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看中儿媳,硬抢了杨玉环,儿子李瑁是如何处理的?
创始人
2025-07-06 17:35:25
0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作为杨玉环的铁粉,花了数年心血完成了《长恨歌》,一方面对杨玉环竭尽赞美之词,另一方面对杨玉环的死感到痛惜不已,诗的最后他还非常欣赏李隆基与杨玉环之间的爱情,希望他二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诗人的思维中总会充斥着浪漫的情调,但历史的真相往往是现实而又残酷的,都知道杨玉环宠冠后宫,身份不是皇后胜似皇后,却很少有人提及杨玉环的前夫——寿王李瑁。当初李隆基看中儿媳,硬抢了杨玉环,那么儿子李瑁他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宫闱丑闻腌臜之事

唐朝是中国封建史上的一个巅峰时期,唐军能征善战成为唯一没有修建过长城的朝代,手工业技术以丝绸、瓷器为名,对外贸易发达,大有四海升平、万国来贺之势,军事与经济达到了空前的盛况,前有贞观之治、后有开元盛世,以至于“唐人”是中国人的另一个代名词。唐朝除了这些优点之外,还有宫闱的丑闻同样被人津津乐道。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了太子和兄弟李元吉,这两家人的子嗣无一幸免,李世民唯独放过了李元吉的妻子巢王妃杨氏,并且把杨氏纳入后宫,杨氏深得圣心,李世民甚至都产生过立她为后的想法:“巢王妃,帝宠之,欲立为后,魏徵谏曰:‘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乃止。”

前有车、后有辙,李世民要了自己的弟媳,到了他儿子李治这一代,直接娶了父亲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这才有了后来的武氏代唐的历史事件。只是这样有悖人伦的宫闱丑闻到了李治这里并没有停止,他的孙子李隆基成为皇帝之后又发生了腌臜之事,硬抢了儿媳杨玉环,上演了一出悲情的不伦之恋。

痛失爱妃属意儿媳

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也是李隆基最为宠爱的一名妃子,武则天死后,朝堂上留下了对“武氏”忌惮的后遗症,武惠妃再得宠爱也不能封为皇后,但她在宫中所享受的待遇却位同皇后。

她的儿子都是子凭母贵得到了李隆基的喜爱,武惠妃当不了皇后,却想扶持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便处心积虑为儿子谋划前程。

儿子李瑁寿王是武惠妃宠爱的儿子,李瑁在参加姐姐咸宜公主的婚礼时看到了名门弘农杨氏之后杨玉环,惊其貌美、喜其柔婉,便向母亲武惠妃求娶杨玉杯,武惠妃在唐玄宗那要来了圣旨为他们赐婚,二人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只可惜这种生活随着李瑁母妃的去世就结束了。

武惠妃去世后,李隆基痛失爱妃而情绪低落,后宫之中无一人可与其相比,于是有人讨好李隆基说:“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这个“妃”就是指寿王妃。李隆基一听便想见上一面,于是召集皇室之人到温泉度假,“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昌新承恩泽时。”从这时起李隆基属意儿媳杨玉环,并且志在必得。

出家洗白宠冠后宫

李隆基身为皇帝肯定不能明目张胆地强抢儿媳,皇帝也是要面子的人,深怕别人诟病。于是他想到了爷爷李治的使用过的方法下旨:“寿王瑁妃杨氏,素以端懿,作嫔藩国,虽居荣贵,每在精修。属太后忌辰,永怀追福,以兹求度,雅志难违。用敦宏道之风,特遂由衷之请,宜度为女道士。”以为太后祈福的名义生生拆散了寿王夫妻,让杨玉环出家为道。

杨玉环经过出家为道洗白之后,一年不到就被李隆基弄进了宫里。杨玉环精通音律、舞蹈,李隆基亲谱《霓裳羽衣曲》,二人虽然是不伦之恋,却也是志同道合、琴瑟和鸣。李隆基对杨玉环十分喜爱,直言“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

之后杨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氏家族逐渐成为了朝堂上显赫的势力,杨玉环荣宠日盛,就连杨玉环耍小性子,李隆基身为皇帝都得让步于她。可以说杨玉环宠冠后宫,虽然身为贵妃,位分却不是皇后胜似皇后,如果没有安史之乱,杨玉环必定是荣宠一生。那么李隆基在与儿媳杨玉环恩爱荣宠之时,李瑁他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耻辱难言低调一生

李瑁身为男人,被人抢了媳妇本就是耻辱之事,但抢他媳妇的却是自己的父亲,而且是一国之主、皇帝之位,任他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和父皇作对,这份耻辱他只能忍耐,他对杨玉环再不割舍也抗拒不了现实。因此,当他的养父宁王李宪去世时,以守孝的名义单身三年,这三年对他来说,应该是在无尽的痛苦与思念中度过的,他不能说,也不敢说。

李隆基抢了儿子李瑁的媳妇,心里多少会有些心虚,当李瑁守孝期满后,他便为李瑁又物色了一位寿王妃——韦昭训之女韦氏,韦昭训是左卫勋二府右郎将军,出身“京兆韦氏”,和“弘农杨氏”一样都是极具影响力的士族门阀。可见李隆基对儿子李瑁感觉是非常亏欠的,选王妃上也是异常的用心。

李隆基这边为儿子李瑁选好了寿王妃,那边就心安理得的册封杨玉环为贵妃。事情已经过去八年,李瑁早已心灰意冷、安于天命,与韦氏成婚之后生下了五个儿子,五个儿子后来都被封王,这也算是李隆基对儿子的格外补偿吧。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带着杨玉环和皇室家族成员一起出逃,李瑁也在其中。途经马嵬坡时随驾禁军哗变,李隆基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只能赐杨玉环自尽,当时李隆基命李瑁负责抚慰兵士,不知道那时候李瑁又作何感想,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和李隆基一样,眼睁睁地看着杨玉环香消玉殒。

这也是李瑁在历史上最后一次“出镜”的地方,之后再无记载。以他的经历也无法再成大事,龙椅更是与他绝缘,一个本来有希望称帝的寿王最后只能低调一生,不知道他与杨玉环的相识是幸运还是不幸呢,或许不幸的成分更多些吧。

李隆基在位时出现了空前的“开元盛世”,大概是有了功绩之后,便开始沉迷于享乐之中,饱暖思淫欲就是这样的道理。他硬抢了儿媳,便儿子大半生都处于低调落寞之中,最后杨玉环被逼死在马嵬坡,李隆基毁掉了两个年轻人,这是他怎样也抹不去的污点。

自古红颜多薄命,很多后宫的美女都被安上了祸国殃民、红颜祸水的罪名,长的美不是她们的错,错就错在皇帝的过度宠爱。其他帝王后宫也不乏美丽女子,为何没有出现动乱呢,主要原因还是看皇帝本人是不是好色之徒吧。

声明:文图均转载网络,内容未核实,如有侵,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员。 可是你知...
2025-07-07 04:33:41
原创 ...
一般来说,能够成就大业的人,不光自己能力强,还要有时运相助,能力和...
2025-07-07 04:33:21
原创 ...
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席间谈笑胸襟阔,最从平淡见英雄。...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东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巨鹿人张角率部发动了黄巾起义,此举对...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广德二年冬,公元764年。 时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观察使的郭...
2025-07-07 04:33:12
原创 ...
1936年,在浙江余杭县良渚,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末期、铜石并用时...
2025-07-07 04:33:06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有个历代流传的成语“面从后言”,简而言之就是当面赞成...
2025-07-07 04:32:53
原创 ...
刘备集团怎么衰败得那么快?诸葛亮的隆中对,并不是最优解 二爷那会真...
2025-07-07 04:32:44
原创 ...
唐代最有诗情的才妓,8岁时已预示一生命运,死后风雅倒成了艳俗 唐代...
2025-07-07 04:32:36

热门资讯

原创 开... 我国历史上有诸多的开国将领,其大多德才兼备、武艺高超,其中最为广而喻之的便是五大将领,分别为孙继先将...
原创 张... 张作霖是民国枭雄,他的儿子是民国第一少帅,因为少帅的拙劣表现,很多人都对张作霖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
原创 西... 西安事变,这件事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和地位想必不需要笔者过多阐述。 今天我们不聊张学良和杨虎城,聊一聊西...
原创 岳... 要说中国历史上最具爱国情怀的将军,岳飞要是称第一那就没人敢称第二了,在那个群臣甚至皇帝都低头求和的年...
原创 李... 一天,太子李亨陪唐玄宗用膳,在割羊腿时,李亨的手指沾上了油渍,他随手拿起旁边的饼擦了下手。谁知,唐玄...
原创 明... 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8年)四月,已经称汗建立后金国努尔哈赤正式向明朝发动进攻,轻而易举地袭破了...
原创 三... 在华东野战军四大兵团司令员名单公布之际,粟裕的表情突然严峻起来。原因是内部普遍看好的四大猛将中,三人...
原创 从... 开门见山,如果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就该把1618年到1622年初这段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萨...
原创 此... 明末谁最恨大明朝?你可能会说是清朝爱新觉罗皇族,但是以努尔哈赤为首的爱新觉罗皇族对于明朝的感情,在早...
原创 朱... 唐太宗曾对魏征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 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