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武松和杨志,哪个更强
创始人
2025-07-08 09:32:46
0

武松,天伤星,绰号“行者“,杨志,天暗星,绰号”青面兽“

武松与杨志,都是梁山上的一流高手,他们两个从来没有对阵的机会,许多读者对这两个人孰高孰低十分好奇,事实上,如果两个人真对上了,杨志几乎没有取胜的机会。

杨志很强,武功却有缺陷

杨志的出身,远比武松来得高,书中说他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出身于宋朝声名显赫的杨家将,不要说是武松了,满朝当中没有比他更为显赫的将门了。

然而,花无百是红,当年镇守边关、威震边关的杨家将也逃不过没落的下场。到了杨志这一代“自幼流落关西”,也就是说家业基本上都没有了。但即使这样,杨志仍然继承了家传的武功兵法,他“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再一次证明了将门无犬子的老话。

杨志的功夫,确实是战场上生死搏杀的真本领,然而杨志真正厉害的,很有可能是兵法。古代的军人世家,看家本领从来不是武艺的高低,而是指挥千军万马克敌制胜的兵法之道。

在大规模的冷兵器作战中,个人武功的高低微乎其微,纵使天下无敌的霸王顶羽,不也被一帮小兵逼得无路可逃?个人武艺不见史载的白起,不也赢得了军神的称号?纵横沙场的兵法,才是将门安身立命的不传之秘。

个人搏杀的单打独斗,从来不是将门传承的重点,他们练习武功的要求:够用就好。根本不可能投入所有的精力去精益求精、完善每一个细节、长年累月地打磨技巧。

杨志的武艺固然高强,但在打斗风格上,却趋于保守,没有武松那种舍命一击、奋不顾身的狠辣劲儿;杨志的武功更讲究一个“稳”字,少了武松那种充满江湖狠辣的“厉”字。

“野路子”的武松,是如何成为搏击大师的

从常规来讲,武松这样穷人家出身的,在武艺一道是,是永远无法赶上杨志的。所谓“穷文富武”,习武不仅要讲究天赋,也要讲究资源。

习武,要购置兵器、马匹、衣甲、器械,要延请名师、悉心传授,要注重营养,合理饮食,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一个钱字。武松家里穷得叮当响,哪来的钱请老师、买器械?武松当年能够横行乡里,靠的是一身天赋的力气。

武松脱胎换骨,是他在老家打死人之后,经历了数年的逃亡,再度出现时是在柴进庄子上,从景阳岗打虎开始,血溅狮子楼、醉打蒋门神、血战飞云浦、夜月杀孟州,一步一步焕发出耀眼的光彩。

武松在醉打蒋门神时,使出了全书中唯一有名目的武功“玉环步、鸳鸯脚”,这门功夫绝不可能是武松自创,肯定是有高人传授。我们可以断定:武松在流落江湖的这几年里,一定遇到了高人,而且是那种深谙搏杀真谛的真正的顶尖高手。

那么,这样一个高手,为什么偏偏要把如此厉害的武功传授给武松呢?无非看上了武松的天赋。武功力气极大,两臂有千斤之力,体形魁梧却灵活敏捷,头脑冷静下手果断,天生就是练武的奇才。

正是因为遇到了明师,武松才在武道一途上逐步向杨志看齐。但这个时候的武松,未必是杨志的对手。武松武功的再次提升,是他得到了孙二娘赠予的镔铁双刀、上了梁山之后的事情。

武松在梁山之上,多经阵仗,搏杀体悟、与高手不断交流,武功再次大幅度提升,变成了无招胜有招、一击必杀的路子。删繁就简,将武功中多余的枝叶全部去掉,逐渐达到了圆融的程度。

从此之后,武松手下,再无三合之将。杀耶律得重,一刀断马头,一刀夺命;杀沈安,一刀了事;杀三大王方貌,一刀干掉;杀杭州24将之贝应夔,一刀断马头,一刀夺命。

审时度势、动如雷霆、出手必杀、挡无档挡,哪有什么招式,就是一刀而已!这不仅是招式上的碾压,更是境界上的超越。

至于有没有马,对武松来讲没有任何困扰。

此时的武松,武功已经完全超越了杨志。舍命相搏,杨志必败。只能说,武松确实是不世出的武学奇才,杨志与其相比终究差了许多。

决定生死和武功高低的其它因素

武功的高低,有许多因素,武松几乎是全方位碾压杨志的。

论力气,武松占优,他的天赋实在是太优越了,体力强、力气大、敏捷高,所谓一力降十会就是这个道理,杨志在这方面差了点儿。

论打斗经验,武松可谓身经百战,什么样类型的对手都见过,马将步将都能就会自如。尤其是武松行走江湖,经验特别丰富,要是由武松去押解生辰纲,只怕晁天王要悲剧了。

论临阵机变,武松头脑灵活,擅长用势借势,不拘泥于成法,应变能力超强,这是科班出身的杨志所不能比的。

在性格上,杨志始终念念不忘的就是光宗耀祖,在光大家业的奋斗中消磨了英雄气,打斗起来总是少了那份不顾一切的利落,没有武松那么投入,那么放得开、那么豁得出去。

实际上,杨志和林冲的性格有点像,他们的性格导致了武功无法完全发挥,总是有所保留、有所克制,或者说有所束缚,这与个人的出身、心境有关。如果他们能够突破心灵上的枷锁,武功必定能够再上层楼。

结语:后期的武松战胜杨志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只是点到为止的较量,武松未必占优,最大的可能性是打个平手。

如果是空手生死相搏,武松必胜。

如果是持兵器生死之斗,很可能瞬间就分出了生死,大战三百回合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出现在冷兵格杀中。

最后谈一下作者对杨志的定位:每每读到杨志,总想起金庸书中的慕容复,一个志字和一个复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慕容复是念念不忘光复大燕,杨志时时刻刻想着光宗耀祖,可惜时不于我,有志难伸,虽有龙虎之志,难酬英雄大业,人生之无可奈何,莫过于此。如果杨志是个碌碌无能之辈,倒也罢了,偏偏空有一身武艺兵法,却无用武之地。

背负着家族荣耀,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重如山岳的负担,把一个人压得没有了英雄气,纵有天纵之才,只能落草为寇,最后病死在征方腊途中。

倒是武松,又直又钝,偏偏有大智慧、大气运,生生从极低处杀出一条大道,最终开悟,安然故去。

相关内容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上阿姨,近期纷纷呈现出集体大涨的态势!茶...
2025-07-08 12:37:12
原创 ...
腐败、软弱、固步自封的晚清政府,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我们熟知晚清时...
2025-07-08 12:34:14
原创 ...
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洪秀全全面掌握权力的标志,却也是太平天国衰...
2025-07-08 12:33:53
原创 ...
1938年8月的一天,冀北崇礼县喇嘛庙镇伪警察署署长王耀光突然暴毙...
2025-07-08 12:33:45
原创 ...
从上面几文的梳理中,小包萝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是把上古史简单化了,更...
2025-07-08 12:33:36
原创 ...
在早年组织和改造新民学会的过程中,关于如何才能成功,毛主席曾这样说...
2025-07-08 12:33:25
原创 ...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唐朝时期的政治形态也是异...
2025-07-08 12:33:23
原创 ...
大家都知道伟人是一个很简朴的人,尤其是在公家的立场上,一点儿也不允...
2025-07-08 12:33:16
原创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北洋史上,“水晶狐狸”徐世昌的名号,断...
2025-07-08 12:33:11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71年8月,毛主席在巡视南方的过程中,与许多地方的党政军领导人会面,毛主席在接见这些人的时候,经...
原创 从... 我们看过《史记》后,会对其中的《李将军列传》留下深刻印象。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会对李广的遭遇感到扼腕...
原创 俘... 太监是很早很早以前就有的一种第三性人类。最早的太监都不是自愿的,其实就是一种刑罚,我们都知道这种刑罚...
原创 回... “不自由,毋宁死”美国人亨利在殖民时代中呐喊出来的一句话,成为了美国自始至终都坚持的信条,不论是代表...
畅谈改革(三)“大包干”在争论... 实际上,早在1957年,浙江永嘉等地就搞过包产到户,但当时永嘉县委书记李云河等都被撤职查办,有的还被...
原创 施... 考古是一项充满神秘和发现的工作,我国的考古历史上涌现出许多由民间无意间发现的古墓,这些偶然的发现成为...
原创 吴... 七十年代初期,我国发生了“九一三”事件,此事对毛主席打击很大,他的身体健康情况每况愈下,身边需要人照...
原创 二... 是否有人像我以前一样,从字面理解以为国民党“考试院”仅仅是个负责全国学生考试的专门机构 后来我发现搞...
原创 《... 老虎现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然而在一千年前的宋代,却是为祸一方,难于捕杀的“大虫”。 在《水浒传》...
原创 八...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陕北的红军主力被改编为三个主力师,分别是115师、120师和129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