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的十位开国元帅中,刘伯承元帅的子女算是较多的一位。而关于刘帅本人,也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将才,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特别是刘帅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役中,他率领军队成功的牵制敌军90个旅,为最终的胜利埋下了伏笔。
刘伯承原名刘明昭,1892年出生于开县。在他5岁的时候,就在私塾读书。15岁时,他的父亲病故,家中的经济条件随着父亲的离去开始变得困难,为了维持生活,刘帅不得不辍学回家,帮助母亲务农,那个时候的刘帅尝尽了生活的艰辛。
1911年,在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刘帅毅然决然的选择加入革命的队伍,剪掉了自己身后的长辫,立志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1912年,刘帅进去重庆的将校学堂学习。他学习十分刻苦,熟读中国的各类兵书,在校期间,他的成绩非常的优异,并且,刘帅品行端庄,没有任何不良的习惯,和他一起学习的同学,都称呼他为"菩萨"。
从将校毕业后,刘帅被分配到川军的第五师。1913年,刘帅在上海加入了中华革命党,之后还指挥攻打丰都县城。但在战斗中,刘帅不幸被打中了眼睛,为了不损伤脑神经,他硬是在没有打麻药的情况下,忍着钻心的疼痛做完了手术。1923年,刘帅开始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1926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时期,刘帅和贺老总他们一起指挥领导了南昌起义,担任前敌委员会的参谋长。1927年,刘帅奉命到苏联学习军事知识,1930年回国。回国后的刘帅在上级领导的授意下举办了短期军事训练班,负责讲授游击战、运动战等战略方案。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帅担任八路军129师的师长,率领部队在太行山上奋战,。接连指挥了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等战役,给日军造成了巨大的打击。1945年,刘帅还参加了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
解放战争的时候,刘帅率领部队先后取得了陇海、巨野、滑县等战役的胜利,极大地挫败了国民党的战略进攻。在鲁西南的战场上,刘帅采取"攻其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的战略,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新中国成立后,刘帅还参与指挥了渡江战役,1950年,奉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担任院长,为国家培育军事人才,为祖国的军事现代化做准备。1955的授勋典礼上,刘帅被授予开国元帅军衔。1962年,刘帅还参加了中印边境的自卫反击战。1986年,刘帅在北京逝世。
刘帅的一生有过3位妻子,他的婚姻算是比较曲折的。第一位妻子是程宜芝,他们孕育了一个儿子,可惜在1961年病逝了。第二任妻子吴景春,他们没有留下孩子。刘帅和第任妻子汪荣华一起走完了后半生,他们有过3个儿子4个女儿。在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刘帅算是非常严格的,正是因为如此,他的众多子女都非常的有出息。
刘帅的大儿子刘太行,1939年出生,只因父亲当时在太行山作战,就取名为刘太行。刘太行继承了父亲军人的品质,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成一名少将,曾担任过空军研究所的所长。二儿子叫刘蒙,是一个高材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和自己的哥哥一样,都是少将军衔,从事过科研工作还当过指挥官。三儿子刘太迟也是早年从军,曾担任过空军装备部的部长,少将军衔。
刘帅的大女儿刘解先,曾是北京一医院的门诊医生。二女儿刘弥群,是一名女将军,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负责导弹飞行研究。小女儿刘雁翎曾在解放军总医院任职,也很优秀。刘帅还有一个女儿刘华北,不幸被杀害了,不然,也将是一位很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