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广东有个莫雄,他是我们的老朋友、老同志,一定要找到他......一定要安排他的工作。”
这是毛主席在广州解放后,见到叶剑英说的第一句话。
这个莫雄究竟是什么人?竟然让毛主席这样牵肠挂肚?
“剿共大业已握胜券”
1934年,蒋介石为了实现自己的独裁统治,在庐山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
在这次会议中蒋介石对于国民党的兵力部署做出了重要调整,开会的文件加起来能有几斤重。
蒋介石认为,自己这一次绝对能够稳操胜券,他把这次计划称之为“铁桶计划”,意思就是这份作战计划如同铁桶一样严丝合缝。
为此,蒋介石洋洋得意地说道:“剿共大业,毕其功于一役。”
这项计划是国民党的高级机密,做了严格的保密计划。每份材料上都有自己的编号,官员按照参会记录领取自己独一无二的那一份。
但没过多久,这份机密文件就传到了共产党手中。蒋介石做梦也想不到,精心制定的计划就这样被自己的手下送出去了。
而这个人就是莫雄。
莫雄参加完这个会议后,立马就明白了事情的紧急性,也看出了蒋介石势在必得的决心,他必须将这个重要的消息传达给我党。
他拿着文件马上找到了国民党中潜伏的共产党员,表示这份文件必须立马发出去,事关我党的安危,还要请同志们慎重考虑。
几名同志看着文件顿时明白了此刻的危机,他们面面相觑着,想快点想出对策。
经过周密部署,这份文件最终由共产党员项与年传递。
怎么绕过国民党的层层包围,把文件传递出去呢?项与年想到了一个乔装的办法。
他先是装做了一个教书先生,绕过了好几重查验。
别人问他干什么的,包裹里是什么的时候,他就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新华字典:“我是教书的,这是我上课用的字典。”
国民党看他文质彬彬的,也没有查验,就放行了。
但当项与年越往南走,他发现周边的敌人越来越密集,而且查验也是越来越严格,扮作教书先生肯定不行了,那怎么办呢?
项与年这回想出的办法是扮成一个乞丐,经过多天的赶路他早已变得邋遢不堪,头发来不及打理,胡子也长得吓人。
但是仅凭胡子和头发是不能瞒过狡猾的国民党的,项与年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心一横,把自己的四颗门牙全部敲了下来。
于是第二天不出意料地,他的整个口腔里开始流脓流血,脸也变得狰狞恐怖。
他顺势将自己的衣服全部扯烂,彻底变成了一个人见人嫌的老叫花子。然后又找了一些发臭的食物,跌跌撞撞走向敌人的查验点。
国民党一看见面前这个蓬头垢面的叫花子,瞬间嫌弃,谁也不肯去搜他的身,还拿着枪对着他,让他快滚。
就这样项与年一路有惊无险地到达了瑞金,与党中央顺利会面。周恩来得知消息后,还亲自接待了项与年,听他汇报工作。
看到那份文件后,周恩来明白,党已经来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在根据地的党中央,紧急召开了会议,最终决定全党转移,经过周密的研究后,两周后长征开始了。
“莫先生是革命前辈”
莫雄对于共产党有着说不出来的情感。早在他担任国民政府视察的时候,他就和一众共产党人交往甚密。
莫雄在国民党里可算是元老级别的人物了,他曾经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脚步,一直奋斗在革命的最前线。
但是与蒋介石这种一心剿共的国民党不同,莫雄对于国民党内部并没有很强的归属感。
尤其是在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时候,看到蒋介石不顾及抗日大业,反而一味地剿共,实现自己的独裁计划。
莫雄觉得,这个时候的国民党已经不是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国民党了。
早在北伐战争后,莫雄就被蒋介石剥夺了军权,成为了国民党内部的闲散人员。
他早年跟随孙中山,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革命伟业,但现在,他看不到前行的路。
直到遇见共产党人,莫雄才觉得,自己再一次找到了前进的道路。
在和一众共产党人交往的过程中,莫雄被这些人的精神深深打动,对比国民党内部骄奢淫逸的生活,这些共产党人过得非常贫苦。
但是他们确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心,坚持自己的原则。
比如项与年,可以为了党的安危,打碎自己的牙齿,装扮成为叫花子,只是为了传递出重要情报。
在这种革命精神的感染下,莫雄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个决定很快被实行,莫雄向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这时的莫雄怀着革命热情,满怀希望的憧憬今后的革命生涯。
上海的中共党组织看到莫雄的入党申请后,高度重视,并且商讨了许久,但最终还是没有同意这份申请。
并不是不信任莫雄,党组织非常尊重莫雄,这样一位革命前辈,早年跟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现在在国民党内部也德高望重,是不可多得的革命人才。
但是我党目前比党员更需要的,是一个拥有国民党身份,但是却热爱共产党的革命伙伴。
有这样的朋友,我党在行动上会更加主动,更加自由。
于是党组织回复莫雄,表示需要这样的国民党战友在日后的革命工作中帮助共产党。
得到拒绝的回复,莫雄并没有生气或者灰心,反而表示非常理解党组织的看法,会尽自己的努力来帮助共产党完成革命大业。
于是在之后的行动中,莫雄更加积极地去帮助共产党,并且多次于危机中解救共产党。
莫雄曾经被蒋介石任命为剿共保安部司令,莫雄心里明白,这是要将自己推上风口浪尖,替他来剿灭共产党。
要是失败,自己还要成为他的背锅侠。
不过,成为蒋介石的急先锋也并不是一件坏事,这说明自己可以掌握更多的情报,拥有更多的主动权。
既然如此,也能顺便破坏蒋介石的剿共计划了。于是,莫雄接下了这个任务,并且悄悄开始了自己的部署。
这个时期的上海中共虽然已经转为了地下工作,但是损失仍然惨重。
共产国际已经对中共发出指令说要暂停在上海的党员活动,不仅停止向上海调任干部,甚至说要党员们自找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莫雄反其道而行之,他联系到了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并且为一大批共产党人在国军中安排了职位。
这些人被分派在了国军的各个重要职位,负责公文部署和保安工作。这项部署在党的革命事业中,真的帮到了大忙。
我党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国民党的内部消息,再根据消息做进一步部署。这样的安排,使得我党在暗、国军在明,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
此外,莫雄为了更够更加方便地与中共党组织联络,还建立了一个秘密据点——张育明诊所。
这里表面上风平浪静,而在背后,将多条重要情报传回了我党的大后方。
在蒋介石的剿共行动中,莫雄阳奉阴违,表面上执行蒋介石的命令,而在私底下却偷偷将弹药补给运送给红军。
1934年3月,德安专员公署和保安司令部组建,莫雄担任了保安司令。
他又安排了一大批同志在他的参谋部担任专员,在他的帮助下,中共在江西有了一大批联络点。
国民党对付中共的军政组织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共机构”,这是蒋介石万万没有想到的。
莫雄当时直接对着委任状说明:“蒋介石要我剿共,我偏要剿蒋。”
后来的中共同志回忆这段岁月时,不免感叹道:“我们的同志得到他的掩护,南昌是蒋介石的心脏,我们每天还能在这里大摇大摆走。”
同时,为了迷惑蒋介石,莫雄率领他的“剿共大队”还打垮了几支红军的队伍。
随即收到了蒋介石的褒奖,称他是“剿共有功”,还将他所在的德安地区称为“模范区”。
但事实的真相不难想到,这不过是莫雄和我党联手出演的一场好戏罢了。
因为莫雄的“剿共工作”非常出色,蒋介石非常欣赏他,于是便邀请他参加了那场制定“铁桶计划”的庐山会议。
也正因为如此,第五次围剿行动中的机密文件才得以传出来,拯救了党。
莫雄在此后的日子里,依旧尽心尽力地帮助红军活动。
“以后日子还长,我会继续帮助党的”
红军开始转移后,莫雄还是不放心,他开始与国民党高层称兄道弟,打通了一些关系后,私下里开始帮助红军输送补给、安排伤员。
1936年,红军长征路过了莫雄所驻守的毕节。
莫雄知道这件事以后,将自己下属的几千名保安人员调了出去,目的就是为了保障红军长征路上的安全。
表面上是莫雄倾尽全力剿灭共产党,而实际上则是为了不让保安队发现红军存在,使了一出调虎离山。
正是莫雄在毕节的帮助,红军方面数千名伤员、病员得到了久违的休整。
莫雄不仅自己给红军开绿灯,他还迷惑其他人一起,陈光中就是其中的一员。
说起这个陈光中,可算是国军方面的一名酒囊饭袋,不仅贪图酒色,还擅长混吃等死,于是莫雄就好好“款待”了他。
陈光中在国军之中只能算是小人物,他早就听过莫雄的大名,因为连张学良都称他是“革命的老前辈”。
此次陈光中来毕节剿共,受到莫雄的特别邀请,自然早就忘了正事,莫雄也不给他下达任务,给了地下红军活动的机会。
红军在进行秘密活动的时候,莫雄发电报给蒋介石说“业已肃清流窜之残匪”。
但红军方面,真正的大动作才刚刚开始。红军趁机攻占下了黔西,并在这里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在共产党浩浩荡荡成立根据地的时候,国民党方面却因为莫雄的安排,始终没有出现。
红军方面也得以占领了黔西北,据记载,红军进入毕节城时,没有放一枪一炮。反而是在敲锣打鼓中,喜气洋洋地进去了。
在毕节的几个月,红军得到了极大的休整,队伍充分利用这段黄金时期进行休整,补充了5000名兵力。
“碰到莫雄,格杀勿论”
然而,不同于前几次的情报活动,莫雄这次在毕节让路的事还是被蒋介石发现了。
因为莫雄始终没有开枪开炮,丢城的消息也传到了蒋介石耳中。
蒋介石发了大脾气,一声令下,莫雄的职位立马被撤了。
而更为凶险的是,莫雄与中共党组织的书信也被发现,最终,莫雄被抓进了南京的大牢。
但令人意外的是,莫雄这次被捕,虽然在狱中足足被关了5个月,但是在狱中的日子并不难熬。
监狱里待遇优厚,有单独的房间和床,还设有沙发等家居用品,更奇怪的是,在狱中甚至没有人来审问他。
但与物质上的优待形成对比的,是莫雄的心急如焚,他知道蒋介石的雷霆手段,担心红军的命运。
在监狱度过5个月后,友人杨永泰向蒋介石求情,表示莫雄作为国民党的元老,是绝对不会与共产党勾结在一起的。
经过多方斡旋,莫雄最终被放了出来,还见到了蒋介石。
蒋介石看见莫雄依旧很生气,他质问道:“为什么你总能和共产党扯上关系?”
莫雄装傻充楞地回答道:“没有,我是被诬陷的。”
蒋介石看见莫雄不承认,直接放了证据,拿出他身边地下党员的信,放在桌子上问莫雄。
“没有?你司令部的参谋都承认自己是共产党了!”
莫雄继续面不改色的回答说:“这个参谋我不知道底细,他以前在陈炯明手底下办事,我觉得他人挺机灵,他后来自己找人举荐过来的,他是共产党吗?我不清楚。”
蒋介石看着他对答如流,而且面不改色,就半信半疑地说:“你根本不了解共产党,他们很有本事,但是也非常危险!”
莫雄对蒋介石保证道:“以后我肯定不会犯这种错误了。”
虽然后来蒋介石的气消了大半,但之后莫雄却再也没有担任过什么机要职位,因为在蒋介石的心里,莫雄一直有通共的嫌疑。
但是莫雄心里一直装着共产党,即使不在高位,却一直尽心尽力帮助我党。
在担任南雄县县长时,他了解到这里关押着红军、党员还有革命青年共计700人。
莫雄赴任后,花了好大一通力气,才让上头批准放了这些在押人员。
而这些人员,在日后的抗日战场上成了一批中坚力量,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此以外,莫雄还私下用自己的积蓄为共产党建立地下联络站,保护着共产党进行活动。
莫雄的地下活动一直持续到解放战争,当上海解放时,莫雄帮助共产党的消息早已传到了国民党反动派耳中,他也因此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莫雄的儿子莫振球,也是一名共产党。在莫雄无法为共产党传递情报以后,他的儿子就接起了这个重任。
1946年莫振球奉命回到广州,没过一年,莫雄就通过自己的国民党旧友,把儿子又调回了南京。
当时张发奎在上海买了一处房产,莫振球奉命替他打理,而这个地方也成为了中共地下党的活动地,一直持续到解放后。
解放后,莫雄帮助共产党的消息不胫而走。
国民党特务奉命暗杀,甚至传出了“见到莫雄,格杀勿论”的消息,莫雄不得已,从广州逃亡香港。
“广东有个莫雄,一定要找到他”
退居香港后,莫雄自然不能够继续帮助共产党活动了,但是我党不会忘记这位朋友。
等到广东解放的时候,毛泽东直接发问叶剑英:“还记得广东有个莫雄吗?作为共产党的老朋友,请务必找到他,还要为他安排工作。”
接到毛泽东的命令后,叶剑英立马派人寻找莫雄,莫雄当时被当作战犯关押了起来。
叶剑英得知消息后,立马派人将莫雄接回了广州,把毛主席的话原原本本讲给他听。
而听到毛主席的话时,莫雄难以掩饰自己激动的心情。因为毛主席说自己是老朋友,他感觉自己这些年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就这样,建国以后,莫雄到了广东政府工作。
工作时需要所有人填写自己的革命履历,莫雄这一次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将自己那段帮助共产党的往事写进去了。
此后,莫雄一直在广州政府任职,直至1980年,89岁高龄的他因病在北京去世。
结语
莫雄的故事在革命时期很少被人知道,连毛主席都是在长征结束后才知道了这个国民党方面的好朋友。
他特别肯定了莫雄的行为,说他功绩巨大。1956年,莫雄还被邀请至北京参加国庆典礼。
直到2008年,莫雄的故事因为一部《敌营十八年》而被家喻户晓。
电视剧里那个潜伏在国民党内部,为共产党输送大量情报的江波,正是以莫雄为艺术原型创作的。
莫雄身为一名国民党党员,心中始终想的是祖国革命大业。
正因为如此,他可以在早年跟着孙中山先生起义,也能在看到国民党内部的腐朽不堪后,无私坚定的帮助共产党。
莫雄的贡献是巨大的,正是那份情报,使红军及时做出了战略调整,开始了历史上刻骨铭心的长征。
如果当年没有他传送的那一份情报,共产党的革命道路也许会走得更为凶险坎坷。
他真切的想为革命大业做些什么,这样的人不愧为我党的好同伴、好朋友,实在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