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考古圈团宠”钟芳蓉获得敦煌研究院面试第一的消息冲上热搜。四年前高考高分,却毅然选择考古学这一看似冷门的专业,湖南女孩钟芳蓉就曾经上了热搜。四年过去,有网友曾担心她的就业问题显然不是问题,热闹背后,她就读的北大考古学专业究竟有多牛?一些公开的资料可以参考。
大咖云集
考古学界“金字招牌”
在北京大学微信公众号2022年的一篇推文中,形容北大考古为“这是北大的一块‘金字招牌’。”同时提到,北大考古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界的“金字招牌”。
1921年10月,河南省渑池县仰韶遗址发掘开启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北大考古从那时起算到现在,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
北大考古学的各位专家,可谓“大咖云集”,如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的主要创办者之一,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宿白。
《中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报道中,这样形容群星闪耀的考古学专业:在北大考古文博系,数十年来,几位著名学者各自镇守一方。吕遵谔教旧石器时代,严文明教新石器时代,邹衡领衔商周考古,俞伟超坐镇秦汉考古,魏晋至宋元考古由宿白执掌,再往前,则有裴文中、安志敏、郭宝钧、苏秉琦等老先生开宗立派,再加上社科院考古所的夏鼐、尹达、王仲殊、徐苹芳等老学者,他们奠定了中国考古学理论和方法。
这些大师级学者,往往有拨云见日的功力,理论总结和概括能力极强。
QS排名位列亚洲第一
主持参与15项百年百大考古项目
从学科建设来看,根据北京大学官方微信披露的信息,在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北大考古学科名列A+。在2022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北大考古学科名列12位,居于亚洲第一。
2021年,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年,百年间石破天惊的重大考古发现层出不穷。在当年评出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中,北大主持参与项目达15项,为全国高校第一。这些项目中,有不少考古文博爱好者向往的地方,比如广汉三星堆遗址,新疆民丰尼雅遗址等。
超半数毕业生继续深造
就业不愁
当年钟芳蓉选择考古学时,很多网友认为这是专业冷门,甚至操心她的就业问题。2020年,时任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的沈睿文教授曾回应:“历年就业情况很好。”他介绍,近年来大部分的本科毕业生都选择了继续深造,有超 50% 的学生选择在国内读研。还有约 20% 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深造,他们的主要录取院校是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此外,每年还有约 20% 的学生选择就业,就业的单位也比较多样化,包括文物管理部门,各级考古单位、博物馆,出版社、报社和其他(如公司、企业)等。
几年过去,这一情况如何?以去年为例,北大公布的多个院系本科生毕业后去向显示,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本科毕业生共36人,其中国内升学25人,占比69.4%;境外深造人数5人,占比13.9%;就业6人,占比16.7%。
上游新闻综合潇湘晨报、中国新闻周刊、光明网、澎湃新闻、北京大学微信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