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邻居日本在历史发展上有与中国相似的地方,中国曾经在春秋战国时代分裂百余年,日本也出现了一个战国时代,不过日本的战国时代相比于中国来说要晚得多,直到明代中叶才拉开了序幕。日本的战国时代之所以会出现得这么晚,与日本分裂的起因有关,这不得不说在进入封建主义后,拥有各自领地的大名开始为了争夺利益出现了严重的冲突。
其实自从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代以来,严格意义上来说日本都是分裂的,由无数小国构成,因此这也为后来的战国时代爆发埋下了伏笔。
日本结束战国时代的标志就是关原之战,不过在关原之战中,取得胜利的德川家康在严惩战败的大名时,开始没收大名领土,为日本实现真正统一奠定了基础,可德川家康唯独放过了一个人,他就是岛津义弘,那么德川家康为何要放过他呢?
一、深耕九州岛百余年的大名
在日本结束战国时代以后,德川家康建立了德川幕府,开始为真正实现统一日本迈出重要一步,他首先做的就是严惩战败的西军大名,没收他们的领地,增强幕府的中央统治权威。不过就在德川幕府惩治一些西军大名时,德川家康居然放过了一个人,他就是来自九州岛的西军武将-岛津义弘。
岛津义弘,为什么能如此的特殊,不仅没有被没收领地,还没有遭受任何责罚,甚至德川家康依旧尊崇他的地位,这其中的内因在哪里呢?
岛津义弘之所以能得到德川家康如此特殊的对待,其实深刻的原因还是在于他领地的位置在九州岛。九州岛尽管离本州岛不远,可要攻打九州岛还不是一件容易事,所以想要没收岛津义弘的领地,首先要看看德川家康自己有没有那个军事能力,去夺取这块领地。
其次就是岛津义弘的势力已经是历尽几代人的发展,在九州岛扎根百余年,势力在九州岛上盘根错节,想要一下子去除这股势力估计是难上加难,所以德川家康在经过反复考虑后,还是决定放过岛津义弘,保留他的大名头衔。
当然九州岛因为距离本州岛尚有一段距离,所以他想要在本州岛发展势力还是很困难的,不过自保就绰绰有余,因为远离战乱中央,九州岛的经济发展一直不错,这让岛津义弘有那个经济实力与军力与固守九州岛。
因此一旦出现了岛津义弘固守九州岛的局面,那么对德川家康开说就非常不利了。于是德川家康通过对岛津义弘的特殊照顾来稳住岛津义弘,也是稳定九州岛,不要让自己落得不得不讨伐九州岛的局面,倘若讨伐不成功,那么德川幕府即将面临短命而亡的局面,到时候日本将再一次落入分裂的困境,这对于当时饱经战乱的日本来说无疑又是一个灾难了。
二、借助九州岛的财力来发展日本经济
看到岛津义弘在九州岛上的势力还依旧强大,德川家康在不敢轻视的同时,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希望利用九州岛的财力来支持日本统一后的经济发展。当时日本已经有百余年的战乱了,本州岛更是一片狼藉,可是九州岛却没有遭遇什么严重的战争损伤,依旧保持着经济增长。
这让九州岛的财力十分惊人,所以德川家康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希望保留岛津义弘,借助九州岛的财力支持来实现对日本的战后重建。有了这个想法后,德川家康便宣布了不对岛津义弘做任何惩罚措施,同时保留他在九州岛上的权力,这样一来就让九州岛上的岛津家族不久就宣布承认了德川幕府。
德川幕府能得到九州岛大名的承认,说明其威望很高,所以在西部的不少选择僵持的大名也纷纷承认了德川幕府,这让德川幕府终于获得了一个基本统一的局面。
通过承认其名誉地位,德川家康换来了与九州岛上的岛津家族的谈判机会,这使得德川幕府获得了岛津家族提供的不少经济上的援助,同时德川幕府也免除了九州岛的税务,由此实现了在经济上的双赢。不仅如此德川幕府还宣布了九州岛有经济上的自主权,所以这让岛津家族依旧可以维持原来的商贸关系,持续推进九州岛的经济发展。
这个政策的初衷其实仅仅是安抚在九州岛上的岛津家族,不对整个德川幕府的统治构成威胁。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开始实施闭关锁国后,依旧追求开发商贸的岛津家族通过九州岛的持续对外贸易,让日本还是保留了睁眼看世界的能力。
所以这一政策对日本后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可见德川家康实施这个有所保留的政策后,从客观上来说也是有利有弊的。
三、借助岛津义弘这个案例来彰显权威
德川家康最后放过岛津义弘除了有军事上的考虑和经济上的考虑外,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政治上的权威考虑。尽管当时德川家康的东军击败了西军,可很多大名依旧是败而不亡,甚至都没有伤到元气,相反德川家康率领的东军则损伤惨重,可谓是一场惨胜。
经历了这么一场惨胜后,德川家康乘胜追击,获得了全日本的统一,开始建立了德川幕府,这让德川幕府的威望在当时就至关重要了。
关原之战中,岛津义弘仅仅带有一千五百人,可以说这仅仅是带出了九州岛的皮毛,可就是这么小的一支队伍,却沉重打击了德川家康所带领的东军,还损失了数位爱将,这让德川家康很是震撼。
一方面来说岛津义弘所带领的部队军事实力不俗,侧面反应了岛津家族的势力,另一方面却是岛津家族无意争抢全日本的统治权,所以出于这两点,德川家康没有对岛津义弘做出责罚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没有遭受责罚的岛津家族在感受到来自德川幕府释放的善意后,很快就调整了政策,对外宣布承认德川幕府,同时愿意积极履行地方义务,这为全国的大名做了一个表率,也是德川家康最想要看到的,有了权威后,德川幕府终于在日本站稳了脚跟,开始了数百年的统治。
从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后,对战败西军大名的区别对待可以看出,不同地方的实力差距甚远,这让德川家康不得不做出区别对待。特别是像岛津义弘背后的岛津家族,在九州岛已经扎根百年,实力强劲,这自然是德川家康所要顾虑的因素。
因此德川家康对待岛津义弘的做法绝不是因为新政后要推行仁政,给予的特别开恩,相反是利用对岛津义弘的仁慈来体现幕府的权威,这一点让德川家康利用岛津义弘和其背后的岛津家族就达到了目的,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成熟政治家的一种谨慎选择的表现。
关原之战让日本走向了统一,建立了统一的德川幕府,可是幕府权威的建立却不是一件容易事,德川家康作为德川幕府的奠基人,选择了利用岛津义弘和其背后的岛津家族来达到提高幕府权威的目的,不得不说是一种高明的做法。
至此德川家康不仅通过放过岛津义弘达到了自己在政治上的目的,也完成了德川幕府巩固统一,提高在全国权威的目的,这让德川家康通过小小的开恩就收获颇丰,不得不说在政治层面上,德川家康成为了绝对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