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靖难之役时,建文帝朱允炆麾下有哪些将领可以与燕军对抗
创始人
2025-07-07 03:32:53
0

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在位31年的朱元璋病逝,大明朝的皇位由21岁的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刚一继位,就听从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削藩,此举导致湘王自焚,齐王、代王、岷王被废,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也感受到了威胁,不久朱棣借口“清君侧”起兵,发动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的结果已经是众所周知,朱棣经过四年的战争攻入南京,即位为帝,而建文帝朱允炆却不知所终。然而反过头来再看,在这场战争中,朱允炆手下还是有一批将领可用的,但是却没能赢得这场战争。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朱允炆手下的将领们。

1、李景隆

在靖难之役这场战争中,李景隆应该是名气最大的一个了。李景隆的身份还是比较尊贵的,他是朱元璋的外甥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与朱允炆是一个辈分。他也是一个赵括式的人,虽出身于将门世家,但是实际作战经验匮乏。

洪武十九年(1386年),李景隆承袭曹国公爵位,后来到各地练兵,后掌管左军都督府,加太子太傅。朱棣起兵后,李景隆被建文帝任命为南军统帅,率军北伐,但是李景隆的战绩实在是有点丢脸。他率50万大军围攻北京,却没能攻下北京,反而是在郑村坝被朱棣打败。

李景隆

次年建文帝又授予他专征伐之权,赏赐黄钺弓矢,统兵60万再次与朱棣作战,可是这一次李景隆再一次被朱棣打败。李景隆的表现与他的父亲李文忠相比实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建文四年,朱棣攻打到南京城后,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城门,迎燕师入城,南京陷落。朱棣即位后,封李景隆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千石。命其重修《明太祖实录》,任监修。永乐二年(1404年),各部官员接连弹劾李景隆,遂被褫夺爵位,抄没家产,软禁于家中,后死于幽禁之中。

2、耿炳文

耿炳文算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为数不多的老将了。在明初将星云集的时代,耿炳文似乎并不太耀眼,毕竟又徐达、常遇春、蓝玉等军功卓著的战将,而耿炳文又是善于防守型的战将,所以他的名气并不如徐达、常遇春等人。不过他还是凭借战功被封为长兴侯。

耿炳文

建文帝继位后,因削藩诱发了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耿炳文被朱允炆任命为征虏大将军,统军北伐。不过却在真定一战中战败,建文帝听从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改派李景隆代替耿炳文统军北伐。此战之后,耿炳文再也没有在战场上表现的机会了。

永乐二年(1404年),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弹劾耿炳文,说耿炳文的衣服、器皿上有龙凤的图饰,用红革呈做玉带,逾越制度,他的这些行为是大逆不道。耿炳文听后十分害怕,畏罪自杀了。

3、郭英

郭英是明朝的开国将领,也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为数不多的老将之一。郭英18岁就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一路上也立下了不少战功。洪武十七年(1384年),以功绩被封为武定侯。在明初朱元璋大杀功臣的背景下,郭英得以幸存。

郭英

建文帝继位后,郭英从耿炳文、李景隆讨伐燕王朱棣,无功而返。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登基为帝,郭英被罢官回家。永乐元年(1403年),郭英死于家中,卒年六十七岁,获赠营国公,谥号“威襄”。

4、徐辉祖

徐辉祖是明朝开国大将徐达的长子,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承袭魏国公爵位,而后前往山西、北平等地练兵,后来回朝掌中军都督府事。

建文帝即位后,徐辉祖被加封为太子太傅。靖难之役爆发后,徐辉祖作为南军主将,于白沟河之战中掩护李景隆撤退,全师而还;又在齐眉山大胜燕军。后被调入南京,淮北南军因此势孤而大败。燕军渡江时,徐辉祖仍带兵抵抗。

徐辉祖

建文四年,朱棣攻入南京后,朱允炆不知所踪,朱棣在南京城继位,将徐辉祖削爵并禁锢于家中。毕竟朱棣娶了徐辉祖的妹妹,有这层关系在,朱棣也不好处置徐辉祖,因此只能将他软禁在家中。永乐五年(1407年),徐辉祖病逝。

值得一提的是徐辉祖的弟弟徐增寿在靖难之役中因为通燕被杀,但是朱棣并没有忘记他,在继位后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这样徐家就是一门两国公了。定国公一系随朱棣到北京,魏国公一系则留在南京。

5、铁铉

铁铉是元朝回回人的后裔,他性情刚决,聪明敏捷,其才干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朱元璋赐给他“鼎石”的字。建文帝即位后,铁铉升任山东参政。靖难之役爆发后,朱棣率军南下必然要经过济南,铁铉协助盛庸把守济南,铁铉不肯投降造反夺位的燕王朱棣,并召集溃败的士兵坚守济南,击退燕王朱棣,而朱棣不得不绕过济南城继续南下。

铁铉

朱棣夺取帝位后,回兵北上复攻济南,并在河北一带大肆屠杀百姓。到达济南,铁铉死守不肯投降,但终因寡不敌众,城池被攻破。朱棣又设伏兵计擒铁铉,铁铉终于在淮南被俘,被押送到京师,盛怒的朱棣命令将他凌迟处决。朱棣虽然痛恨铁铉,但每每激赏他的忠义,还对群臣称赞他

6、盛庸

盛庸是靖难之役中南军对抗燕军的主要将领之一。建文元年(1399年),盛庸以参将的身份跟随耿炳文伐燕王朱棣。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后,他又隶属李景隆。盛庸率军与燕王朱棣作战四年,前期多次将朱棣击败,并斩杀朱棣帐下好几个将领,后逐渐不敌。

盛庸

朱棣攻入京师后,盛庸举众投降,朱棣继续任用盛庸。盛庸辞官后,多次遭到弹劾,被指有异心,盛庸无奈,于永乐元年(1403年)选择自杀。

7、平安

平安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养子,济宁卫指挥佥事平定之子,早年随朱棣出塞作战,父亲死后,继任为济宁卫指挥佥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平安以列将的身份随耿炳文北上平乱。建文二年(1400年)至建文三年(1401年),在靖难之役中屡败朱棣,斩杀其将数人。

平安

建文四年,平安在与燕军的作战中兵败被俘,当时燕军将领纷纷请求将平安处死,但是朱棣认为明太祖所养的武士,就只有平安一个人了,而且他也比较爱惜平安的才勇,便挑选精锐士兵将他护送到北平,命世子朱高炽和郭资等人善待他。

朱棣即位后,任命平安为北平都指挥使,不久又进升为行后府都督佥事。永乐七年(1409年)被逼自杀。

8、梅殷

梅殷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女婿,娶了朱元璋的嫡长女宁国公主为妻,在朱元璋的16个驸马当中,梅殷是最受朱元璋喜爱的一个,曾密令其辅佐朱允炆。

梅殷天性纯朴正直,处事老成谨慎,精于骑马射箭,富于谋划策略,此外他还精通经史,被当时的人称为“儒宗”。

梅殷

靖难兵起,梅殷受命镇守淮安防御燕军,曾割燕使耳鼻,由此与明成祖朱棣交恶。永乐三年(1405年)十月,其入朝途经竹桥时,为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推拥坠桥溺毙。事后赵曦奏称梅殷投水自尽。

小结:

由此看来,朱允炆麾下还是有一些比较能打的将领的,可是朱允炆并没有很好的使用他们,尤其是李景隆,身为大军统帅,其指挥能力却实在是堪忧,几十万大军都在他手上给败坏。以此来看,朱允炆失败也是必然的了。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员。 可是你知...
2025-07-07 04:33:41
原创 ...
一般来说,能够成就大业的人,不光自己能力强,还要有时运相助,能力和...
2025-07-07 04:33:21
原创 ...
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席间谈笑胸襟阔,最从平淡见英雄。...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东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巨鹿人张角率部发动了黄巾起义,此举对...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广德二年冬,公元764年。 时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观察使的郭...
2025-07-07 04:33:12
原创 ...
1936年,在浙江余杭县良渚,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末期、铜石并用时...
2025-07-07 04:33:06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有个历代流传的成语“面从后言”,简而言之就是当面赞成...
2025-07-07 04:32:53
原创 ...
刘备集团怎么衰败得那么快?诸葛亮的隆中对,并不是最优解 二爷那会真...
2025-07-07 04:32:44
原创 ...
唐代最有诗情的才妓,8岁时已预示一生命运,死后风雅倒成了艳俗 唐代...
2025-07-07 04:32:36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1940年春,南洋富豪陈嘉庚回国慰劳视察,想促进国共团结,共抗日寇。他先后到访了重庆、延安、缅甸、新...
唐朝热搜词:节度使 说到唐朝节度使,大家第一就会想到安禄山、安史之乱、藩镇割据这些唐朝历史热点,那么节度使又是怎么产生的...
原创 正... 三国时期,社会动荡,涌现了无数的英雄豪杰,我们熟悉的小说《三国演义》里面无数的武将,演绎了各种英雄的...
原创 建...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说起北平的和平解放,不得不说傅作义这个人,没有傅作义的识大体、...
原创 此... 从前有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清军的入关和农民起义军关系大不大?”一谈到这个问题总有人会把一堆明...
原创 梁... 前言 梁兴初晚年,叶剑英多次派人前来询问,要不要出来当个顾问?梁:给年轻人个机会 主席:梁兴初立了大...
原创 中... 中国的四大死穴,明朝丢了一处,直接灭亡! 在冷兵器时代里,国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很难解决。千百年以...
原创 7... 前言 1976年元旦,在毛主席的授意下,全国各大报刊一起刊载了两篇毛主席在十年前写下的两首旧诗词。 ...
原创 阎... 1954年开始,为了铭记先辈们在战争中做出的贡献,国家开始筹备授予军衔的工作。 据说当时的评选,有...
原创 韩... 她是我国最低调的“第一夫人”,不满十五岁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出任中国轻工业进出口公司政治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