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2年,康熙下令凌迟谋逆造反的姐夫耿精忠及其心腹王世瑜、徐文耀等人,耿是大清三藩王之一,最终落得死无全尸的悲惨结局。
耿精忠出生在山东,祖父耿仲明,原本是大明将领毛文龙的下属,当毛被袁崇焕杀害后,就同孔有德一起投降了大清,深受皇太极的器重。
耿仲明投降之后,成为多尔衮手下一名智勇双全的悍将,跟随主子入关,讨伐大明残余势力,农民起义军残部。之后又攻打南明,立下赫赫战功,顺治皇帝册封耿仲明为靖南王。
一次耿仲明放纵手下藏匿逃犯,事情败露,他吓得寻了短见。
他的爵位就让儿子耿继茂继承了,耿继茂也是一名猛将,作为驻守边疆的异姓王,他的儿子耿精忠就要留在北京做人质。
耿继茂战死后,耿精忠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并驻守福建。
虽然他是将门之子,但自小在京城长大,对骑马射箭不感兴趣,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整日地想着大兴土木修造王府,收藏美女和珍宝,享受生活。
1655年,顺治皇帝赐婚,将豪格的女儿嫁给耿精忠,虽然她不是皇帝的女儿,但享受公主待遇,耿精忠被赐“和硕额驸”的称号。
只是好日子没维持多久,康熙皇帝下诏废除三藩,这些藩王都曾为大清稳定立下汗马功劳,耿精忠在福建,是当地的土皇帝,手握重兵可以和朝廷分庭抗礼。
削藩令下达后,吴三桂就在云南反了,一时间南方大部分地区都纷纷响应他,形势有利于三藩。
吴三桂在起兵前就和其他两位藩王约定,一旦推翻大清,允许耿精忠世代在福建称王。面对这个条件,耿精忠加入了反叛大军的队伍。
消息传到了京城,康熙非常生气,影响恶劣,耿精忠是康熙皇帝的姑父,是三藩中和皇帝关系最近的。
康熙皇帝将耿精忠在京城的亲人囚禁,并且给耿精忠写了劝降书,希望他回头是岸,并承诺他继续镇守福建,但耿精忠没有理睬皇帝。
耿精忠和吴三桂是各怀鬼胎,耿并不是一名出色的将军,他的军队一路北上,烧杀抢掠失去了民心。
康熙十五年,康亲王指挥清军击败了耿精忠的大军,两个月后,清军直逼耿精忠的老巢福州,此时城中弹尽粮绝,他还谋划带领水军外逃。只是这位纨绔公子已经被降清的手下困在了城中。
事到如今,耿精忠只能袒露上身,率领百官出城投降大清,他请求朝廷保留自己的王位,并愿意率领大军去剿灭郑经大军,将功赎罪。
康熙皇帝同意了他的要求,但是对他并不放心,认为他尚有谋逆之心。
耿精忠为了取得皇帝的信任,果断带领军队去击败了郑经军队,接着又进军潮州,打败了平南王尚之信的叛军,但是这一切并不能为他避免杀身之祸。
降清后耿精忠依然在私底下搞事情,野心勃勃帝想称帝,他的部下却暗中告发了他。
1680年,康熙帝召耿精忠入京,以谋反罪削去他的爵位,交给三法司。三藩之乱平定后的1682年,康熙帝下旨,将耿精忠凌迟处死。
三藩之乱平息后,康熙下令凌迟处死反复无常的耿精忠,为了警告所有有所企图的人。
康熙并没有祸及耿精忠的家属,而是妥善安排,包括耿精忠的弟弟们。
耿精忠属于咎由自取,康熙给了他一次机会但是他野心不死,能力不足最终被反噬。
#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