瑞卿、彭雪枫、杨成武、张爱萍、耿飚等41位高级指挥员一起学习。

洪水:“我对得起六万万中国人民,却对不起一个中国妇女”

“七七事变”后,八路军总部和115师开辟了以五台山为根据地的晋东北根据地,洪水在总部民运部工作。

1938年3月,洪水又被调到晋察冀《抗敌报》社任社长。在晋察冀,他认识了一位名叫陈玉英的妇女干部,通过工作接触,两人产生了感情。

不久,洪水到五台松岩口后方医院做手术,陈玉英抽空去看望他。白求恩大夫一见到洪水,就亲如兄弟,主动提出亲自给他动手术。洪水会讲英语,两个人能直接交谈,白求恩对洪水说:“你来中国已十几年,是老战士了,我才是新兵。”洪水则说:“要说当八路军,咱们都是新兵。”

在进行手术前,洪水说:“不用麻醉!”白求恩转过身去,望着窗外,轻轻说:“是的,药物缺乏,麻醉药更少,我要理解你。”

说完,白求恩转过身来,拥抱洪水,抚摸着他的脊背说:“我答应你的要求!”

接着,白求恩把一块纱布递给了洪水,要他疼痛时咬住纱布,免得舌头和牙齿受损。洪水说:“谢谢,不用!”他没有咬这块纱布,而是紧咬牙关,一声不吭,面部肌肉抽搐着,颤抖着。

护士站在他的头前,不时地替他擦汗。白求恩大夫激动地说:“Hero!(英雄!)”

术后,由护士和陈玉英精心照顾他,没过多久,身体便恢复了。这年春节前夕,在五台县东冶镇,洪水和陈玉英举行了婚姻。八路军干部马致远赠给新婚夫妇一首藏头诗:

洪浪汪洋灌台东,水萍邂逅话长征。玉人素抱抗日志,英雄早怀游击心。

恋君单矛出安南,爱侬双刀劈日本。纪功统一思壮志,念念不忘八路军。

这首诗每句的头一个字连起来就是‘洪水玉英恋爱纪念’。根据洪水的意见,陈玉英改名为陈剑戈。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者占领了越南。1942年,越南共产党和胡志明提出,希望在中国党和军队中工作的越南同志,能回国参加抗日战争。中共中央认真研究后,决定先调洪水回延安,在中央党校参加整风学习,经过一番休整后,再回越南。

1944年,陈剑戈在延安生下一个男孩。为纪念延安大生产运动的丰硕成果,洪水给孩子取名小丰。当时,陈剑戈没有奶水,洪水便给朱德写了个报告,希望帮助解决这个困难。朱德亲自批示,每天给小丰一瓶牛奶。

1945年洪水回到越南后几个月,陈剑戈在延安又生下一个男孩。她给孩子取名小越,表示对丈夫的思念。

洪水回到越南后,改名为“阮山”。他很受胡志明的器重,哪里形势危急,哪里的仗难打,胡志明就派他到哪里。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下,阮山也惦记着在延安的夫人和孩子。

1947年,阮山托一位到中国来的越南同志给陈剑戈捎去一封信。当时,胡宗南军队进攻延安,陈剑戈带着小孩辗转晋西北。因此,这位越南同志没有见到陈剑戈和孩子,却不知从什么地方听说她们母子三人都被国民党的飞机炸死了。

阮山听闻噩耗后,悲痛欲绝。但目前战事严峻,他只好收起悲伤,全身心地投入到杀敌之中。在艰苦的战争环境里,为了照顾阮山的生活,越南党组织考虑要为阮山重建一个家庭。

1948年夏,阮山在抗法战争的丛林中,与22岁的女青年黎恒熏结了婚。同年,阮山被胡志明主席授予了少将军衔。

1950年1月,胡志明主席秘密访问中国,请求中方对越南的抗法战争提供支持。中国派出了罗贵波作为中共中央的联络代表赴越工作,为援越事务做好准备。胡志明在会见罗贵波时提出,希望派洪水回中国,以加强中越联络,更好地了解情况。

洪水来到北京后才打听到,陈剑戈和两个孩子还活着。洪水带着极为复杂和愧疚的心情,把在“八一幼儿园”工作的陈剑戈和孩子们接到中南海。尔后,洪水把这些年的经历如实地向陈剑戈讲述了一遍,陈剑戈自然不愿意把一个好端端的家庭拆散,便作出决定,牺牲自己,成全对方。她带着孩子返回“八一幼儿园”。

后来,洪水曾对他的越南妻子黎恒熏说:“我对得起六万万中国人民,却对不起一个中国妇女。”

洪水:“毛主席一直关心照顾我”

1955年,中国军队评定军衔。在功名面前,洪水表现得非常冷静豁达。10月1日国庆节,在天安门城楼上,周恩来特意把洪水领到毛主席身边。毛主席见到洪水,还不等洪水招呼他,就说:

“小洪,给你定了什么级?”

洪水不愿在毛主席面前谈这个问题,有意岔开话题。毛主席可不配合他,目光转向周恩来。周总理如实汇报洪水定为正师级少将。

毛主席找来了有关领导,提出“是否改为正军级”的意见。然后。毛主席又说明:“这都是定低了。只是考虑越南军队最高级别也就是少将,为了他今后还能回国工作,也只好这样了。”

1956年,洪水知道自己患了晚期癌症。这时,他提出了归国的要求。周恩来亲自安排洪水回国事宜。首先,他让国防部长彭德怀和总参谋长黄克诚批准给洪水提取2万元人民币现款。

这在当时是个相当大的数目,洪水执意不要这笔钱。他说:“越南工资最高的是胡志明,每月拿相当于人民币30元,其他人才20元。我怎么能够拿这么多钱?”但这是周恩来的命令,他必须收下。

周恩来将洪水回国的事向毛主席作了汇报,毛主席要亲自见见洪水。毛主席一见洪水,立即站起来,迎上去,久久地握着洪水的手。毛主席说:

“小洪啊,我早就想和你见面。”

洪水连忙说:

“主席,你很忙。去年咱们在天安门刚见过面。”

毛主席一挥手,否定地说:

“哪里啊,过去咱们在延安见面多容易啊!现在不行,我佩服胡志明主席,进了河内,仍然脚穿抗战鞋,身披蓑衣,深入到群众中,比我自由得多了。艰苦的战争年代,没有条件照顾你。”

洪水听到这里,连忙说:

“主席一直关心照顾我,已经照顾得很好了。”

这时,叶剑英汇报说:“越南方面原打算让我们送到睦南关就行了,后面的一切由他们安排。我们提议韩秘书一行还是直送到河内,安排妥当后再回国,胡主席同意了这个方案。”毛主席很满意这样做,嘱咐韩秘书:“那就麻烦你了,你要照顾好洪水同志。在那里有什么困难,及时和我们联系。”

毛主席、周恩来一直把洪水送到大门口,直到洪水的车在视野中消失。“病好了,我们希望你还回来。”毛主席、周恩来总是这样说。当天晚上,洪水在房间里,放声大哭。

洪水是按国家元首一级的规格被送走的。他乘的是毛泽东、周恩来坐过的专列。彭德怀、叶剑英、黄克诚等200多位共和国元勋到车站送行。洪水安全到达河内,胡志明亲自到车站迎接,两人的泪水挥洒一路。

1956年10月21日,洪水在越苏友谊医院逝世,离开人间时年仅50岁。越南为洪水将军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

后来,刘少奇、周恩来、叶剑英等到越南访问时,都先后来到洪水墓前凭吊。中国政府对洪水的两个孩子关怀备至,小丰和小越18岁以前,一直享受政府给予烈士子女的生活补助。

相关内容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上阿姨,近期纷纷呈现出集体大涨的态势!茶...
2025-07-08 12:37:12
原创 ...
腐败、软弱、固步自封的晚清政府,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我们熟知晚清时...
2025-07-08 12:34:14
原创 ...
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洪秀全全面掌握权力的标志,却也是太平天国衰...
2025-07-08 12:33:53
原创 ...
1938年8月的一天,冀北崇礼县喇嘛庙镇伪警察署署长王耀光突然暴毙...
2025-07-08 12:33:45
原创 ...
从上面几文的梳理中,小包萝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是把上古史简单化了,更...
2025-07-08 12:33:36
原创 ...
在早年组织和改造新民学会的过程中,关于如何才能成功,毛主席曾这样说...
2025-07-08 12:33:25
原创 ...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唐朝时期的政治形态也是异...
2025-07-08 12:33:23
原创 ...
大家都知道伟人是一个很简朴的人,尤其是在公家的立场上,一点儿也不允...
2025-07-08 12:33:16
原创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北洋史上,“水晶狐狸”徐世昌的名号,断...
2025-07-08 12:33:11

热门资讯

原创 此... 此中国人威震欧洲,名声不输李小龙,竟是假想出来的,让人哭笑不得! 文|葩姐 在19世纪的欧洲,流传着...
原创 清... 俗话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宫女生活在皇宫里命运也是很悲惨。清朝宫女制度,也是对女子无情的摧残与伤害,...
原创 身... 三国作为中国历史上短暂的一段,却为漫长的历史长河,贡献了波涛汹涌的一幕,短短的三国,涌现出大量的著名...
原创 隋... 隋文帝杨坚,为何能终结270年的胡人统治?就是换董事长了 与其说是杨坚终结了北周这个公司,倒不如说公...
原创 1...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已然经历大大小小的各种战役,烽火硝烟之下,战士们身边相伴的没有父母亲人,只有战...
原创 刘... 刘邦不给戚夫人免死金牌或令她随儿子到封地,是因为他知道这样做是没有用的,根本保护不了戚夫人母子。实际...
原创 傅... 朱元璋麾下的诸将中,傅友德是一个常被忽略的人,开国征战时,有徐达和常遇春的光芒掩盖着他,朱元璋清算功...
原创 1... 1987年,国家总后勤部长洪学智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自己主动提出要退休,在快退休的时候,他跟中央建议...
原创 婉... 的确,末代皇后婉容嫁给溥仪,是在1922年,这个时候,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讲,“醒醒吧,大清早亡了”。但...
原创 演... 演义里的吕布打不过史记里的项羽?项羽能做到简直天神下凡 不看三国志,也该看过三国演义,咱就看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