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的开国元帅当中,陈毅是是出了名的好玩、幽默。他兴趣广泛,特别对于汽车情有独钟。
早在法国留学期间,一向喜欢新鲜事物的陈毅为了学会开车,还特意到车行去当了一段时间学徒。在解放战争时期,陈毅身兼数职,经常要穿梭于各个战区之间。
起初,马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碍于速度还是太慢。后来,我军从国民党军队缴获了美式吉普车,陈毅的座驾也鸟枪换炮,换上了吉普车,一见到车,陈毅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据他的司机常志刚回忆,陈毅经常心血来潮,要求常志刚坐到副驾驶,他亲自来开车。
每一次陈毅开车,常志刚都异常紧张,生怕出一点差错,让陈毅受伤。以至于后来粟裕知道了,还特意给常志刚下了死命令:“决不允许陈毅自己开车,如果陈毅有一点差错,唯你是问。”
从那以后,常志刚再也不敢让陈毅自己开车,陈毅也只能望车兴叹。
一、陈毅与他的司机常志刚
常志刚是粟裕介绍给陈毅做司机的,没想到,这一干就是十年。
常志刚能被选为陈毅的司机,不仅是因为他有多年的驾驶经验,还因为他胆大心细,能很好地保护首长的安全。
在他还在给聂凤智当司机的时候,曾在国共谈判是被派到济南军调处做司机,临行前聂凤智叮嘱他:“你去济南代表的是我们共产党,那边情形要复杂得多,大家都盯着你,你要小心行事,不要给我们共产党抹黑。那边对我们解放区的情况不太了解,你要多宣传。”
到济南后,常志刚谨记着聂凤智的话,生怕行差踏错,丢了共产党的脸。当时,军调处一共有五辆车,美国人和国民党司机开的车都是崭新的,只有常志刚开的这辆是缴获来的美式吉普车显得十分破旧。
国民党的司机经常排挤常志刚,对此,常志刚并不在意,只想着尽快完成这项任务。
有一次,军调处五辆车一起出去办事,开到一条大河边。由于没有桥,河也不是很深,决定开着车蹚水过去。
几个司机正研究着怎么开过去的时候,国民党的司机看着常志刚,不屑地说:“你那车能开过去吗?”
常志刚没有说话,心里却已经有了主意。
没想到的是,美国人和国民党的车在过河的时候在河中央熄了火,动弹不了,之后常志刚的车反而顺利地到了河对岸。
其他司机一下傻了眼,纷纷向常志刚来取经。原来,在过河前,常志刚已经将汽车的风扇皮带取了下来,这样过河时发动机就不容易进水。
这件事情,让其他司机对常志刚刮目相看,再也不敢说嘲笑我们的人。
1948年,常志刚临危受命,给陈毅做司机。陈毅这次是去参加挺进中原的战斗会议,一路上路途遥远,山路崎岖敌军出没,十分危险。
临行前,粟裕知道陈毅喜欢开车,这一路肯定又要手痒痒,就叮嘱常志刚:“这次路上和危险,路况也不好,无论军长说什么都不能让他开车,还有军长怕热,喜欢把车门敞开,你开车要当心,不要把军长给颠了出去。不然的话,军法处置你。”
果然被粟裕说中了,车子开出去还没多久,陈毅就说:“你下来,我来开。”可是,常志刚哪能让他开,但又不能直接说,就抱着方向盘说:“老总,我想开,我喜欢开,你就让我开吧!”
常志刚就是不下车,陈毅也很无奈,又坐回了副驾驶。
到了晚上,陈毅就开始打瞌睡。可是,穿越太行上的时候,山路实在太颠簸了,好几次,陈毅的身子都快颠到车门外面去。
常志刚一想这可不行,要是把军长伤着了,我可要受军法处置。
情急之下,常志刚对陈毅说:“老总,你看这样行不行,我用绳子把你绑在座位上,这样你可以安安稳稳地睡觉,我也可以安安心心地开车。”
陈毅听完觉得是个好主意,就答应了下来。
开了好几天的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一下车陈毅对着刘伯承和邓小平说:“我可是被五花大绑来的哟!”
说得刘邓二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陈毅哈哈大笑,指着常志刚说:“就是这小子出的主意,为了让我睡个好觉,又不会被颠出车外,就将我绑着来的。”
刘邓一听也哈哈大笑起来,常志刚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袋。
二、和蔼可亲的陈毅
常志刚给陈毅当司机的时候开的是一辆美式的吉普车,比较简陋。特别到了冬天,车一开起来,风就呼呼地往里面刮。
有一次,常志刚晚上出任务,考虑到太冷了,就想到军需处领一件大衣。没想到,军需处的同志遵章办事,说常志刚不是干部,不能申领,常志刚只能悻悻而回。
到了晚上,陈毅看到常志刚冷得直发抖,就问他:“怎么不到军需处领一件大衣啊,这个天,这么冷,怎么开车。”
常志刚心里正委屈呢,就将去军需处领大衣的事情说给陈毅听。陈毅听了,当时并没有说什么,而是把身上的大衣脱下来给常志刚披上。
常志刚连连说:“老总,我不用,不用,您穿了,可别着凉了。”
陈毅说:“穿着,你在前面,给我挡风了。”
出任务回来后没几天,军需处就改了规章制度,凡是工作需要的都可以到军需处领大衣。
常志刚没想到陈毅为了他的事还特意修改了军需处的规章制度,心里暖暖的。当时他就在想,这么体恤下属的领导,这辈子跟着他都愿意。
陈毅的夫人张茜还是常志刚的入党介绍人。常志刚在跟随着陈毅东奔西跑的过程中,亲眼见着陈毅这些共产党的领导人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废寝忘食。很早,常志刚就在心里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此,他很早就写好了入党申请书,只是,不知道自己够不够资格。
有一天,常志刚鼓起勇气,将自己准备已久的入党申请书交给陈毅看,希望陈毅能给他一些意见。
陈毅认真看过以后,对他说:“小常,这几年我也一直在观察你,你工作认真,遇到危险也临危不惧,表现很好,你已经够一个党员的标准了。”
常志刚一听陈毅这么说,内心非常激动:“老总,我需要做的事还很多。”
陈毅说:“这样吧,就让张茜当你的入党介绍人,她也了解你,让她介绍你入党再合适不过。”
常志刚受宠若惊,连连感谢陈毅。就这样,在张茜的介绍下,很快,常志刚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
常志刚的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曾经他与陈毅夫人张茜遭遇的一场车祸让他一直后怕。
有一次在南京,他载着张茜外出,经过一个路口的时候,一辆没有遵守交通规则的大卡车直接向他们撞过来。
常志刚当场被撞得昏迷不醒,张茜也受了重伤,还掉了两颗牙齿。当他们被送到医院时,情况十分危急。
张茜当时还清醒,她不顾自己的伤势,一直在询问常志刚伤势如何。
陈毅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还特意打电话给医院院长,说:“你们一定要想办法抢救他,不能让他有事。”
所幸,24小时后常志刚终于醒了过来,度过了危险期。后来,当他知道陈毅在百忙之中还关心着他,心里十分感动。
在常志刚的心目中,陈毅就像家人一样。陈毅到南京以后,吉普车换成了小轿车。
有一回,陈毅一只手打在车门上跟其他人讲话,新司机小谷没有注意把车门一关,将陈毅一个手指的骨头给压断了。常志刚一听立马赶到了医院,对着小谷一顿批评:“你怎么能这么不小心,你知道这样得耽误老总多少事!”
陈毅立马阻止了常志刚,还安慰了小谷:“小同志,慢慢来嘛!”
陈毅就是这样,虽然日理万机,心里却还关心的周围的人和事。
1954年,陈毅要从上海调到北京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当时,对于如何安排常志刚这位跟了他十年的老司机,陈毅考虑了许久。
陈毅与常志刚相处了这么久,是有感情的,但是,陈毅考虑得更多的是他个人和家庭。
对于常志刚个人而言,他当时的岗位是三野汽车队的队长,级别是正连级,如果继续在司机这个岗位上干就没什么上升空间。而常志刚这十余年工作勤勤恳恳,如果就此停滞不前,对于他来说是不公平的,他应该要有提拔的机会。
另一方面,常志刚的爱人在上海工作,他们已经将家安在了上海,如果常志刚跟着陈毅去北京,无疑让他们夫妻分居两地,陈毅不忍心。
思来想去,陈毅决定将他调到地方上工作,后来组织安排他到上钢异常当保卫科长,行政级别为17级。
三、陈毅心系祖国汽车事业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汽车都来自于苏联。有三种类型:吉斯115、吉斯110和吉姆。后来又引进了60辆奔驰300,其中一辆就是陈毅的座驾。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才逐步开始研发自有品牌的轿车。1950年,新中国组建了第一支200余人建造汽车的队伍。在苏联的帮助下,在长春建立了汽车厂。经过大家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在1956生产出了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
当时,研发队伍还希望能生产小汽车,却遭到苏联的反对,无奈之下,工程师们只能照猫画虎。而周总理听说此事之后,马上就将他乘坐的法国雷诺交给研发组。研发组也并没有辜负周总理的期望,1958年5月,我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问世。
1965年,中央给研发组又出了一道难题,要求他们研发出一辆三排座的高级小轿车。这可难倒了工程师们,两排座的小汽车好找,三排座的参照物可是不好找。
经过多方打听,从北京汽车局局长的口中得知,外交部长陈毅就有一辆这种车,也就是陈毅最钟爱的座驾“奔驰600”。
当研发组联系上陈毅,告知来意时,陈毅二话不说,就将这辆车拱手让出,交给研发组作为参考。
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他更希望的是有朝一日能乘坐自己国家生产出的高级轿车接待外宾。
长春汽车厂不负众望,没过多久,就将自主研发的三排座的汽车运进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