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傅抱石将徐悲鸿送的一幅鹅戏图挂在了客厅中 央,记者们听闻踊跃的来拍照,第 二 天记者们惊奇的发现,画上竟然多了一个鹅蛋出来。傅博石看了看画,无辜的摇摇头说:“不是我 干 的”。妻子罗时慧听闻,说了一句话,在场的记者震惊不已。
罗时慧听闻记者质疑的声音,从远处走了过来,微笑的说道:“古有张僧瑶画龙点睛,龙破壁而出,昨日鹅肚子里就有蛋了,一 夜 过来,蛋自然是生下了。”
原来罗时慧看着徐悲鸿送来的鹅戏图一时兴起,便临摹了一幅,意犹未尽的他,又在鹅肚子旁边的青草地旁,画下了一枚鹅蛋。
记者们看着以假乱真的鹅戏图,无疑不佩服罗时慧的画功了得。
说起来罗时慧画画离不开傅抱石。
傅抱石是20世纪有名的画家,他和齐白石并称为:“南北二石”。
傅抱石25岁在第 一 中学当老师,当时罗时慧是他的学生,由于他博学多才,深受学生们的喜欢,这其中不乏学生罗时慧。
一天傅抱石指导学生画画,他发现罗时慧很怪,画荷花却从来不画荷叶,于是他便问道:“你怎么不画荷叶呢?”
罗时慧说到:“我不会画荷叶。”
傅抱石听后便补满了荷叶。
此时傅抱石不知道的是,罗时慧已经对他暗许芳心,她拿着这幅画突然向他表白道:“你知道我为什么不画荷叶吗?”
傅抱石摇摇头说道:“不知道”!
罗时慧说到:“我是故意留给你画的,这叫珠联璧合”。
傅抱石面对罗时慧的表白也怦然心动,当两人的恋情传到罗时慧的父母耳中时,罗父是一万个不赞成。
罗时慧出生在官宦之家,17岁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江西第 一 中学。
而傅抱石却出生在江西的贫苦人家,父亲是个修伞匠,虽然日子清贫,但是他却非常的上进,17岁便考上了江西的师范学校。
罗父瞧不上傅抱石,认为门不当户不对,而罗母却非常赞成两人的交往,由于自己三姨太的身份,使她更能懂得,与其让女儿嫁给一个富贵人家,不如嫁给一个爱她的穷书生。
于是罗母便给傅抱石出主意,让他借一个1000大洋的存折给罗父看。
没成想罗父看完之后,主动松了口,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傅抱石。
1930年,26岁傅抱石和19岁的罗时慧结婚了。
婚后两人情真意切,一共生了12个孩子,但是最终成活了两男四女。
生活中的罗时慧并没有大小姐的架子,她学着料理家务,洗菜做饭,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孩子们。
而傅抱石也非常的疼爱妻子,每次出差都会给妻子带一些小礼物,小惊喜,只要他在家,会主动帮妻子分担一些家务。
有次她们的大女儿生病了,傅抱石一刻不停的在女儿身边照料,包括女儿的大小便他都详细的记录下来。
罗时慧打趣的说道:“你可以写史记了?”傅抱石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道:“我不会写史记啊!”
一旁的妻子大笑的说道:“我说的是“屎记”,傅抱石才反应过来,憨憨的笑了起来。
罗时慧平常也很喜欢捉弄傅抱石,一次傅抱石回到家中,帮佣说道:“家里有位王先生等候他多时。”
傅抱石一看,此人带着瓜皮帽,留着八字须,看着眼熟却又想不起来在那里见过。
于是傅抱石歉意的说道:“请问您怎么称呼?”
王先生突然噗嗤一笑,摘下瓜皮帽,撕下假胡须说到:“我认识你很多年了,你怎么可能不认识我呢?”
傅抱石定睛一看,原来是妻子男 扮 女 装,顿时也哈哈大笑起来。
抗战期间一家人辗转到了重庆一郊外生活。
#赚赚训练营#
即便条件有限,罗时慧也将孩子们打扮的干净,利索。
一家人把清贫的日子过得也是有滋有味。
在傅抱石的影响下,罗时慧也喜欢上了画画,于是便出现了文章中开头一幕。
这个真实的爱情故事如同一幅画,鲜活地展现了坚贞不渝的爱和坚韧的生活。傅抱石和罗时慧之间的爱情不问门第,只问深情;他们用心与情交织,绘出了幸福的画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情不受社会地位的约束,只要真挚,便能披荆斩棘,跨越门第,化 解困难。罗时慧在面对不被认可的时候,坚持了自己的选择,而傅抱石也用真情与信任回报了她。
这也提醒我们珍惜爱情和家庭,不论生活如何艰难,只要心与心相拥,幸福就不会离你太远。这对从故事中走出的幸福夫妻,尽管在清贫中度过,却有着最珍贵的幸福。或许我们不是画家,但在生活的画布上,我们都可以绘制出自己的幸福。
爱不分贫富,也不问出身,它只在心灵深处绽放,是生活中蕞美丽的一抹色彩。无论何时何地,珍惜爱情,珍惜幸福,因为这或许就是人生蕞美好的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