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抗日战争中关于国民党军队的内容里,总能看到战区这个词,这源自于蒋介石在抗日战争初期做出的决定,把全国上下划分为五大战区,后来随着战争的推进以及形势愈加复杂,又新增了几个战区。
而其中第三战区是最开始就有的战区,1838年11月,顾祝同正式上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而他管辖的范围苏南、皖南以及浙闽等区域,虽设立较早,但顾祝同手里的部队却都是杂牌军,并不被人看好。
然而也就是这些杂牌军,在日军进攻浙闽之际给日本人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硬仗虽然不能打,但可以搞游击!这话怎么说呢?
一、何为杂牌军?
要说国民党各个战区中哪几个战区的杂牌军最多,排在前列的肯定是顾祝同的第三战区和李宗仁的第五战区。
例如李宗仁在打台儿庄战役的时候,东北军、西北军、川军还有粤军等等什么部队都有,而李宗仁本身也是桂系出身,倒是不难理解为何可以率领杂牌军。
而顾祝同就不一样了,他是妥妥的黄埔出身,即蒋介石的嫡系。这里就要说国民党军队中的中央军和杂牌军之分了。国民党军队远远看过去是一个整体,实际上是蒋介石一系与其他地方军的组合。
早在北伐的时候,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的部队就被编为了四个集团军,等到蒋介石大权独揽,他就把原本的第一集团军改为了“中央军”,而其他部队自然就成了中央之外的“杂牌”。
其中比较大的杂牌军有东北军,川军,桂军,西北军等等,杂牌虽有一点贬损,但不完全是贬义词语,更多是与中央军的差别。
蒋介石就是一个很看关系的人,故在军队将领中,黄埔系出身的军官自然而然成了他这个校长的亲信,形成了他的势力。
顾祝同的第三战区都是杂牌军的原因,主要就是各种会战中第三战区都不是主要位置,并不是国军的防守重点。在顾祝同上任以前,南京和上海这两座大城市已然被日军占领,后来发生的武汉会战以及长沙会战等等都与他关联不大,主力部队自然轮不上他来指挥。
在1942年以前,顾祝同手下部队也就是和日军打打游击战,主要任务就是保住浙赣铁路以及衢州的机场。然而没想到美军的一次空袭给第三战区带来了一场大战,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从游击到会战
八年抗战之中,浙江只爆发了一次大型会战,与另外一个长期以来都是中日对抗前线的长沙地区相比,有着很大区别。浙江多山,加之此时广东已经被日军占领,浙闽两省对于日军的价值并不突出,故长期处于较低烈度的战斗。
而第三战区主要就以游击战对日军进行攻击,游击战术也是顾祝同能够守住第三战区虽在日军占领区腹地,但一直没被日军消灭的法宝。有人可能想不到,国军也会打游击的嘛?当然是会的,而且在1941年,国军游击队人数甚至是中共军队的2.6倍。
1940年秋,国民党游击队组织了六个突击队,趁着夜色杀到了马当要塞,驻扎在这里的日军毫无防备,150人直接被团灭。
占领马当要塞后国军士兵还把要塞里面的大炮转了过来,对着淮江上的日军舰艇开炮,一时间日本人根本不知道这炮从何而来,伤亡惨重。而这场袭击中国军士兵没有一人伤亡,可以说是军事史的一大奇迹。
而到了1942年的浙赣会战上,顾祝同和蒋介石指挥部队时也正是靠着且战且退的部署,利用地形优势让日本人吃了许多亏。而浙赣会战的原由还得从美国人轰炸日本说起。
1942年4月18日,美国将领杜立特排除16架轰炸机轰炸东京,日本本土直接给吓傻了,他们根本没想到自己的本土会受到威胁。而这16架飞机中就有15架飞机降落在了浙江衢州的机场。
而早在1938年,中国的飞机就曾经从浙江出发去日本撒了一百多万份关于反战的传单,这一来二去连日本天皇都发飙了。当得知飞机从衢州来,日本陆军部马上制定了发动浙赣会战的计划,而指挥官是日军华中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
三、浙赣会战
1942年4月,日军派出80多个大队朝着浙江腹地挺进,第三战区司令官顾祝同急忙部署部队进行防御,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一开始顾祝同想学薛岳搞“天炉战法”,后来蒋介石让他放弃,派出一半兵力在一线抵御日军,其他一半就在外围搞歼灭。面对强大的日军,第三战区的官兵利用复杂的地形节节抵抗,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往后撤退,等到一个阵地上继续防御。
在天目山山区,日军两个师团在狭小的公路上行军,一条路上密密麻麻全都是人。日军一面行军,一面还要防御来自国民党28军的袭扰。而在东路,70师团和22师团试图合围国民党的暂9军,两个师团冒着大雨前进,结果暂9军早就依靠地形溜出了包围圈。
布置地雷以及各类陷阱也是第三战区部队在浙赣会战中抵御敌人的办法,在建德,日军冒雨追击预备5师,国军士兵一边走一边埋设地类。日军116师团冒进结果被雷区困住,许多士兵被当场炸死,此时国军士兵顺势冲出,再次寄予日军打击。
除地雷外还有水雷,此时战区的百姓已然全部撤离,所以国军在埋设地雷的时候也没有什么顾及,只要可以埋地雷的一般都会埋上,日军的冒进在这样的“非常规”套路下屡屡受挫。
1942年5月,日军第13军司令部官员乘坐的汽艇被国军水雷炸毁,十多个日军参谋被当场炸死,司令官泽田茂则是没了眼睛。而另外一个被地雷炸的是日军第15师团的师团长酒井直次,他的运气倒霉这么好,直接被我军炸死,成了明治维新以来第一个战死的师团长。
浙赣会战最终虽以国民党军队的失败告终,但顾祝同手底下的杂牌军却在游击战争迸发出了惊人战斗力,给日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毕竟13万日军挺入浙江,对于顾祝同而言,他手底下的兵能打出这样的效果实属不易了。
参考信息:
吴敏超.全面抗战前期的浙西:从沦陷区到游击区[J].军事历史研究,2016,30(06):69-85.
浙赣会战纪实:川军工兵排布地雷炸死日军中将_文史频道_中华网 .20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