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被人夺走,唐朝诗人伤心难过写下一首诗,催人泪下,成为绝唱
世界光彩斑斓,总有一些爱情让人荡气回肠,总有一些女子让人心疼不止,甘愿为她倾尽一生爱怜,只愿换她嫣然一笑。
比如崔护的“人面桃花”。
崔护考进士落榜,独自到城南踏青,走到一所宅院,适逢口渴,便扣门求饮。
一妙龄女子开门,崔护顿时心生爱慕。
第二年清明,崔护故地重游,却见庭院闭门,怅然若失,写下: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原来,那位姑娘因思念崔护成疾,此时命不久矣。
后来,崔护被迎进庭院,进入屋中,见此情景,泪如雨下,大声疾呼。
或许是他的精诚感动了上天,多情的姑娘竟然从黄泉路上又走了回来。
再之后,两人终成眷属。
此事被记载于唐人《本事诗》。
再有,宫廷御沟的红叶题诗。
唐朝诗人卢渥进京应试,偶然经过御沟,拾起一片红叶,上面有一首绝句: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告去到人间。
卢渥深感诧异,于是把这片红叶珍藏起来。
后来,唐玄宗放出一部分宫女,卢渥娶了其中一位为妻,而她,恰巧就是当年题红叶诗的那个宫女。
此事,记载于唐人《云溪友论》。
这样的故事,总是让后世有情人叹息羡慕,如果此刻的你依然意犹未尽,我再和大家说一个唐代诗人韩翃的爱情传奇。
相传,唐代韩翃年轻时以诗才闻名。但家庭穷困,他结交了一个姓李的富家朋友,常参加在李家的聚会。
李家有个活泼美丽的爱姬柳氏,对韩翃很有好感,觉得韩翃虽穷,但结交的都是当时有学问的人,便对人说,韩翃是不会长期贫贱的。
姓李的得知柳氏心意,便设宴请韩翃,并让柳氏陪坐。
酒兴方至,李说:柳夫人容貌美丽,韩秀才诗文出众,我想将柳夫人送给韩先生,不知可否?之后,李又送了一笔钱供两人安家。
第二年韩翃考中进士,一时未获官职,柳氏劝他出门闯荡。
不久,安禄山叛军攻占长安,柳氏怕被掳去,便去法灵寺削发为尼。
数年后,唐王朝借助外族军队的力量,终于平定了安史之乱。蕃将沙咤利因平叛有功,被唐王朝封为将军。此人骄横跋扈,为所欲为。听说柳氏貌美,便抢回自己家里。
这时,已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帐下当书记的韩翃也回到了长安。
他四处打听柳氏的下落,未果,情急之下,就写了一首诗,做成传单,四处散发。
诗是这样写的: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短短的几句诗,有关心,更有焦虑;有担忧,更有恐惧。
柳氏一介弱女子,飘零在这波诡云谲的乱世上,就像颜色青青的柳枝,陷入了无边无尽的狂风暴雨之中,当好不容易挨到了风收雨住,那柳枝还能够存活下来吗?
那青青的颜色不曾凋谢吗?纵然容颜依旧,是否早已经属于别人了呢?
乱世之中,平凡小男女的平凡幸福已经成为多么大的奢望。
柳氏得到这首诗后,百感交集。但身陷牢笼,无法脱身。
于是也写了一首诗:
“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这两首诗,凄婉美丽,格调高雅,没有奇才断然写不出,没有真情也断然写不出。
那么,他们二人最后团圆了吗?
柳氏写下这首诗后,也做成传单,让身边的侍女送出去散发。
韩翃见诗后悲喜交集,四下打听,才知道柳氏已被沙咤利抢去,但自己无权无势,又怎么能和那位横行霸道的将军斗呢?他的心事被朋友许浚知道了。
许浚是一位侠士,便设法把柳氏从沙宅弄出来还给了韩翃。
韩翃高兴之余,想到沙咤利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怕祸及许浚,便向自己的上司侯希逸禀报了此事。
侯希逸这时已当了宰相,一来同情韩、柳的遭遇,二来赞赏许浚的为人,便毅然上了一封奏折。
皇上看了侯希逸告沙托利抢占现任官员眷属,要求加以惩办的奏章,觉得许俊帮韩翃夺回柳氏,正直敢为,忠勇可嘉;
但番将立有战功,又不便惩办,就下了“沙托利宜赐绢两千匹,柳氏还归韩翃”的圣旨,一时传为佳话。
以上故事出自唐传奇《柳氏传》,并非杜撰,而《章台柳》也流传至今,成为了一首千古绝唱。
如果你喜欢这个故事,喜欢这首诗,欢迎您关注我,之后为您带来更精彩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