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的皇帝和摄政王都很会算账,努尔哈赤在北京城和关外马市上练过摊,皇太极八岁就管全家的账本,多尔衮在八旗入关时更是把整个户部的账本都拿回家核算(多尔衮去世前,户部的核算就是多尔衮一手把持,多尔衮就是满清的总会计师),他们的各种政策也从来都是只占便宜不吃亏。这就造成了一个后果,那就是清军士兵严格执行先皇的规矩,经常是一不小心就赔本。
满清自诩以骑射夺天下,这是满清的政治正确,可对于普通士兵来说骑射两个字就意味着烧钱。因为满清在骑射方面设立了不少扣薪项,一不小心满清士兵就要倒贴银子。骑射首先要有马,满清制度规定八旗军的骑兵一人要配四匹马,一匹用于作战,一匹用于平常的骑行,另外两匹用于运输粮食等各种物资。按照顺治年间的马匹价格,一匹军马价值十两银子,满清也按照这个标准制定了士兵赔偿标准。
这就是满清的赔桩制度,顺治规定八旗军士兵养马死亡或者走丢了马匹,一律赔偿十两银子。康熙对这个规定进行了细化处理,规定南方的八旗军士兵喂养马匹三年内死亡、走丢,北方骑兵喂养马匹五年内死亡、走丢的,士兵都要进行阶梯式赔偿。南方士兵第一年养马就造成军马死亡的,他本人要赔7两银子,全队士兵要凑2两银子的赔偿金,他的长官要赔一两;军马第二年死亡、走失,士兵要赔6两5钱银子,他的战友要赔一两七,长官要赔0。8两(康熙已经有了军马折旧概念);第三年造成损失的,士兵要赔偿6两,全队赔偿1。4两,长官赔偿0。6两(军马第三年折旧为八两银子)。
#长假读书清单#
北方气候有利于养马,所以北方士兵养马的时长被延长为五年,北方士兵前三年的赔偿金额和南方士兵相同,到第四年、第五年降低为5。5两和5两银子,战友们和长官的赔偿金额也要相应降低。如果一个八旗骑兵三年内养死了两匹马,走丢了一匹马,他大概要赔偿近20两银子,要赔出五个月的工资。如果这个士兵是养育兵,他大概就要赔上一年的工资(八旗穷苦人家孩子组成的部队,养育兵月饷银1。5两)。绿营和新军也执行了类似的政策,绿营军骑兵的工资和八旗养育兵类似,也是一个月1.5两银子,丢了马、马匹生病病死对他们来说都是很大的损失。在满清和准噶尔交战时,准噶尔人就经常“不讲武德搞偷袭”偷清军大营的马匹,满清士兵为了不给公家赔钱,也经常脑子一热就冲出大营追赶敌人(包括他们的长官,丢的马匹太多,长官工资也够呛),往往被准噶尔人伏击。
袁世凯的新军也执行类似的规定,由于新军购买的大炮分量重,蒙古马拉力小,北洋军马匹每年都要死掉三成。袁世凯就想起来祖宗家法,直接把顺治皇帝的条例拿了出来,规定喂养骡马的士兵每个月都要从薪饷中扣出一两白银作为“马价”押金,连扣十个月,只要士兵喂养的马匹死亡就扣十两银子,闹得整个北洋军叫苦不迭。
弓箭也是清军士兵的一大开支,按照满清的祖宗家法,八旗军的弓箭可是士兵自备的,乾隆还专门重申朝廷不报销。清军士兵使用的芝麻雕战箭每百枝也要八两银子,这种战箭八旗军士兵一次要带50个,要是战后不能回收(打败仗),八旗军骑兵一个月的工资可能就没了(全部射出的前提下)。在满清夺取天下时,战马和弓箭的成本能很容易捞回来,八旗士兵也都不当回事。满清天下太平,要对抗准噶尔、廓尔喀人时,这种成本就很高昂了,让八旗军士兵非常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