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世,是中国古代史上在各方面都几乎于完美的时代。辉煌的“贞观之治”之所以能够出现,唐太宗李世民固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离不开贞观时期那些优秀的大臣。下面本鬼就简单介绍一位不太有名的贞观名臣。
李大亮,唐朝开国功臣、贞观名臣之一,历任土门县令、金州总管司马、安州刺史、交州都督 、凉州都督、西北道安抚大使、剑南道巡省大使、左卫大将军、工部尚书等职,爵封武阳县公,是唐太宗非常欣赏的大将。
李大亮
李大亮才干出众,屡立大功。在担任地方长官期间迅速地安定了战乱的局势,恢复当地生产,之后在讨伐吐谷浑、薛延陀等重大战争中都立下大功。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期间留李大亮辅佐房玄龄留守长安,可见唐太宗对其的信任。
李大亮
更为难得的是李大亮不仅才干出众,品德更是高尚。有一次土门县发生了严重的旱灾,时任县令的李大亮为了筹集赈灾的钱粮,甚至将自己的战马卖掉。唐高祖曾赏赐给李大亮一百个奴婢,结果里大量说这些奴婢都是好人家的子女,将他们全部送回家里。
正是因为品德高尚,所以李大亮多少有些“死心眼”。时任凉州都督的李大亮有一次在办公地接待朝廷特使。结果这位特使发现李大亮为了侦查敌情,养了几只非常优秀的猎鹰。于是这个特使半开玩笑地说:“以前爱好打猎的陛下(李世民)也喜欢猎鹰,你为什么不送几只好鹰给陛下呢?”
这个特使的话虽然有问题,但这也是常见的官场习俗。没想到李大亮马上就给李世民写信说道:“听说陛下已经很久不打猎了,如果这个特使要猎鹰是陛下的意思,那就是陛下言而无信;如果是这个特使自己的意思,那就是陛下用人不当!”
李世民
得知此事的李世民在给李大亮的回信中说道:“使遣献鹰,遂不曲顺,论今引古,远献直言……有臣若此,朕复何忧”。之后李世民下令赐给李大亮一个外藩进贡的上好胡瓶和一部由东汉大学者荀悦所著的《汉记》以示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