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如何揣摩上级心思都是困扰每个职场打工人的难题,就连古代的宰相也逃不过这一永恒的命题。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它的政治权利和国家经济在康雍乾时期达到了巅峰。#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乾隆作为清朝最后一位享受顶峰滋味的帝王可谓是威仪天下,就连当朝宰相一不小心赢了他的棋,都得战战兢兢地想好措辞,毕竟回答不好项上人头可就不保了。
这位倒霉的宰相大人便就是刘墉,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宰相刘罗锅,不过刘宰相在面对乾隆“不怕我砍了你”的怒斥时,竟然给出了一个堪称经典的回复,三言两语就将乾隆哄得放声大笑。
那么,宰相刘罗锅到底说了什么?乾隆皇帝为何又会如此高兴?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话题。
世家子弟刘罗锅
谈起刘墉,大家都会想起李保田与张国立主演的《宰相刘罗锅》,剧中刘罗锅捣毁贩人团伙、智斗河南巡抚、调查安徽“盐荒”和各地的贪官污吏们斗智斗勇,缔造了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
虽然影视剧中刘罗锅吃的了窝窝头、喝得了白米汤,但真实的的他可是正儿八经的世家子弟、天之骄子,刘墉出自山东诸城的名门望族,其祖上世代为官。
顺治年间刘墉曾祖父官至户部广西司员外郎,康熙年间刘墉祖父便官至四川布政使,乾隆年间父亲刘统勋更是朝中的一代重臣,可以说刘家祖祖辈辈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
作为官四代,刘墉从小就接受正统又良好的教育,将来注定要走上朝堂为大清贡献自己的力量。刘墉深知自己的使命,从小就刻苦读书,不像别家高门大户的二郎那般吃喝玩乐、贪图美色。
乾隆十六年,刘墉在父亲的帮扶下顺利参加了会试和殿试,成功地取得了二甲第二名进士的好成绩,并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的官位,后来更是在散馆担任侍讲,从此刘墉彻底的加入了明争暗斗的朝堂。
朝堂之中暗流涌动,虽然刘墉在朝堂上有父亲保驾护航,但依旧没有躲过他人的算计。乾隆三十一年,刘墉因监管不力,导致阳曲县令段成功贪侵国库银两。
按照大清律法,他不仅要被革职,还要被判极刑,好在乾隆皇帝认为刘墉是有才之人,且此事并非刘墉有意放过便加恩诏免,最终将刘墉打发到了军台。
次年,乾隆皇帝复用刘墉,乾隆三十四年更是授予刘墉江宁知府的重要职位。在乾隆皇帝的赏识下,刘墉对大清王朝更加忠心耿耿,逐渐在朝堂与百姓中获得一定的地位与民意。
聪慧刘墉哄上司
从刘墉在官海中的浮沉就能够看出来,他之所以能够一路走到宰相之位,和乾隆的赏识脱不了关系,当然这也是因为刘墉本身足够优秀。
他不仅仅是政治家,还是受天下学子推崇的书法家和诗人,深厚的文学底蕴让乾隆皇帝很赏识,甚至经常邀请刘罗锅进宫切磋,这对君臣还曾因为一次棋艺切磋发生过一件趣事。
只是,这件事对于乾隆皇帝是趣事,对于刘罗锅就不是那么友好了,毕竟伴君如伴虎。话说,有一天乾隆皇帝邀请了刘罗锅进宫,还主动提起要和刘罗锅切磋棋艺,身为臣子的刘墉自然恭敬不如从命。
下棋不仅是技艺上的厮杀,更是心理上的博弈,身为臣子的刘墉自然知道不能下了万岁爷的面子,但若是输得太过于明显又会扰了万岁爷的兴致。
因此,刘墉一直在小心翼翼地控制棋面上双方局势的平衡,但奈何乾隆皇帝的棋艺实在不精,就算刘墉处处避让,最终还是赢下了这盘棋。
输了棋的皇帝十分难堪,毕竟这场棋输得不是一星半点,当时乾隆皇帝不仅掀翻了棋盘,还对着刘墉一句怒斥:“你如此落朕面子,你就不怕朕砍了你?”
一时之间,刘墉后背的冷汗都要浸润自己的官服了,他知道就算皇帝是在开玩笑,就算皇帝没有真的想治自己的罪,如何回复乾隆的话也十分重要。
正所谓:“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也能坏事,一句话能把人逗乐,一句话也能把人说怒”,如何回复不仅关系到自己的项上人头,还关系着刘家的命运。
乾隆皇帝的小心思
在斟酌过后,刘墉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臣心中只有一盘棋,而皇上心中富有天下,不是臣的棋艺精湛,而是皇上的志向远高于这盘棋局......”
这一句话一下子就将乾隆说笑了,再也没有追究刘墉赢了自己棋的事情。刘墉的这句话非常经典,其中说了三层意思,第一层臣的棋艺不如皇上。
第二层,臣之所以会赢是因为眼里只有棋,而皇上之所以输是因为眼里不仅有棋,还有棋身后的黎明百姓。第三层意思则是皇上如此宽容大度、如此爱民,又怎会与我计较这小小的棋盘之争呢?
总的来说,这不长的的一句话既向乾隆皇帝示了弱,还给乾隆皇帝扣上了一顶深明大义,忧国忧民的高帽子,可不得把乾隆皇帝哄得心花怒放。
除此以外,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乾隆皇帝故意在下棋时落后于刘墉,就算刘墉处处避让于自己,他也装作看不出来的样子,只为了看一看刘墉赢得胜利后面对的自己的反应。
结果,刘墉的反应却是让乾隆皇帝十分满意,因为刘墉没有第一时间跪下向皇帝求饶,也没有因为自己是皇帝,在棋局上一而再再而三的退让,放弃到手的胜利。
他这种不卑不亢的回复更是取悦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对刘墉的人品、学识和情商很赞赏,所以说说话是一门艺术,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在说话、做事前一定要好好思量,莫要口不择言,当然了面对上司的问话与质疑,也是需要有一定的说话技巧,这一点我们可以向刘墉学习。
做错了事一味的认错,只会让人感觉到你的无能,可以在道歉之后加上解决方案,最后还得谢谢领导提点,办好了事更得谢谢领导们给机会。
说话是一门艺术,和上司说话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